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40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全球合作——战胜癌症的必然

2016-02-25

  癌症协会是我们研究癌症、与癌症斗争并治愈癌症患者的共同团体。在这里,积极乐观,不畏艰难的人们与癌症做着不懈的斗争。   在漫长的抗癌斗争中,我们学会了持续地战斗。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对癌症开战”,至今,抗癌战争的熊熊烈火仍在燃烧。漫长的岁月中,癌症教会了我们很多,尤其是面对我们这强大、复杂的敌人——将近200种不同的癌症。   如今,一切情况正在悄然改变。积极并振奋人心的国际合作正...

Technology Review十大突破技术:免疫系统的改造

2016-02-25

  MIT Technology Review杂志近日发布了2016年度10大突破技术(10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 2016)。免疫改造、植物/作物的基因编辑、可回收的火箭、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等上榜。编辑认为,这些技术在过去一年建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里程碑。   Technology Review认为,遗传...

美癌症研究所彻底“检修”肿瘤细胞系

2016-02-24

  在被全球研究人员大量使用了25年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决定让NCI-60从其药物筛选程序中“退休”。NCI-60是指在培养基中生长的60种人类癌细胞系。今年春末,该研究所将启动一个得到更新的癌症模型库。这些模型来源于病人的新鲜样本,并且被标记上病人临床治疗的过往细节。   NCI的此项举措回应了对与病人产生更紧密联系的癌症...

美国总统再次向癌症宣战:“登月计划”到底是什么?

2016-02-24

  菠萝说   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提出要投入10亿美元推进抗癌国家工程“登月计划”(moonshot project),引发热议。为什么美国政府突然要做这个?“登月计划”到底想干什么?奥巴马相继提出的“精准医疗”和“登月计划”有什么关系?   菠萝近期专门和大牛Andy Futreal博士交流了一下。他刚受邀在《纽...

甲状腺结节是癌症前兆吗?

2016-02-23

     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甲状腺癌发病率接近万分之一,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中青年女性。“50岁以上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病率可达到50%,90岁以上甚至可以达到10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浩教授介绍说。我国甲状腺疾病患者数量、甲状腺手术例数及复杂手术不断增加,而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仍被低估。 ...

生物谷专访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余棣华教授

2016-02-23

编者按:2013年,发现细胞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的科学家们,荣获了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作为人体内一类重要囊泡,外泌体(exosomes)已成为科研热点。 本次生物谷和外泌体之家联合采访了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分子肿瘤细胞学系主任,终身教授,美国科学发展学会院士和美国德州教育学院院士——余棣华教授,余教授还将出席生物谷主办的《2016外泌体与疾病研讨会》。 余棣...

把癌症变成慢性病,我们还有多远?

2016-02-22

  相信每个人都感觉身边的癌症患者越来越多。   2016年,“癌症”依然是任何人生活中都躲不开的词。中国癌症报告新鲜出炉,中国的癌症患者数量巨大,仅2015年就新增了430万,死亡280万。   考虑到中国社会正快速进入老龄化,即使不考虑吸烟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在未来几十年,癌症病人数量也必将继续增多。 &ems...

综述:癌转移的那些花样

2016-02-22

  在许多癌症中,癌细胞的扩散才是最致命的威胁。人们往往可以通过手术、药物、化疗或者放疗成功治疗原发瘤,然而一旦癌症扩散到机体的其他器官就很难再进行遏制。科学家们一直在尝试阻断癌细胞的转移途径,但目前成效并不理想。   科学家们一般认为,上皮肿瘤的转移扩散依赖于一个胚胎发育程序的激活,即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EMT)。...

美国将启用癌症研究新模型:新肿瘤样本将由小鼠体内培养

2016-02-22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宣布,已被世界各地研究人员使用达25年之久的NCI-60细胞系即将于今年春末“退休”,取而代之的是来自癌症患者捐赠、经小鼠体内培养的新肿瘤样本。   据《自然》杂志网站报道,NCI-60细胞系是用于抗癌药物测试的癌细胞样本群。它帮助科学家刷新了对癌症的理解。但时至今日,NCI-60细胞系历经几千代的培...

预测癌症和死亡的新方法—生物学年龄预测法

2016-02-19

  表观遗传学年龄是衡量你生物学年龄的一种新方法。最近,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你的生物学(表观遗传学)年龄大于你的实际年龄时,你患癌症的风险就会增加。而且,这两种年龄之间的差异越大,罹患癌症的风险就越高。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月15日的《EBioMedicine》。   本研究通讯作者侯丽芳(音译,Lifang Hou)在去年5月...

