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2024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如何申请你的第一个国自然基金项目
中医药多组学前沿技术应用高峰论坛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3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发表论文引用更多

1970-01-01

8月10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一篇文章指出,多位研究人员长期合作完成的论文,要比短期,合作少的研究论文引用次数高,每篇论文的引用次数能达到17%。这一发现将鼓励未来研究机构间加强合作。 “(这项研究)解答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质疑,但是没有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的证明,”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的心脏病专家Joseph Loscalzo说(未参...

中山大学80后博导Hepatology发表肝癌症研究新成果

2015-08-12

  来自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在人类肝细胞癌中CXCR3+ B细胞将促炎症IL-17反应与促癌巨噬细胞极化关联起来。这一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上。   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邝栋明(Dong-Ming Kuang)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免疫编辑及免疫治疗。 &emsp...

王晓东院士、王洁教授PNAS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1970-01-01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的研究人员证实,BMP-BMPR信号通路激活导致了EGFR突变肺鳞癌患者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27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王洁(Jie Wang)教授及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Xiaodong Wa...

厦门大学Cell子刊发表癌症研究新发现

1970-01-01

  来自厦门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靶向TR3结合抑制Akt2活性可有效诱导癌细胞自噬性死亡。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30日的《Chemistry & Biology》杂志上。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吴乔(Qiao Wu)教授和林天伟(Tianwei Lin)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emsp...

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发表自噬研究新成果

1970-01-01

  自噬,对于造血作用和防御白血病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必需的分子机制的基本原理,尚未得到充分的探讨。近期,苏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条件性小鼠模型,在造血级系(hematopoietic hierarchy)中产生策略性缺陷,发现如果自噬受损或有缺陷,干细胞和体细胞的恢复能力有所差异,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八月五日的国际学术期刊《Journ...

上海交大Nature子刊发表最新成果之脑海绵状血管瘤

1970-01-01

   脑海绵状血管瘤(CCM)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血管畸形,可导致多种神经性损伤,引起出血性中风、癫痫等症状。人们发现这种疾病与三个致病基因有关,它们编码的蛋白分别是CCM1、CCM2和CCM3。这三种蛋白都是接头蛋白,能够和多种配体相互作用,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理解CCM蛋白与其他蛋白的互作,有助于揭示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病机理。 家族...

武大舒红兵院士权威期刊发表免疫学新成果

1970-01-01

   来自武汉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Parafibromin是IFN-γ触发信号通路中的一个组成元件,其促进了JAK1/2介导的STAT1酪氨酸磷酸化。相关成果公布在7月31日的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杂志上。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舒红兵(Hong-Bing Shu)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舒红兵主要从事免疫...

上海交大Oncogene发表肿瘤代谢研究新成果

1970-01-01

   肿瘤代谢异常是肿瘤十大特征性标志之一,并成为近年来肿瘤基础研究的热点。近日,国际学术权威杂志《Oncogene》(SCI IF=8.559)在线发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核医学科研究团队最新成果:p54/NONO regulates lipid metabolism and breast cancer growth through SREBP-...

清华大学Nature子刊发表自噬新文章

1970-01-01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CapZ通过促进隔离膜(isolation membrane)内肌动蛋白(actin)组装调控了自噬体膜形成。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3日的《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 清华大学的俞立(Li Yu)教授、陈柱成(Zhucheng Chen)教授及Na Mi是这篇论文...

华人学者Nature子刊发表癌症重要发现 响应蛋白促进DNA损伤修复

1970-01-01

   DNA损伤会提高癌症的风险,研究人员发现已知在细胞遭受压力时会恢复表达的一种蛋白,在DNA修复一个早期的关键步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研究结果发布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在这一要么迫使细胞修复DNA损伤要么死亡的迅疾、复杂情况下,ATF3(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

中科院、第三军医大Nature子刊发表最新成果

1970-01-01

   我们的肠道内生活着成千上万的微生物,它们在消化食物、抵御感染和应答药物等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人类肠道中的共生菌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自闭症、癌症、糖尿病等多种人类疾病有关。纽约时报甚至在头条上宣告“We Are Our Bacteria”。 肠道黏膜是机体与肠道菌之间的重要屏障,黏膜...

Nature子刊发表干细胞重要突破

2015-08-05

  骨骼肌是人体内丰度最高的一种组织,但在实验室里却很难大量生产。近年来有许多人尝试过分化和培养骨骼肌,但成效均不显著。日前,布莱根妇女医院BWH的研究人员通过模拟重要的发育线索,成功用多能干细胞生成了肌纤维。他们在培养皿中获得了能够收缩的毫米级肌纤维,并对其进行了扩增。这一突破性成果发表在八月三日的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为人们提...

华人学者Cell子刊发表CRISPR重要成果

1970-01-01

     人类消化道中居住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被统称为肠道微生物组。肠道微生物组在人类代谢食物、抵御感染和应答药物等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许多人类疾病都与微生物组失衡有关。   科学家们正在尝试对肠道微生物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以实现各种各样的应用,比如调节肠道生态环境和治疗人类疾病。多形拟杆菌(Bacteroide...

厦门大学Cell子刊发表癌症研究新发现

1970-01-01

   来自厦门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靶向TR3结合抑制Akt2活性可有效诱导癌细胞自噬性死亡。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30日的《Chemistry & Biology》杂志上。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吴乔(Qiao Wu)教授和林天伟(Tianwei Lin)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由于当前的大多数治疗方法...

南开大学科学伉俪发表乳腺癌新成果

2015-08-03

  癌基因MDM2和p53形成一个负反馈回路,其中,p53作为一个转录因子,正向调节MDM2,MDM2通过促进p53降解,负向调节p53。然而,该反馈回路的机制,在癌症当中还是知之甚少的。七月三十日,来自南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发表一项乳腺癌研究新成果。这项研究报道称,HBXIP蛋白...

清华大学Natur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1970-01-01

     来自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康奈尔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成功揭示出了分辨率达到3.8埃近原子水平的真核生物MCM复合物结构。这一重要的研究结果发布在7月29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高宁(Ning Gao)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的Yuanliang Zhai助理教授及康奈尔大学的...

第三军医大学Nature Immunology发表免疫学重要成果

1970-01-01

   免疫学领域顶级期刊《Nature Immunology》(自然.免疫学)在线发表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全军免疫学研究所叶丽林教授、周新元副教授及吴玉章教授领衔的研究成果:“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TCF-1 initiates TFH differentiation during acute viral infection”。 ...

陈策实Oncogene发表乳腺癌研究新发现

1970-01-01

   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治转移是乳腺癌研究的关键。而在乳腺癌中,基底型ER/PR/HER2三阴性乳腺癌恶性程度最高,具有较高的侵袭性,术后复发转移风险高,疾病进展快,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药物治疗靶标,是乳腺癌治疗的瓶颈和研究的热点。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陈策实领导的肿瘤生物学实验室通过多年研究证实KLF5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

四川大学国际期刊发表CRISPR文章

1970-01-01

   工程重组核酸酶的进展,为基因组编辑提供了简便可靠的方法。特别是CRISPR/Cas9系统的发展,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各种版本的Cas9蛋白和传递载体,可将所需的突变导入基因组,以校正疾病相关的突变,或激活/抑制感兴趣的基因。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在癌细胞中经常受到干扰,对于正常细胞到癌细胞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肿瘤相关的表观遗传学改变或表观遗传学因子突变,在致癌...

王晓东院士、王洁教授PNAS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2015-07-29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的研究人员证实,BMP-BMPR信号通路激活导致了EGFR突变肺鳞癌患者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27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王洁(Jie Wang)教授及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Xiaodong 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