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11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广州博济医药获准创业板上市 医药临床CRO公司受市场认可

2015-04-07

  广州博济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 1,667 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 股)(以下简称"本次发行")的申请已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5】539 号文核准。股票简称为"博济医药"。   我国CRO逐步规模化,发展迅速   1996年, MDS Pharma Services在我国投资设立了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 CRO公司,从事新药的临床研究。随后其它的跨国 C...

帕金森氏症治疗3期临床研究完成

2015-04-07

  帕金森氏症是一种进行性、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和运动迟缓等躯体运动症状为特点。也可能出现非运动症状,如疼痛、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等。据估计,全球630万人患有帕金森氏症。发病年龄通常为60岁以上,但10人中约有1人是在50岁之前发病。   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优时比公司的研究人员日前完成两项有关罗替高汀透皮贴剂治疗中国早期和晚期特发性帕金森氏症患者的3期临床研究,这两项研究...

国内尚无BRCA1/2临床检测

2015-04-07

  BRCA1/2基因开始走入国人视线,源于两年前安吉丽娜·朱莉切除乳腺。这次,安吉丽娜·朱莉再次进行预防性切手术,又让人们注意到了BRCA1/2基因检测。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吴小华表示,BRCA1/2基因检测是否呈阳性,是决定是否进行预防性手术的最有力依据。不过,目前在国内,BRCA1/2检测仅停留于科研阶段,尚无可用于临床的基因检测服务。   抑癌基因“变坏”   199...

迪安诊断:高通量基因测序尚处科研阶段,有望推向临床并收费

2015-04-03

  迪安诊断高管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公司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目前还处于科研阶段,免费为医疗机构及医学院提供服务,未来有望推向临床并实现收费。   该高管称,公司的一代基因检测技术相对成熟,目前已经在经营的有产前筛查、肿瘤标志物检测、亲子鉴定等服务。周二,迪安诊断董事长陈海斌表示,公司正积极推进试点申请工作,并积极储备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及风险筛查、肿瘤个性化治疗等诊断技术。   高通...

中国医生值600天夜班报酬 = 英国医生1天班

2015-04-01

  逆天啊,英国医生一天值班费约合人民币30154元,我们辛苦一个夜班主任才有50元人民币,人家一天值班等于我们连续值600天夜班。   英国天空新闻日前披露了一组调查数据称,圣诞节等重要的节假日期间,由于人员短缺,英国NHS国民保健系统支付给急诊值班医生的报酬,一天24小时最高可达3258英镑(约合人民币30154元)。  &emsp...

【重磅】干细胞临床研究首获政府批准(含深度解读)

2015-03-30

关于征求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意见的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各有关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办公厅,国务院法制办秘书行政司,中科院、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管理局、武警部队后勤部卫生部:  ...

研究证实NGS技术检测自然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适用于临床

2015-03-27

  近日,华大基因与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表明NGS技术检测自然流产胚胎组织染色体异常适用于临床。该项目从技术及规模上,均属于该方法在国内的首次尝试,也发现了一些有科学意义的结果。   自然流产是妊娠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发生率约为 25%。约50%及以上的自然流产与胚胎染色体异常有关。因此,发生自然流产时,取流...

llumina & 赛默飞:两大巨头NGS检测同日获临床批准

2015-03-25

  赛默飞世尔Oncomine Solid Tumor Fusion Transcript kit利用Ion AmpliSeq技术,检测ALK、ROS-1、RET和NTRK1基因的重排。OncoNetwork联盟和赛默飞世尔的研究人员开发了这一试剂盒,并对肺癌进行了验证。它适用于FFPE组织,仅需要10 ng RNA。   基因重排导致融合转录本的出现,是癌症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标志...

柳叶刀:中国首批潜伏性结核临床数据发布 论证了结核检测的金标准

2015-03-23

已沿用100年的结核菌素皮试检测假阳性过高   发表于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的临床数据显示,已沿用一百多年的结核菌素皮试检测(tuberculin skin test,简称TST)过高估计了中国的潜伏性结核感染状况。在相关研究项目中,作用于相同受试者的凯杰公司QuantiFERON-TB Gold试剂盒(简称QFT)在结果...

