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45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cience子刊】消化道区域性特别化免疫反应探索——基于口腔黏膜引流淋巴结模式下的微生物摄取

2022-06-20

相关背景 胃肠道是人体免疫的一道重要防线,它帮助人体对抗外来微生物(包括诸多潜在病原体)的侵袭。目前,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在下消化道(胃、小肠、大肠、直肠)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根据肠道局部微环境(local microenvironment)的不同,肠道的适应性免疫反应具有区域性特别化(regional specialization)的特点。口腔作为上...

【Cell子刊】“破坏性作用”的血细胞竟对肠道健康至关重要!

2022-06-20

莫纳什大学的一项合作发现,嗜酸性粒细胞(一种通常与哮喘和过敏相关的白细胞)在维持健康的肠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来自莫纳什临床医学院的Nicola Harris教授与卡尔加里大学的Kathy McCoy教授和来自瑞士的科学家合作,得出了这一令人惊讶的发现。他们的论文“Small intestinal resident eosinophils maintain gut homeost...

【Science】一种新发现的信使物质能够促进心脏修复过程!

2022-06-20

心脏病发作时,心肌不再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部分心肌组织坏死并生成疤痕。这会导致严重的心脏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与肝脏不同,成年人的心脏很难再生,但是它能够启动修复过程。由于心脏的修复过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还不得而知,因此,目前还没有专门促进愈合的药物。 最近,由汉诺威医学院(MHH)心脏病和血管学系的Molecular and Translational Cardiology主任—...

【Science子刊】延长女性的生殖寿命有了新思路!

2022-06-20

雌性被赋予有限数量的卵母细胞,这些卵母细胞在卵巢内成熟,并在排卵时定期释放,以实现潜在的受孕。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由于卵巢功能的下降,意味着她们的生育能力下降。随着全球生育年龄和肥胖率的增加,了解支撑这种病理学的分子缺陷至关重要。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罗宾逊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 Advance》发表了题为 “Female reproductiv...

【Cell子刊】发现脑损伤后的修复机制——神经元和神经胶质协同驱动神经再生!

2022-06-18

中风和创伤性脑损伤最具破坏力的一点是:失去的神经元永远不能被替代。这意味着,根据损伤的部位,患者可能会遭受关键的运动或认知功能的长期损害,如语言和记忆。 但大脑确实能够产生新的神经元。它拥有一些特殊的细胞,叫做神经干细胞,这些细胞部分会在组织受损时被激活。可不幸的是,虽然许多细胞开始再生过程,但只有一小部分干细胞被完全激活。因此,新生成的神经元数量稀少,而损伤后存活下来的并能够在损伤部位重...

【Molecular Cell】徐华强联合国际团队在理解血清素受体方面取得突破

2022-06-18

最新研究揭示了A类GPCR选择性偶联G蛋白的分子机制,填补了5-HT家族受体结构分析的最后空白。这些对血清素受体的系统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血清素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由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偏头痛可能与血清素有关,因此这项研究也可能有助于治疗这些疾病。 2022年6月16日,来自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徐华强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张岩教授团队以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David E. G...

【Science子刊】深度学习模型助力发现癌症中新的基因突变!

2022-06-17

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一种机器学习模型已经帮助科学家发现了目前基因组测序无法检测到的数百种癌症基因突变。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n9215 该研究的资深作者是Duane and Susan Burnham分子医学教授Feng Yue博士。Yue说:...

【Cell子刊】变异捕获(VarC)映射——不单单应用于囊性纤维化

2022-06-17

近日,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在cell子刊《Structure》发表了题为“Triangulating variation in the population to define mechanisms for precision management of genetic disease”的研究文章。研究指出只需要从疾病患者那里收集少数基因序列,确定每个相应变异蛋白的结构如何与其功能相关联...

【CANCER IMMUNOL RES】T细胞耗尽而“停止工作”怎么办?药物新组合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免疫,帮助破坏癌细胞!

2022-06-16

“由于多种因素,黑色素瘤患者很难实现长期有效的治疗,其中之一包括T细胞耗竭。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的,因为癌症患者接受增强T细胞介导免疫的药物治疗,”宾夕法尼亚医学院药理学、病理学、皮肤病学和外科学教授Gavin Robertson说。“如果T细胞介导的免疫不再起作用,换用一种激活自然杀伤细胞介导免疫的方法可能是一个重大进步。” Robertson解释说,实体肿瘤中缺乏自然杀伤...

