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47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美国三院院士Rakesh K. Jain:降血压药驯服癌症
本文作者拉凯什·K·贾因教授是麻省总医院、哈佛大学医学院放射肿瘤科肿瘤生物学实验室主任。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和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是仅有的20位同时当选美国三院院士的科学家之一。 压迫血管的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会阻碍抗癌药物输送到癌细胞。 近40年来,我一直从一个非传统的角度从事对抗癌症的研究。我研究的是:肿瘤的结构特征是如何促进自身增...
曹雪涛院士:期待医学家和工程师深度融合
医学家和工程师,这两种看似差别很大的职业,正在融合和交叉的道路上越来越近。12月5—6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大会召开,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齐聚北京,全面展示了这个领域的新成果和新进展。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当选为新一届理事长。 “生物医学...
中国科学院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2015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2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现予公布。 中国科学院 2015年12月7日 2015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 (共61人,分学部按姓氏笔画为序) ...
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医药卫生学部)
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正式启动,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两条途径,共提名了521名有效候选人。6月8-13日,召开了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会议,从521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203位进入第二轮评审。第一轮评审会议结束后,我院委托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的主管部门组织对其材料进行了公示,并集中受理和认真处理了对候选人的投诉。10月下旬,...
香港科学院本周即将成立 创院院士包括两名诺奖得主
徐立之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29日在其发表的网志中表示,港科院(香港科学院)即将成立,成立典礼下星期在礼宾府举行。 梁振英表示,港科院构思始自2006年,当时已成立筹备小组;本届特区政府重视科技及科技人员,对成立港科院表示支持,商界亦有捐款,香港科学界得以一偿多年宿愿。港科院创院时将有27名创院院士,当中包括两名诺贝尔奖得主。 梁振英强调,科研...
德国两院院士:在癌细胞转移前捕获它们
许多肿瘤都会扩散:单个癌细胞随着血流通过全身,直到在新的组织中定植。这样,即使在主肿瘤治疗成功后,也可能形成转移。在早期阶段,我们很难在血液中检测到癌细胞:每十亿个健康细胞中才会遇到约1个恶性肿瘤细胞。现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和明斯特大学纳米技术中心(CeNTech)的研究人员,与德国Hamburg-Eppendorf 大学医学中心合作,开发出了一种临床诊断法,能...
陈竺院士、陶生策教授PNAS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系统鉴别砷结合蛋白揭示出砷剂抑制了己糖激酶2(hexokinase-2,HK2)。这项研究发布在11月23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的陈竺(Zhu Chen)院士及陶生策(Sheng-ce Tao)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陈竺院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白血病靶向治疗相关的分子...
王红阳院士、李忠教授Molecular Cancer发表癌症新成果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研究人员证实,A20通过抑制Twist1表达阻止了肝细胞癌增殖及转移。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11月4日的《分子癌症》(Molecular Cancer)杂志上。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王红阳(Hong-yang Wang)院士及李忠(Zhong Li)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王红阳院士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肿瘤发生...
庄小威或当选中科院外籍院士 曾师从诺贝尔奖得主朱棣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创校友基金会官方网站称,2015年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束。今年43岁的中国科大1987级少年班校友庄小威博士当选外籍院士。 记者采访获悉,中国科大新创基金会是为中国科大发展服务的教育类非政府组织(NGO)。作为中国科大的校友基金之一,它是中国内地第一个由校友自发筹建同时在运作上又独立于校方的高校校友基金。 据中国科大官网的消息称,庄小...
近年施一公院士组重大研究成果盘点
2015年11月5日 《Genes & Development》 IF=10.798 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发育和组织动态平衡,是必不可少的。细胞凋亡是由引发剂和效应物caspase的连续激活进行的。效应物caspase的主要功能--比如哺乳动物的caspase-3,是通过对维持生命的蛋白造成众多裂口而杀死细胞。另一方面,引发剂cas...
祝贺!2015年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61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原称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10月改为现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大陆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群体。 1955年随“中国科学院学部”的成立,中国科学院产生第一批学部委员;自1994年开始,增选外籍院士。1993年随着中国工程院的成立,部分院士既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也为“中国工...
武大舒红兵院士J Immunol发表免疫新成果
来自武汉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TRIM38通过两个循序且不同的机制负向调控了TLR3/4介导的天然免疫和炎症反应。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11月的《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杂志上。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舒红兵(Hong-Bing Shu)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舒红兵主要从事免疫相关的细胞信号传导研究,在...
美院士:可植入的疼痛开关 堪比麻药
最近,基于可能干扰疼痛的无线技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灵活的可植入装置,从理论上说,这种装置能够在身体和脊髓中的疼痛信号到达大脑之前,激活和阻断它们。 研究人员说,将来这种植入装置可以用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对抗不响应其他疗法的疼痛。 本研究共同资深作者、华盛顿大学疼痛中心主任、麻醉学教授Robert W. Gereau IV博...
施一公院士Genes&Dev凋亡研究新成果
清华大学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在细胞凋亡、大分子机器、膜蛋白研究领域占据国际领先地位。曾荣获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谈家桢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等多个国内外大奖。2008年施一公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选择回国,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同时他也搭建起了以清...
曹雪涛院士权威期刊连发miRNA、癌症新文章
曹雪涛(Xuetao Cao)院士是国际著名的免疫学家。其现任职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主要从事肿瘤免疫治疗和分子免疫学方面的研究,曾在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学和肿瘤的免疫与基因治疗研究方面获得重要成果,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Immunity等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论文200多篇。2013年...
记王红阳院士及其团队:“肝”愿一世济苍生
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炎症经肝纤维化病程致癌的关键节点分子及其调控机制,开辟了肝癌防治的新途径;他们研制出我国第一个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肝癌检测诊断试剂盒,获批进入国内外市场,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他们在全球顶级医学杂志发表高水平论文181篇,多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频频发出“中国声音”。 短短6年时间里,在肝癌研究领域高歌猛进、取得如...
院士少将周国泰被查 总后政委刘源多次谈反腐
刘源是原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子,近年来,他又多了一个广为人知的称呼——军队“反腐先锋”。资料配图 今日,军队反腐再下一城。官方发布消息,经军委纪委批准,总后勤部纪委对总后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原副部长周国泰涉嫌严重违纪问题立案调查。 周国泰 现年66岁的周国泰,19岁...
谢晓亮院士Science子刊:开发先进肿瘤检测技术
来自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可以采用定量受激拉曼散射(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SRS)显微镜来检测人类脑肿瘤浸润。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10月14日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哈佛大学谢晓亮(X. Sunney Xie) 教授和密歇根大学的Daniel Orr...
美院士首次揭示DNA超螺旋的三维结构
最近,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多学科的方法,以前所未有的细节,揭示了超螺旋DNA的三维结构影像图,从而发现它的形状比著名的双螺旋更加动态。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Nature Communications》。 分子病毒学和微生物学系的Lynn Zechiedrich教授和美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的W...
《柳叶刀》胡盛寿院士文章:让中国患者享最佳诊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撰写的大型综述性文章“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学习型医疗卫生体系,让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取得最佳诊疗结果”,于2015年10月10日在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性质之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上刊出。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