中国成立心胸血管麻醉学会 科研临床进入新阶段

2015-03-23

  新华网北京3月21日电(记者彭卓)心胸血管外科是在最危险的部位进行手术,对于保证病人安全的麻醉来言,心胸血管麻醉风险最高、难度最大。由北京阜外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联名发起的中国首个心胸血管麻醉学会20日在京成立,旨在推进制定发展规划,开展心胸血管麻醉临床研究、人才培养及国际交流等,标志着中国心胸血管麻醉科研、临床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

人民网:该给医生减减负了

2015-03-23

这也是一个真实的令人感伤的故事。京城另一家著名医院的一位医生因过劳猝死后,第二天一位患者大闹门诊,向院方投诉:“我挂的专家号,为什么我等了这么久,专家还不出诊?” 如果不是医生或医生家人,怎知道中国医生的“5+2”工作制?5,周一到周五,五天门诊病房,满满的临床诊疗;2,周六周日两天做实验搞科研,参加学术会议,被他人培训或者培训他人。5+2,白加黑,忙碌让他们无法践行自己提倡的健...

你不了解的病理医生

2015-03-19

  受访专家:何刚,同济医科大学外科器官移植专业博士,曾在加拿大达豪斯大学外科、美国德州大学休斯顿医学院、芝加哥大学等外科移植中心任资深研究员。现在纽约独立行医。   2015年3月,美国病理科医生何刚医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做了题为《从病理医生角度看美国医学教育、临床病理和科研》的学术讲座,谈及不少病理科医生遭受的误解。  &e...

说好的复试还会有吗?

2015-03-16

  报名时说“可以”的,现在临到复试就“不行”了   70多名“跨考”浙江中医药大学西医研究生的中医本科生最近挺烦恼: 研究生考试初试已通过,原本满怀期望地等待学校的复试通知,没想到情况却突然变了。昨天,一名外省籍考生小X打进本报热线向记者求助。   小X本科学的是五年制中医,去年9月报考了浙江中医药大学的西医临床专业研究生,并顺...

干细胞基因疗法治疗肺癌进入临床阶段

2015-03-13

  近日,来自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计划开展一项新的研究,即利用干细胞基因疗法治疗肺癌患者,这项对56名患者进行的临床试验是英国首次利用干细胞基因结合疗法来治疗癌症患者的新型试验。   研究者Sam Janes表示,这项研究将由我来领导,而且这项研究是基于我们之前的工作来开展的,此前研究中研究者揭示了工程化的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过量表达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细胞凋亡诱导配体(...

临床医生薪酬至少应两倍于其他岗位

2015-03-09

  绩效薪酬要体现和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技术价值,就必须在制度设计和实施中解决好三个方面问题。   建立工作量核算体系是重点   在具体设计绩效薪酬体系时,建立医务人员工作量核算体系是重点。医务人员工作量主要表现为诊疗项目、出院病历、标化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次等。标化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作为工作量核算指标,便于医院实现绩效薪酬分...

突破:我国新型人源化生物人工肝首例临床试验成功

2015-03-04

  十年磨一剑。日前,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新型人源化生物人工肝首例临床试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获得成功,这一重大科研突破为等待治疗的千万肝病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我国是一个肝病大国,每年由于重症肝炎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肝功能衰竭高达40万人,其中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超过10万人。由于目前对肝衰竭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导致患有此类病...

科研型博士进临床需要做好转型

2015-02-13

  一个有着10年驾驶经验的司机和一个有着10年研究汽车的人员,共同在高速路上行车,哪个更让人信任?多数人会选择前者。作为以实践为特征的医学,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临床实践三五年的医学生比单纯窝在学校和实验室的显然更受欢迎。   印象中医学博士发展很美好   医学博士近年来几乎成为省市级医院青睐的焦点。打开各...

博士进临床工作,3年住院医培训不能少

2015-02-11

  国家卫生计生委在2月10日上午举行了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有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报告(2014)。   科学学位临床医学博士、硕士进入临床,住院医师培训3年不能少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表示,现在的科学学位的临床毕业生,如果需要进入到临床工作中,不论博士还是硕士毕业,国内的学位还是国外的学位,都需要...

抗老年痴呆症候选药物完成临床前研究

2015-02-09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院胡文辉课题组的抗老年痴呆症候选药物GIBH130近日已完成临床前研究,正式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申请临床试验。   阿尔茨海默氏症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的致死性疾病,严重危害病人身心健康。目前,市面上的药物主要用于提高患者的认知力,治标不治本。而神经炎症作为治疗老年痴呆的另一突破口,有望成为新的研...

专家强烈呼吁:干细胞成果转化该“松绑”了!

2015-02-06

  通过临床试验把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干细胞药物,早日为无药可治、备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服务,既是干细胞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心愿,也是患者的热切期盼。但是,谈到这个话题,业内人士莫不摇头。   据了解,我国早在 2004 年 12 月就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下发了第一个干细胞药物临床试验批件,但至今没有一个获准上市,而国外已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