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2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新发现:CD20+B淋巴细胞有效改善预后!

2020-01-02

免疫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新兴策略之一, 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结直肠癌因其复杂多变的遗传分子学机制得到了诸多研究人员的青睐。对于结直肠癌而言,免疫微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治疗难度及患者的生存预后等。 近日,一篇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发现:肿瘤浸润性CD20+B淋巴细胞在结直肠癌(CRC)患者预后中展现出积极作用。此外,CD20+B淋巴细...

【关注】研究发现更可靠的乳腺癌预后标志物!

2019-12-24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癌症,发现有效的乳腺癌预后标志物,有助于乳腺癌的诊疗。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将视网膜病变得到的基因标志物与乳腺癌转录组数据结合起来,发现了更具预测性和鲁棒性的乳腺癌血管生成相关的基因标志物,这些基因标志物可更好的预测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同时也有助于其它的血管生成依赖性疾病的研究。 血管生成对于伤口愈合等生理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但它也参与一些疾病发...

《Nature》:CD8+T细胞的数量竟决定癌症患者的预后!

2019-12-16

多年来,研究人员在战胜癌的路上不遗余力地努力着,愈来愈多的癌症治疗接踵而至。治好患者、“不留后患”,一直是癌症研究的终极目标。近日,埃默里大学温西普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这一层面有了新的突破:CD8阳性T细胞的数量竟与多种肿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研究中,他们发现,如果这些细胞在肿瘤里的浸润水平低于2.2%,那么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疾病进展的风险要高出4倍。这是癌症...

液体活检再上一层楼!新技术助力乳腺癌预后监测,告别过度治疗!

2019-08-09

作者:Ruthy 乳腺癌作为女性发病率首位的恶性肿瘤,在精准医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以循ctDNA检测为代表的液体活检技术已成为乳腺癌精准诊治的重要工具,但该技术对微量ctDNA敏感性不高的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近日,美国转译遗传研究所、梅奥医学中心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名为“TARDIS”的新型乳腺癌液体活检方法,准确分析了新辅助治疗期间乳腺癌...

Cell:生存期高7倍!这种基因提示卵巢癌预后!

2018-09-25

作者:Ruthy,Zoe 导  读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全身性化疗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方法,但是,许多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甚至多次化疗后依旧无法避免地死亡,而约15%的患者却用同样的疗法实现了一劳永逸,因此,准确预测化疗预后成为及时修改治疗方案、延长生存期、避免过度治疗的必由之...

颠覆认知!著名癌基因竟是肿瘤克星!还是乳腺癌极佳预后指标!|Nature子刊

2018-08-13

作者:Ruthy,Zoe 导  读 众所周知,癌基因普遍存在,正常情况下不出现致癌活性,抑癌基因可与癌基因相互制约,维持正负调节信号的相对稳定。当这两类基因发生突变、缺失或失活时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导致肿瘤的发生。癌症相关基因的定性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因此,科学家们逐步梳理出这些基因的分类并以此为研究导向。然而,近日,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CNI...

超级实用!深入了解这些标记物在乳腺癌早筛、治疗及预后评估的作用

2018-08-02

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不过自20世纪90年代全球乳腺癌死亡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使早期病例的比例增加;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提高了疗效。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重视,除了常规体检及影像学检查外,乳腺癌相关生物标记物在癌症早期诊断、恶性程度判断、放化疗方案选择、用药指导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

北京生科院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及诊断的分子标志物研究中取得进展

2018-08-02

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的转录组学特征研究概要(图片来源于网络) 7月30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孙中生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Transcriptomic signature associated with carcinogenesis and aggressiveness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为题,在...

一文了解DNA甲基化与肺癌诊疗及预后评估的研究进展

2018-07-23

截至2017年11月,中国肺癌发病率已经上升到80万例,死亡人数达到70万例。若从过去三十年算起,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增长了465%,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疾病。而更惊人的现象是,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接近。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 DNA甲基化异常是肿瘤发生最常见的表观遗传变化之一,研究已经证明,肿瘤的...

更易感染艾滋?预后更差?都是这个蛋白搞的鬼!

2018-01-31

近日,南非德班艾滋病研究中心(CAPRISA)的研究人员Aida Sivro博士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研究HIV患者的健康状况时发现含有高水平肠道归巢蛋白(α-4β-7)的CD4+T细胞的比例与患者预后有关。 该成果以”Integrin α-4β-7 expression on peripheral blood CD4+ T cells predicts HIV acquisitio...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的临床意义

2017-11-22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的临床意义 乐飚1, 宋毅1,严梅娣2,沈挺1,张晓晶1 1:宁波美晶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2:宁波第七医院甲乳外科 摘要:目前循环肿瘤细胞CTCs(circulating tumor cells )已成为多种类型癌症临床诊疗的标记物,在针对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直肠癌的临床试验中,对于良、恶性肿...

