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00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Science:人类基因编辑取得共识

2015-12-04

  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和中国科学院联合主持的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探讨了用新方法(比如CRISPR)改变人类DNA的前景和风险,尤其是引起巨大争议的卵子、精子和胚胎基因组编辑。   胚胎或生殖细胞的基因工程改造,会给个体及其后代带来永久性的基因改变,被许多人视为洪水猛兽。但这样的技术能阻止遗传学疾病的传递,造福许多被病痛折磨的患者。而且完全禁止这样的研究似乎并不现实。 ...

Nature子刊:生活方式如何影响甲基化

2015-12-02

  法国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近日分析了中部非洲人群的血液甲基化模式,揭示了因环境和生活方式改变而引起的表观遗传变化。这项成果于11月30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研究人员以中部非洲热带雨林地区的数百名个体对研究对象,对他们的血液样本进行了表观基因组的芯片分析。这些个体要么是狩猎者,要么是农耕者,其中一...

Nature:揭秘CRISPR基因组编辑的7个事实

2015-12-02

  12月1-3日,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中国科学院与英国皇家学院将在美国的华盛顿联合举办一次峰会。作为这一大型国际会议的主题,人类基因组编辑的伦理学再度被放到聚光灯下。赶在这次峰会召开前,Nature网站撰写了一篇“Genome editing: 7 facts about a revolutionary technology”的文章,为我们揭示...

Nature子刊惊人发现:越胖的人越难减肥?原来基因在使坏

2015-11-26

  肥胖不仅影响形象还有害健康,但减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算节食和运动双管齐下,体重也不见得能减轻多少。科学家们最近更传来了一个坏消息,你越胖抑制脂肪燃烧的蛋白就越多。   我们体内的大多数脂肪细胞负责储存过剩的能量,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将其释放出来。但也有一些脂肪细胞(棕色脂肪细胞)主要在产热过程中起作用,生成热量维持我们的体温。剑桥大...

Nature子刊发布新癌细胞培养体系

2015-11-25

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卷纸形式的新癌细胞培养平台,可以更好的模拟肿瘤三维环境。这项成果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杂志上,有望加速抗癌药物的研发,帮助人们理解癌细胞的行为。 在传统培养皿中研究癌细胞有不少缺陷。这些细胞原本生长在肿瘤三维环境中,而培养皿只能提供二维环境。与肿瘤表面靠近血管的细胞相比,肿瘤中央的细胞更难获取氧和营养物质。这种微小的位置差异实际上对细胞行...

Nature子刊惊人发现:抑癌的snoRNA分子

2015-11-24

根据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所说,一对原以为只是充当细胞管家的RNA分子,在超过四分之一的常见人类癌症中缺失。肿瘤中丧失这些RNA分子的乳腺癌患者相比于其他的乳腺癌患者生存率要低。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RNA分子直接结合并抑制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癌症相关蛋白KRAS。在缺失这些分子的情况下,KRAS会过度活化,向细胞持续发送信号促进细胞分裂。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皮肤病学系...

Nature子刊:准确预测寿命的新工具

2015-11-24

最近,韩国基础科学院(IBS)植物衰老研究中心的一组研究人员,在普林斯顿大学Coleen Murphy教授的带领下,不是专注于绘制生命的长度,而是发明了一种工具,用来准确预测寿命,以及评估目前的健康状况,他们还发现了延长“健康寿命”(有机体处于其最佳健康的时间)的调控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Nature Communications》。 随着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很...

Nature:乳腺癌研究的4大热点问题

2015-11-23

2015年11月18日Nature在线发表专家观点,系统性阐述目前乳腺癌治疗和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新的问题,展望未来乳腺癌研究的可能的进展。   1、哪种类型的乳腺癌需要治疗?   问题的重要性:治疗乳腺癌可以造成乳腺癌患者形体改变、花费大量金钱,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鉴别切实对患者生存造成威胁的乳腺癌的类型可以...

Nature:中国大胆的CRISPR研究引发国际担忧

2015-11-20

中国的科学界正在大胆地推进遗传重组动物的相关研究工作。尽管一些科学家表示担心会出现伦理学问题,在中国新的狗、山羊、猴和猪品种正在快速地被制造出来。11月18日,Nature网站以“China's bold push into genetically customized animals”为题对当前中国的CRISPR基因编辑研究工作状况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 中国并...

Nature:回顾人类基因组计划的25年

2015-11-19

25年前,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了,时至今日,它所提供的经验仍旧指引着由它开启的,以团队协作为基础的科学研究。 1989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前,纽约冷泉港实验室举行的的班伯里会议。弗朗西斯·柯林斯与詹姆斯·沃森位于前排。 25年前,新落成的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即现在的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ational Human Genome...

