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47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裴钢院士权威期刊发布阿尔茨海默氏症新成果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靶向γ-/β分泌酶互作可减少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生成,减轻阿尔茨海默氏症相关病状。这一研究发布在8月18日的《细胞发现》(Cell Discovery)杂志上。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裴钢(Gang Pei)院士、赵简(Jian Zha...
贺福初院士权威期刊发表肝癌研究新成果
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通过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揭示出TFII-I 发生SUMO化修饰参与了肝癌细胞增殖。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期的《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杂志上。 任职于复旦大学的贺福初(Fuchu He)院士及Fan Zhong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贺福初院士是国际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
清华施一公院士Nature发布突破性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剑桥生物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采用单颗粒冷冻显微镜首次获得了完整人类γ-分泌酶(γ-secretase)的原子结构,研究结果发布在8月17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清华大学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剑桥生物医学院的Sjors H. W. Scheres及白晓晨(Xiao-chen Bai...
中科院院士组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在需要精确翻译的生物中,亮氨酰-tRNA合成酶(LeuRS)的CP1编校结构域具有保守的活性位点,可以排除连有错误氨基酸的tRNA。如果生物不需要精确的翻译,亮氨酰-tRNA合成酶(LeuRS)的CP1编校结构域会在进化过程中截短或者丢失。 人类线粒体LeuRS(hmtLeuRS)具有一个全长但退化了的CP1结构域,转移后编校(post-tr...
史轶蘩院士:经年铸剑垂体瘤
她是中国临床内分泌学界的第一位院士。从医近60年,她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内分泌学事业,由她总结和开创的许多内分泌疾病诊疗方法为国内医院广泛采用,造福了广大患者。 史轶蘩(1928 -2013) 内分泌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溧阳人。1954 年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后留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曾任卫生部内分泌重...
浙大李兰娟院士国际期刊连发两项基因组测序成果
浙江大学的李兰娟(Lanjuan Li)院士是我国传染病学领域杰出的领军人物,其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已有40多年。她不仅是我国人工肝的开拓者,创建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曾获得重大突破。还首次提出了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从微生态角度来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近日,李兰娟院士课题组宣布...
著名华人院士伉俪Nature子刊揭示肿瘤新靶点
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多伦多儿童医院等处研究人员揭示,进化上功能保守的EAG2钾通道可作为脑肿瘤的一个治疗靶点。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10日的《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学术界著名的华人科学家夫妻詹裕农(Yuh-Nung Jan)和叶公杼(Lily Yeh Jan)。二人在199...
王晓东院士、王洁教授PNAS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的研究人员证实,BMP-BMPR信号通路激活导致了EGFR突变肺鳞癌患者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27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王洁(Jie Wang)教授及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Xiaodong Wa...
王恩多院士:从基因出发的生物医药发展与科创中心建设
今年是“纪念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50周年”,1965年,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在这个颇具纪念意义的时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长、博士生导师王恩多于7月24日下午,作客由中共上海市委统战...
武大舒红兵院士权威期刊发表免疫学新成果
来自武汉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Parafibromin是IFN-γ触发信号通路中的一个组成元件,其促进了JAK1/2介导的STAT1酪氨酸磷酸化。相关成果公布在7月31日的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杂志上。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舒红兵(Hong-Bing Shu)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舒红兵主要从事免疫...
骆利群院士本月Cell、Nature连发研究成果
骆利群(Liqun Luo)教授是世界著名的一位华人科学家,这位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里走出来的科学家30岁成为美国顶尖名校博士导师,领导斯坦福大学生物系规模最大实验室,获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科研成果,现任斯坦福大学生物系教授,霍德华休斯医学院研究员。2012年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本月,骆利群教授领导研究小组报告称,他们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揭示出了一些重要的神经...
院士增选应彻底去行政化
院士评审就应该是纯粹的学术活动,没有行政和利益等非学术因素干扰,这有助于保持院士头衔的纯洁性,也让院士制度真正发挥激励年轻学者追求学术理想的作用。 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近日结束,选出初步候选人157位。今年是院士制度改革后中科院首次进行院士增选。按照新的规则,院士遴选渠道较过去“收紧”,只有院士推荐和有关...
2015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0人
7月31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并在其官网上进行了公告。公开内容表示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各学部对本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进行了通信评审,选出初步候选人157位。现予公布。 在这15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中,生...
“天价”院士
近日,江苏南京晓庄学院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对两院院士亮出“高薪牌”,提供购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最高600万元的待遇。江苏省高邮市对引进的两院院士给予所购房屋全额资助的待遇,泰州市则为引进的两院院士提供3年的免费人才公寓,并发放100万元“购房券”。 给予院士优厚待遇,本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好现象,但过度的追捧甚至动...
北京大学医学院王夔院士:学生质量真的下降了吗?
北京大学医学院的王夔院士最近参加了中科院学部的一个咨询项目,分别调研了高中化学教师、大学化学教师和化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看法:“近年来学生质量下降了吗?”日前,在中科院学部召开的“科学教育”论坛上,他透露了调研的初步结果,这立即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和讨论。 中国学生独立学习不尽如人意 王夔介绍:“调...
追记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原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志强院士:留取肝胆照人间
“我走后,遗体要用于医学解剖。”临终前,老人一再叮咛。 可是,接到为老人解剖遗体的通知后,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文载律却迟迟下不去手。 躺在手术台上的这位93岁老人,是他多么熟悉、多么敬仰的人啊!老人生前与他畅快地进行病理分析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这位老人,便是我国肝胆外科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原组长黄志强。4月,在他抢救过无...
王晓东院士、王洁教授PNAS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的研究人员证实,BMP-BMPR信号通路激活导致了EGFR突变肺鳞癌患者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27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王洁(Jie Wang)教授及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Xiaodong Wa...
刘新垣院士Cell携手华裔学者:转录因子的第二重作用
来自华盛顿州立大学和中科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在细胞分裂中从前未知的功能。众所周知,这一称作为ATF5的蛋白可以控制特异基因的表达频率。ATF5调控了控制细胞存活的一些基因。 现在研究小组发现,这一蛋白发挥了与它的转录因子角色无关的一种作用。在细胞的中心体(centrosome)中,ATF5还充当了结构蛋白。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
老院士讲解为何癌症那么难治
7月14日,上午。84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开泰步履蹒跚地进入南方医科大学的生命科学楼。满头白发,外加借助拐棍行走仍显行动不便,他略显老迈。不久前的一次体检发现他左下肺有一处1厘米宽占位性病变,很可能是炎症,但还不能完全排除是其一直想攻克的那种疾病———恶性肿瘤。 老人虽然从学校的肿瘤研究所所长位置上退下来了,却一直从事着寻找抗癌、杀死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这是一个有着...
六十多位院士学者为我国科学教育发展献计献策
7月17日,中国科学院学部举行“科学教育”论坛,来自高校、研究所、教育部的六十多位院士、学者为我国科学教育发展献计献策。北京大学原校长、中科院学部科普与教育委员会主任周其凤院士说:“科技竞争从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靠教育,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离不开科学教育。”这次论坛就是要凝聚广大专家的智慧,“为我国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