儿童癌症:一份家族的“遗产”

2016-02-18

  8岁的Claudia被诊断出罹患软组织癌,她的母亲Amanda Seymour了解到,该病及其甲状腺疾病家族历史与一个基因突变有关。   一个年轻的家庭里有两个癌症病例,这或者是运气太坏,或者是有着更深层次的联系。故事发生在美国田纳西州年轻的儿科肿瘤医生Michael Walsh在圣朱迪儿童研究医院照料一名男孩时,这名男孩并未对标准疗法产生预期反应,表明他罹患的白血病类型...

新发现的癌症标志物

2016-02-18

  1.肾癌标志物:AQP1和PLIN2   如果在癌症转移之前,人们就能较早地诊断出肾癌,那么80%的患者会存活下来。然而,较早的肾癌诊断至今仍然是一大挑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肾癌患者的尿液样品中,蛋白AQP1和PLIN2的水平都提高了,而在健康人的尿液中,这两种蛋白的水平都未上升,更重要的是,在患有其他癌症类型或其他肾脏疾病的患者尿液中,这两种蛋白的水平都...

《转》译:谷歌顶级工程师接任Illumina旗下Grail CEO 向癌症宣战

2016-02-17

  在CEO职位空缺长达一个月之后,Illumina新组公司Grail宣布任命谷歌缔造者之一,顶级工程师Jeff Huber作为其新任CEO。Huber在就职报告中表示决心与激情将促进他引领Grail不断向前。就在一年前,Huber的妻子死于癌症。   作为谷歌的顶级工程师,Huber在谷歌工作了12年。在这12年中,Huber将大多数时间用于构建与运营搜索、广告项目以及测...

防癌筛查中的“过度诊断”与“假阳性”

2016-02-17

  常常有人把防癌筛查中提到的“过度诊断”与“假阳性”两个概念弄混淆,所以在这里简单解释下。   什么是“过度诊断”?   过度诊断指的是:医生对于个体(患者)的诊断是准确的,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该患者所患的疾病,即便医生没有诊断出来、患者也没有接受相关治疗,该疾病也不会在该患者的有生之年出现症状或者对患者...

2016 AAAS:T细胞疗法治疗癌症的进展

2016-02-17

  据英国《卫报》2月15日报道,在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的年度会议上,癌症研究专家宣布首次T细胞疗法临床试验,利用免疫T细胞治疗特定血液肿瘤取得了巨大成功。   《卫报》称,在一项研究中,94%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接受T细胞疗法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对于其它类型的血液肿瘤,T细胞疗法的治疗反应率超过80%,其中过半患者的症状完全消退。   据报道,所谓T细...

惊人成果:用肿瘤细胞治疗癌症!

2016-02-17

  5年前,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科学家们证实,循环肿瘤细胞(CTCs)既能够移居至新转移瘤处,也可回到它们的原发肿瘤处。利用CTC的这种双向移动,新墨西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和他们的同事们将经遗传改造表达一种抗癌细胞因子的CTCs注入到了小鼠体内。   在一项小鼠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这些遗传改造CTCs能够回归肿瘤处,释放细胞因子,由此抑...

《转》译:癌症生物标记物市场分析

2016-02-16

  生物标记物研究对诊断的研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从研究中分析能够作为诊断研发原材料的各种类型的生物标记物的衍化细节是十分重要。我们试图对正在被用来作为未来诊断原材料的类型的各种生物标记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趋势研究。我们一直在进行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基因研究,并从市场分析中获得了以下数据。本报告收集的数据截止日期是2016年1月。   各种不同类型的癌症生物标记物的增长比较 ...

2.15世界儿童癌症日:每3分钟1名儿童死于癌症

2016-02-15

  据国际儿童肿瘤学会调查,每3分钟就有1名儿童死于癌症。我国因儿童肿瘤医生稀缺、误诊、缺乏筛查和医保覆盖,很多患儿最佳治疗机会被错过。全国专门收治儿童实体肿瘤的床位不足200张,专门进行儿童肿瘤切除的医生仅几十人……   我国儿童肿瘤发病数年增3万多人   2月15日是国际儿童癌症日,根据国际儿童肿瘤学会调查显示,每3分钟就有1名儿...

2015年美国癌症预防五大里程碑

2016-02-15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GARDASIL®9(佳达修,九价重组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   FDA于2014年12月批准了GARDASIL®9,GARDASIL®9可以预防9种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菌株。这些HPV菌株与宫颈癌、直肠癌、阴茎癌、口腔癌和头颈癌等癌症有关。GARDASIL®9使得父母们能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孩子免于癌症。   MD安德森癌...

检测唾液可验出癌症 仅需10分钟

2016-02-15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3日报道,科学家正在研究一项10分钟内仅靠唾液在家即可完成的癌症检测。   美国加州大学肿瘤学教授大卫·王(David Wong)表示,这种检测能够查出肿瘤DNA是何时在体液内循环的,也被称之为“液体活检”。   此项唾液检测可达到100%的精确程度,并且操作也很简单,不仅药剂师和牙医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