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2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肿瘤预后评估及复发监测再扩围,臻和科技MRD检测布局再下一城!

2022-06-30

分子残留病变(MRD)是早期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传统影像学或实验学方法无法发现,但通过液体活检可以发现的分子异常,对其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循环肿瘤基因(ctDNA)是癌组织经历凋亡、坏死或分泌释放到血液的基因片段,携带了癌组织特定的基因组异常信息(突变、染色体重排和拷贝数异常)和表观遗传异常信息(甲基化、核小体印记)是理想的MRD检测的生物标志物。多个研究已证实MRD检测在实体...

【Cancer Research】通过肿瘤的甲基化模式确定生物标志物,有助预测肿瘤免疫环境的类型和患者预后

2022-05-23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Tumor Expression Quantitative Trait Methylation Screening Reveals Distinct CpG Panels for Deconvolving Cancer Immune Signatures”中,Moffitt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他们根据一类被称为甲基化的基因修饰鉴定出的...

【Cell子刊】研究人员发现控制预后“潜力股”三级淋巴结构形成的机制!

2022-01-12

三级淋巴结构通常出现在淋巴系统之外。他们富含免疫细胞,与淋巴结等结构具有相似的构造功能。然而,我们对三级淋巴结构形成的原因知之甚少。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抑制癌症患者T细胞中SATB1蛋白的分泌,会分化大量的Tfh细胞。Tfh细胞与B细胞反应将形成肿瘤内三级淋巴结构,使得肿瘤发育更加缓慢,从而延续癌症患者的生命。 莫菲特癌症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近期于《Immunit...

【Cell子刊】癌症基因组的非编码区域——新的预后生物标志物的发现

2021-11-16

在以前很少有人关注的领域,已经发现了一批新的预后癌症生物标志物。研究人员公布了一份166种预后生物标志物的目录,这些生物标志物是通过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产生的——在癌症研究中这些生物标志物研究不足。此外,研究显示,目录中的一种生物标志物在将神经胶质瘤(脑癌)分类为低风险或高风险方面非常有效。该发现证明了lncRNA作为临床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标的潜力,在生物标志物和癌症生物...

【柳叶刀】突破性临床试验!新技术改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预后!

2021-11-05

根据一项与西奈山医学院合作进行的新研究,使用一种称为定量血流分数(QFR)的新技术来精确识别和测量动脉阻塞的严重程度,可以显著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结果。 这项研究首次分析了QFR及其相关临床结果,可能促使QFR广泛用作血管造影或压力导丝的替代方法,以测量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堵塞或病变的严重程度。该研究结果作为一项突破性的临床试验于11月4日(周四)在经...

【Genome Medicine】迄今为止首个将肠道微生物数据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后研究,有望成为未来治疗的关键!

2021-09-18

梅奥诊所(Mayo Clinic)个体化医学中心的一项新研究表明,RA患者在病程中是否会有所改善的一个重要指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肠道。 这项研究发表在《Genome Medicine》上,论文名为“Gut microbial determinants of clinically important improvement in patients with...

【研究】齐鲁医院刘联教授团队联合求臻医学提出晚期胃癌免疫治疗新精准分型指导预后

2021-07-17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内科刘联教授团队与求臻医学合作,针对胃癌免疫治疗精准分型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探索,将胃癌分为低(CLIM)、中(CMIM)、高(CHIM)3种免疫亚型,其中CHIM亚型对免疫治疗的应答率更高、无进展生存期更长,为胃癌患者个体化治疗带来新希望。目前,该科研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影响因子:7.561)。 ...

贯穿肿瘤全周期:从早筛/早诊,到免疫靶向治疗CDx与预后监测,P4 2021嘉宾全阵容重磅首发!

2021-07-13

2021年8月20-21日,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上海商图信息BIOMAP主办,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合作支持的P4 China 2021 第五届国际肿瘤精准医疗大会将在北京市朝阳区悠唐皇冠酒店盛大召开。 特邀院士权威/临检中心/中检院监管/肿瘤临床/领先诊断产业/精准药企专家等50余位重磅嘉宾出席会议,集结1000余位专业听众,围绕2大专场,6大板块,展开为期2...

【文章发表】求臻医学助力合作伙伴开发FLT3-ITD检测框架,有效指导AML预后分层和靶向治疗,检测准确性达99%

2021-04-27

近日,求臻医学生信团队助力合作伙伴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Docker的FLT3-ITD检测框架,该框架能够准确检测FLT3-ITD,检测结果与一代测序结果的一致性高达99%以上,突破了现有NGS方法低估突变频率的核心技术难题。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生物信息学领域重要科技期刊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SCI影响因子:8.99,中科院JCR数学与计算生物学1区Top...