Nature医学颠覆性文章:杜氏肌营养不良其实是干细胞病

2015-11-17

渥太华大学和渥太华医院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杜氏肌营养不良(DMD)能够直接影响肌肉干细胞。这项研究发表在十一月十六日的Nature Medicine杂志上,颠覆了人们长期以来对这种疾病的理解,为实现更有效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近二十年来,我们一直以为这些患者的肌无力主要是因为肌纤维出了问题。但我们这项研究显示,患者肌肉干细胞的功能本身就存在问题,”文章的资深作者Dr. M...

Nature介绍中国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成果

2015-11-16

最新一期(11月11日)Nature杂志发布了Nature Index 2015 Collaborations(2015《自然》合作指数),介绍了2015年国际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情况,并根据期刊评估指数进行了排名,其中科研机构中,排名第一的是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其次是德国马普学会和中科院系统。  “China's diaspora brings it home...

Nature,Science揭示CRISPR“跳过”机制

2015-11-13

作为新一代基因组编辑技术先锋,CRISPR炙手可热,这种最初被微生物学家用以了解细菌免疫力的技术方法在过去的5年里,研究人员已经转而将CRISPR/Cas9发展为生物学研究的有力工具。近期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霍德华休斯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破解了关键酶Cas9识别全基因组中靶标的重要机制,这将有助于更有效的完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

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基因组编辑新成果

2015-11-10

南加州大学和Sangamo公司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文章,描述了对造血干/祖细胞(HSPC)进行基因组编辑的更有效方法。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南加州大学的Colin M. Exline博士和Sangamo BioSciences公司的Jianbin Wang博士。 “使用造血干/祖细胞的基因疗法在治疗血液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比如HIV)中...

Nature遗传学:突变时钟决定衰老与癌症

2015-11-10

人体每个细胞都含有一个拷贝的基因组。人们普遍认为,人的一生在不断累积基因组突变。有些突变生成是爆发式的,这些突变往往是外部因素引起的,比如日光浴和抽烟。但也有一些突变过程是细胞内置的,以恒定的速度持续产生突变,就像不停运转的时钟。Nature Genetics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首次在人类细胞中揭示了这种时钟般的突变过程。文章指出,这种突变的生成与人类衰老和癌症有很大的关联...

Nature子刊:对抗癌症,试试三维细胞培养技术

2015-11-09

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主要致死病因之一,而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已成为各国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学术期刊《Nature Medicine》近日刊登论文,介绍使用三维细胞培养技术从胰腺癌症病人组织中扩增和培养原代癌细胞类器官的新成果。该项技术使得研究者有望直接使用病人的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快速而经济的个体化的药物测试。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Senthil Muthuswamy...

刘奎教授Nature Medicine质疑:干细胞可治疗不孕症?

2015-11-05

有些人声称,通过干细胞疗法可以治疗女性不孕症。然而来自瑞典哥德堡大学和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却在发表于《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对能否利用干细胞来生成新的卵细胞提出了质疑。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都希望干细胞能够生成可用于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新卵细胞。 近年来干细胞和不孕症之间的研究不断升温,有大量的媒体对此表示非常感兴趣,还偶有...

安诺优达NIPT研究成果亮相Nature子刊

2015-11-05

由安诺优达自主开发的一项有效降低NIPT(无创产前DNA检测)假阳性率的优化分析方法于2015年11月4日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IF=5.578)上在线发表。 通过6615例大规模临床样本的验证,这项被称作FCAD Workflow的分析方法在降低假阳性率方面的表现得到了充分印证,显示出了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浙江大学Nature子刊:H7N9病毒感染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2015-11-04

2013年春,一种新的病毒H7N9在中国拉响了警钟。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种,以前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感染人的情况,可能起源于H9N2,早期研究发现H7N9病人有高热和肺部感染症状,且抗生素不起作用,一些危急病人伴随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等症状。目前H7N9病毒感染和抗生素、益生菌治疗对病人肠道...

Nature佐证百年癌症“种子土壤”学说

2015-10-29

  了解肿瘤转移至一种特定器官而不去到其他器官处的原因是肿瘤学的首要目标之一,也是最古老的目标之一。126年前,英国医生Stephen Paget阐述了他的“种子与土壤理论”,主张转移需要肿瘤细胞传播即“种子”,和受纳器官理想的环境即“肥沃的土壤”。然而,自那时以后在阐析引导癌症转移至特异器官的机制方面一直未取得极大的进展。   近来,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