【Science子刊】小小纳米颗粒功不可没,打通实体肿瘤治疗通道

2022-06-15

该研究论文题为“Delivery of an ectonucleotidase inhibitor with ROS-responsive nanoparticles overcomes adenosine-mediated cancer immunosuppression”,由来自威克森林大学医学院肿瘤生物学的Xin Ming博士及其团队于6月8日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

【Science子刊】守门员Nf2/Merlin蛋白——调节血管再生,加筑抗癌防线

2022-06-14

活泼好动的血管内皮尖端细胞——芽生性血管再生的关键人物 芽生性血管再生(Sprouting angiogenesis)是血管再生的方法之一,指新生的毛细血管在原有的血管基础上出芽,分头呈线性生长。该生长过程包含了关键的一个步骤叫作“tip-stalk specification”——即血管内皮尖端细胞(tip endothelial cells或Tip EC)与血管内皮茎细胞...

【Cell子刊】最新发现!肠道细菌代谢物,竟然导致认知能力下降!

2022-06-10

路易斯维尔大学布朗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研究小组发现,肠道中细菌产生的一种代谢物会促进神经细胞死亡,导致小鼠认知能力下降。该发现发表于《Cell Host & Microbe》上的论文“Gut bacterial isoamylamine promotes age-related cognitive dysfunction by promoting microglial cell death”中,...

【Science子刊】肠道微生物组作为“健康指南针”——新模型以80%的确定性预测慢性肝病

2022-06-10

人体微生物组可以提供关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风险的信息。这是由莱布尼茨天然产物和感染生物学研究所-Hans Knöll研究所领导的国际团队发现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模型,可以根据肠道中的微生物组成来预测可能的病程。该研究“Risk assessment with gut microbiome and metabolite markers in NAFLD development”...

【Science子刊】科学家利用新的测绘技术,和癌症更好地周旋

2022-06-09

根据范安德尔研究所(Van Andel Institute)近期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 》上的一项研究“Concordance of hydrogen peroxide–induced 8-oxo-guanine patterns with two cancer mutation signatures of upper GI tract tumors“过氧化氢诱导的8-氧鸟...

【Science子刊】解开癌症抑制剂的基因组复杂性,为药物开发提供新的路径!

2022-06-07

根据西北医学(Northwestern Medicine)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项研究“A MYC inhibitor selectively alters the MYC and MAX cistromes and modulates the epigenomic landscape to regulate target gene expression”,发现一种...

【Cancer Discovery】降解关键的癌细胞表面蛋白,激发对肿瘤的免疫攻击!

2022-06-06

Lo和共同作者5月31日在《Cancer Discovery》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Enhancing PD-L1 Degradation by ITCH during MAPK Inhibitor Therapy Suppresses Acquired Resistance”。 https://aacrjournals.org/cancerdiscovery...

【Science子刊】新方法有望使患者自身的抗体消除其肿瘤!

2022-06-04

这项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新研究“Rapid, site-specific labeling of “off-the-shelf” and native serum autoantibodies with T cell–redirecting domains”是由生物工程教授、Center for Targeted Therapeutics and Translati...

Science: 微生物单细胞、高通量、菌株分辨率,我全都要!

2022-06-04

特别提醒:墨卓生物微生物高通量单细胞基因组学技术——Microbe-seq合作正在全球征集,扫描文末二维码,即可申请。名额有限,大家冲! 近期,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微生物群落研究方法学上取得重要突破,发明了微生物高通量单细胞基因组学技术—Microbe-seq。相关成果以研究长文(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于6月3日在Science上以High-th...

【Science子刊】创新策略可视化脑部炎症!

2022-05-30

来自UMH-CSIC(西班牙阿利坎特)神经科学研究所的Silvia de Santis博士和Santiago Canals博士的研究使首次使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视化脑部炎症,并获得非常详细的信息。这种详细的炎症“X射线”用常规MRI无法获得,但需要数据采集序列和特殊的数学模型。一旦该方法被开发出来,研究人员就能够量化参与大脑炎症过程的不同细胞群形态的改变。 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创...

【Science】新合成抗生素有助于“攻击”耐药病原体!

2022-05-29

根据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Bioinformatic prospecting and synthesis of a bifunctional lipopeptide antibiotic that evades resistance”,这种名为cilagicin的化合物在小鼠体内效果很好,并采用一种新机制来攻击MRSA、C. diff和其他几种致命病原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