重磅!乳腺癌预后差?这种药或许要早用!

2017-07-26

我们通常用抗雌激素疗法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但其中约一半患者体内存在具有角蛋白CK5标志物的细胞亚群,并对治疗表现出耐药性——CK5表达越高的乳腺癌患者预后越差。这些特殊的细胞具有干细胞的特征,不仅能在治疗中残存,还能驱动甚至重启肿瘤生长。先前研究表明,人体内维生素A自然降解的产物维甲酸,具有对抗CK5 +细胞的作用,但将维甲类化合物应用于乳腺癌治疗的临床试验基本都已失败告终。 ...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对胃癌辅助诊断和预后的意义

2017-07-05

乐飚1, 宋毅1,饶创宙2,钱海龙3,沈挺1,张晓晶1 1:宁波美晶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2:宁波市第二医院放化疗科 3:宁波市李惠利东部医院胃肠外科 摘要:胃癌是中国继肺癌和肝癌之后的第三大常见肿瘤,年新确诊患者数量达30余万,约占全球患者总量的1/3,死亡率接近25/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3%。胃癌至今难以治愈,肿瘤的复发、转移是其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由于胃癌的...

惊现癌症儿童的无声杀手!新研究指出儿科癌症预后潜在风险

2016-12-05

  近日,加拿大IWK Health Center的儿科肿瘤学家Ketan Kulkarni 在他的演说中指出:他们团队所收集的大量数据证明了症状性静脉血栓(sVTE)形成与儿科癌症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性。虽然现在有很多关于sVTE发生率及其风险因素的研究,然而,在儿科癌症领域,sVTE与患者能否存活结果的关联尚未得到较为深入的研究。   应用IWK健康中心所积累的大量临床数据,研究人员对936名...

除了HbA1c,哪些指标可用于评估糖尿病预后?

2016-10-21

HbA1c并非是评估糖尿病结局的一项足够好的指标。具体来讲,HbA1c并不能确切告知数值的由来。反映的是近几个月的血糖平均状态,而非具体血糖值。其他指标可能有助于糖尿病结局的评估,但需要更多的研究验证。 HbA1c的测量存在很多缺陷。伴有严重肾脏疾病、镰状细胞性贫血或各种血液疾病的患者测定的HbA1c值并不十分准确。研究已经显示,对于一些种族而言HbA1c也并不是一项准确测量值。但是就...

胰腺癌:脂肪和较差预后相关

2016-08-16

对于胰腺癌患者来说,肥胖简直是灾难。脂肪细胞和肿瘤周围炎性微环境产生大量相互作用,导致预后较差和化疗效果不佳。 肥胖问题日益严重,对卫生系统的影响远大于原来的预期,因为研究者们发现,肥胖是肿瘤发生、发展的一大风险因素。肥胖个体胰腺导管腺癌——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癌症的一个标志是炎性微环境,但肥胖个体中周围结缔组织(基质)的改变如何影响癌症的发生、发展并不明确。Inc...

卵巢癌早诊及预后判断发现新依据

2016-03-24

  哈医大附属一院妇科主任张广美教授团队近日研究发现,作为一种大分子的非编码RNA(核糖核酸),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在卵巢癌发病进程中扮演主流“角色”,揭示了其在卵巢癌诊断、治疗、预后标志物识别等研究中的重要功能。相关文章近期发表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科学报道》杂志上。   张广美团队利用高通量RNA测序技术数...

一个基因可使癌症预后恶化

2016-03-11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因为一个特殊基因的影响,一些乳腺癌、肺癌和白血病患者在治疗后似乎表现欠佳。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3月10日的《Cancer Research》。   这个基因叫做CYP3A7,通常只活跃在婴儿期,但在一些人当中,在成年期该基因仍然保持活跃,并过度激活他们的新陈代谢。携带该基因活跃拷贝的成年人,会产生某种酶,可分解激素...

lncRNA-卵巢癌的预后诊断biomarker研究

2016-01-13

  临床预后诊断对疾病的把控和治疗至关重要,传统的预后诊断由于技术限制和疾病的复杂性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近年来高通量芯片和二代测序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研究疾病发生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可靠手段。现已表明,人类基因组96%以上的非编码区域转录的产物,曾经认为是“垃圾RNA”的非编码RNA在生命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样,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疾病状态下,非编码R...

lncRNA可在癌症诊断与预后中作为生物标志物

2016-01-13

  癌症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性的威胁人类健康与安全的头号杀手。2012年就有超过1200万人被确认为新的癌症患者,超过800万人因癌症而死亡[1]。为了增加对癌症发病机理的研究,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案对遗传学,表观遗传学以及转录变化进行了大规模研究[2,3]。然而,尽管很多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