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91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生物科技 | 新方法使“基因剪刀”更易使用

2018-06-19

近日,一个国际科研团队设计出一种运用“基因剪刀”的新方法,可快捷高效地对大肠杆菌等常用科研生物进行基因编辑,降低基因研究的技术门槛。相关论文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目前主流的“基因剪刀”是CRISPR技术,相关工具中包含“剪刀”和“向导”等部分,其中“向导”负责定位,“剪刀”负责剪切。 通常使用这项技术的一个麻烦之处在...

新一轮科技的必争“高地”—人体微生物

2018-06-19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微生物领域出现了新的分支—微生物基因组学诊断,是以微生物群体的特性和微生物基因组学为基础的诊断学。 人类第二基因组—个体微生物基因组 现今科学认为,个体微生物基因组是人体的第二基因组,它能从人体内环境层面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特别是一些慢性疾病的状况,那么根据人体微生物基因组设计的各种疾病高相关性分子...

人体微生物组:从金正恩的马桶说起

2018-06-15

图片来源:网络 在新加坡召开的“金特会”,无疑是这几天最热的国际新闻之一。伴随着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先后抵达新加坡,两位“大佬”的住所率先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金正恩住在瑞吉酒店,总统套房长的是这个样子: 图片来源:公众号kanxinjiapo ...

好消息!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柳素玲教授应邀参加第二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讨会(内附报告主题)

2018-06-12

导  读 好消息!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和肿瘤医院柳素玲教授应邀将在2018第二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讨会( Clinical Molecular Diagnostics Forum CMDF)上做主题报告,敬请期待! 演讲主题 The regulation of breast cancer stem ...

《科学》:肠道微生物竟然成为肝脏肿瘤发展的帮凶!科学家发现微生物代谢产物特异性调节肝脏肿瘤免疫的机制 | 科学大发现

2018-06-12

随着肠道微生物研究的崛起,研究人员逐渐确立了它们与多种疾病间的关系,癌症就是其中的“大户”。大量研究表明,一些肠道微生物可以促进癌症的发生、帮助癌细胞转移、导致化疗耐药和影响免疫治疗的效果,可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研究涉及的癌种也不局限于肠癌,还包括白血病、胰腺癌和黑色素瘤等等。 这个名单还在持续扩大,在最近的《科学》杂志上,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Tim...

【嘉宾风采】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郜恒骏应邀将在第二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讨会上作主题报告!

2018-06-11

期待!郜恒骏教授应邀将在2018第二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讨会( Clinical Molecular Diagnostics Forum CMDF)上做主题报告! 演讲主题 从“样品”到“产品”创新性分子诊断标记物的筛选与应用 嘉宾简介 ...

第11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回顾:精准医疗与伴随诊断高峰论坛

2018-06-06

2018年5月26日,第11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精准医疗与伴随诊断产业高峰论坛”在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论坛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疗与伴随诊断专业委员会(筹)主办。开幕式上,专委会共同主任、阿斯利康公司个性化健康战略执行总监杨宏钧博士致辞,首先祝贺由专委会组稿和主编的《生物产业技术》“精准医疗与伴随诊断”专辑出版并介绍了撰稿作者,这也标志着专委会在精准医疗与伴随诊断事业上又取得了一项重...

疯狂的微生物(三):行业迷局(完结篇)

2018-06-05

它也是迄今为止最为称职的“背锅侠”,它永远也不会跳出来反对你。 2400多年前,医神后代、古希腊小亚细亚人希波克拉底发出了一个行业倡议,警示从事医学的人们提高道德修养。这就是被奉为医者职业道德圣典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每一个从事西医的人,都将这段话铭记于心。“医学之父”一生成绩斐然,比如,“癫痫病”就是他提出来...

中国遗传学会生物产业促进专家委员会即将换届!目标务实又给力,方案开放有创新!

2018-06-04

导  读 中国遗传学会英文译名为:The Genetics Society of China, 英文缩写为:GSC。学会是由从事遗传学教学和科研的遗传学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公益性、学术性社会团体,是非营利的社会组织。 学会的宗旨是:联系和团结全体会员和广大...

Science:肠道微生物能调节肝脏抗肿瘤免疫功能

2018-05-29

原创编译,转载须注明来源! 图片来源:《Science》 近日,科学家在微生物组基础研究领域又有了新的突破。5月25日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肠道细菌与肝脏中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之间存在关联。该研究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癌症研究中心(CCR)主导。研究表明,小鼠肠道中的细菌能影响肝脏的抗肿瘤免疫功能。这项研究对于理解...