【新研究】癌症幸存者注意了!你们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比正常人高,所以癌症预后也很重要

2021-03-19

既往《柳叶刀》上的研究已经证明:与普通人群相比,青春期或成年早期确诊癌症的幸存者发生过早死亡的风险更高。 我们知道肥胖、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具有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除此之外,癌症患者还接受放射和化疗等会影响心血管健康的治疗,这种影响我们称之为“心脏毒性”。目前人们对于这种影响认知较少,所以科学家开始着手研究癌症幸存者罹患心血管疾病(CV...

从肺癌患者7年随访数据看FR+CTC检测在肺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2021-02-24

      近日,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联合格诺生物开展的关于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FR+CTC) 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预测中临床价值的研究成果(Preoperative Folate Receptor-Positive Circulating Tumor Cell Level Is a Prognostic Factor of Long T...

求臻医学与志道生物就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预后分子标志物探索达成战略合作

2021-01-19

2020年1月19日,求臻医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求臻医学”)与北京志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志道生物”)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投入科研力量探索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预后分子标志物,进一步推进伴随诊断试剂盒的注册申报工作。 求臻医学与志道生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求臻医学SVP杜兴晖(左)志道生物CEO张维(右) ...

【JCO】新进展!三联疗法可显著改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预后

2020-12-25

  BRAF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如果出现了突变,身体患癌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而V600E代表的是BRAF基因最容易癌变的一个位点。经过大量研究证实,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癌症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都有重要联系。其中,大约10%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存在这种突变,具有这种突变的肿瘤难以对治疗产生反应,从而导致患者的预后不良。  &emsp...

【Science子刊】高美基因孙德强团队重大应用发现:CSF-cfDNA甲基化标记物可用于儿童脑癌的早期诊断、复发预警和预后评估

2020-10-19

  该研究为开发基于CSF-cfDNA表观遗传标记的高效MB检测产品奠定了突破性的基础,从而有望改善MB患者的临床管理并提高患者生存率。该研究成果以“Reliable tumor detection by whole-genome methylation sequencing of cell-free DNA in cerebrospinal fluid...

【在线研讨会】dEGFR39在EGFR TKI药物伴随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分享

2020-10-13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患者可进行针对性的靶向药物治疗。   本次研讨会我们邀请到了沧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的宋翔教授,来和我们分享dEGFR39在EGFR TKI药物伴随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宋翔教授的研究团队通过高灵敏的数字PCR技术对非小细...

CTM期刊 |放射组学CTM期刊 |放射组学对I-III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对I-III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0-05-25

  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CRC患者一旦出现转移,预后极差。因此目前急需找到对预后有评估价值的指标,从而帮医生筛选出适于接受强力治疗的CRC患者。   2020年4月30日,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蔡国祥教授团队的最新成果 “ Prognostic an...

CTM期刊 |第八版AJCC病理预后分期为T3N0乳腺切除术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帮助

2020-05-13

  传统的美国癌症解剖学联合会(AJCC)制定的TNM系统(T,肿瘤;N,淋巴结;M,转移)在世界范围被广泛用于对乳腺癌预后的预测和治疗方案的选择。乳腺癌在不同患者异质性很强,预后差别很大。多种生物学因素包括组织学分期,HER2,ER和PR表达水平等先后被发现并用于对乳腺癌预后的推测和验证。新第八版AJCC病理预后分期系统综合以上诸个生物学因素到解剖学TNM系统。目前已经...

CTM期刊 |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细胞癌患者免疫细胞的分布可以预测临床预后

2020-04-27

  在所有癌症相关的死亡中肝癌占第四位。每年全世界有85000多个肝癌的新确诊病例。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细胞癌(cHCC-ICC)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肝癌,占所有肝原发恶性肿瘤的1-14.2%。cHCC-ICC的预后比肝细胞癌(HCC)的预后要差很多,与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预后类似。由于cHCC-ICC的发病率较低,因此该疾病分子水平的发病机制和肿瘤的临床表现至今还不十分...

【新发现】PDK4可作前列腺癌的独立预后标志物

2020-04-24

  统计数据表明,奥地利每年约有5,600名男性被诊断出患有前列腺癌,这意味着它约占男性所有癌症的四分之一。对于某些人来说,癌症发展缓慢并且需要最少的治疗,但是其他人则具有侵略性的疾病形式,并且进展很快。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治疗前列腺癌,需要更好地理解在肿瘤分子水平上发生的复杂机制。在2015年,由维也纳医科大学的分子病理学家卢卡斯·肯纳(Lukas Kenner)领导的团队意外发现了STAT3...

【新疗法】干细胞移植:显著改善「新冠」重症患者预后,有效规避「细胞因子风暴」

2020-03-02

  导读:2020年3月伊始,持续一个多月的抗疫攻坚战迎来了新的胜利: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除湖北省外连续三天个位数增长,这与一线医护和广大人民的顽强努力密不可分。然而,目前我国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尚有7365名,如何尽快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将是现阶段的重点问题。   近日,上海大学的赵春华教授团队在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