数问生物与百力司康生物签订肿瘤药物伴随诊断合作协议

2018-05-28

中国德清和杭州,2018年5月28日, -- 领先的创新诊断产品和医学检验服务企业浙江数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专注于创新生物药物开发的百力司康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宣布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数问生物将为百力司康生物肿瘤候选药物开发伴随诊断试剂,数问也承诺在其CAP认证的中心实验室为百力司康的药物临床试验提供样本检测服务,合作条款的细节未予公开...

继免疫治疗后,微生物重装奔赴抗癌前沿:除了溶瘤病毒,还有吗?前景如何?

2018-05-25

上期报道了1月3日《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的两篇研究论文,阐述在三阴性乳腺癌小鼠和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期注射溶瘤病毒能够改变抗肿瘤免疫应答。而此前一天,《Cell Report》上刊登的论文A Recombinant Antibody-Expressing Influenza Virus Delays Tumor Grow...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第20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今在沪召开

2018-05-25

导  读 2018年5月24-25日,“第20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2018年5月24-25日,“第20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约600位行业精英共同参与,就抗体药物创新与产业化发展、细胞治疗前沿技术、新型疫...

药明生物宣布投资8000万新币在新加坡新建生产基地

2018-05-23

药明生物宣布投资8000万新币在新加坡新建生产基地 WuXi Biologics to Invest S$80 Million to Establish a Biologics Manufacturing Facility in Singapore (*Please scroll down for English news.) ...

疯狂的微生物(二):谁是地球的主人

2018-05-22

我们是否依旧认定,这个世界是由人来主宰? 再强大的敌人,都在我们面前低下了高贵的头颅。翱翔天空的雄鹰可以是人类玩弄鼓掌的宠物,万兽之王的狮子也被我们无情绞杀,食物链最终极猎食者、深海杀手大白鲨,在我们的贪婪下也濒临灭绝。 但是,面对人类的任性和为所欲为,总有一个如神一样存在的东西,让我们一次次尝遍痛...

国自然生物及医学领域基金32年盘点,曹雪涛以2.44亿位居榜首,韩斌以2亿紧随其后

2018-05-21

作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最主要的支持渠道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历来备受广大科研人员的高度关注。每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申请、初审、会评直到最终放榜,都会牵动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心。 对于少数顶尖科学家来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仅没有难度,而且获批的金额非常大,部分甚至过亿元,远超普通科研人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32年来,哪些科学家拿的经费最多?为了方便你的阅读,在这里...

多吃核桃好!临床研究证实,吃核桃可改善肠道微生物,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和次级胆汁酸水平 | 临床大发现

2018-05-18

“一个屋子住四人,四扇窗户四扇门,不敲不打不相识,敲敲打打出了门”。没错,这个说的就是核桃。作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坚果”之一,核桃丰富的营养价值也被冠以“超级食物”的美称。 关于核桃的谜语还有很多很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个猜谜语的游戏 实际上关于核桃的种种益处,我们也不止一次的提到过。例如之前的心血管顶级期刊:吃坚果,活得长!21万人20年随访研究证实,...

美国FDA已批准上市9款生物类似药

2018-05-17

近段时间,多款生物类似药美国上市遇阻,FDA对多个生物类似药发出CRL,据统计,2015年3月以来,FDA已批准9款生物类似药,笔者在这里统计分析了已上市生物类似药的市场数据。 01、盘点美国已上市生物类似药 截至目前,美国已上市9款生物类似药,包括1个Filgrastim生物类似药,3个Infliximab生物类似药,1个Et...

FDA拒绝批准辉瑞的Herceptin生物类似药

2018-05-17

4月23日,辉瑞宣布,FDA针对辉瑞在研的Herceptin生物类似药出具了全项审评意见函(Complete Response Letter)。Herceptin是靶向于HER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有15%-20%的乳腺癌病人癌细胞HER2是过表达的,这导致了癌细胞生长的失控。 辉瑞表示,FDA强调需要提供“额外的技术信息”,FDA并没有要求提供该...

【生物医药求职】简历投出去没回音,怎么办?

2018-05-17

2018年5月 写履历有妙招,少谈自己多出招; 邀面试得记牢,整装得体精仪表; 成与败在目标,理想明确讲实效; 这三招都做到,屡试不爽见成效。 有不少人在求职的时候,通过平台给很多HR投递了简历之后,却迟迟等不来HR的反馈信息。然而有的人,在平台上发布简历之后,却收到无数HR抛来的橄榄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