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疟药物——青蒿素,在肿瘤治疗中也有效?
2015年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以创制新型抗疟药物——青蒿素及其首个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而赢得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殊荣,这是中国医学界尤其是中医学界的重大历史性突破。同时,也证实了青蒿素重要的医疗价值。良好的临床疗效吸引了人们对其药用价值进行深入研究,继而揭示了青蒿素抗肿瘤的分子机制。 在抗疟原虫中,青蒿素的过氧结构已被证明为其抗...
梁晗:从癌症基因组中寻找性别差异
如果有一种软件能告诉你今后患上癌症的可能性是多少,而其中判断的因素之一就是你的性别是男还是女,你会相信吗?可能大部分人都会摇头:怎么可能性别影响如此之大。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性别在癌症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抑癌基因p53助纣为虐来致癌
最近,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科学家们“当场捕获”了一个致癌突变。这项新的研究发现,存在于在几种人类癌症(包括白血病、神经胶质瘤和黑色素瘤)中的一个基因突变,能够促进侵略性肿瘤的生长。
基因编辑从实验室到临床的突破,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CRISPR在生物医疗领域抛头露面至今不过数年,就已经凭借着它在基因编辑中的灵巧身手名利双收:有人称它“基因魔剪”,有人称它“上帝之手”;更重要的是它对资本的巨大吸引力,加速了这把小剪刀的临床转化。
如何更准确、更高效地研究肿瘤免疫?—— 浅谈多
肿瘤免疫疗法近年来备受关注,有些热门靶向肿瘤免疫监控点的临床研究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PD-L1一夜之间风靡全球,目前临床上PD-L1阻断治疗效果预测指标仍在深入研究中。 图1. 肿瘤微环境概览图 一个成型的肿瘤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像是一个坏家庭,它不仅有肿瘤细胞成员,还包括基质细胞,炎症细胞,脉管系统和细胞外基质,所有这些总和组成这个家,且被定义为...
自然杀伤细胞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近日,美国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潜在的方法,可以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杀灭癌细胞的能力。文章中研究人员在小鼠机体中发现了一种耐受性机制,该机制可以抑制机体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能力,同时研究者还发现了一种可以克服该机制的潜在方法。(该项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NK细胞...
基因!让有的人“注定”显老
为什么有人看上去长得很“着急”,有人却能长久保持童颜?最新研究发现,从基因层面,有的人就“注定”比同龄人要更显老。
NEJM突破性成果,测序改变智障孩子的一生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BC儿童医院的科学家们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精确诊断了一些智力障碍背后的遗传疾病,发现了与已知疾病有关的新基因、新体征和新症状。这一突破性成果五月二十五日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上,首次展示全基因组测序能够改变智力障碍儿童的一生。
长期用手机到底致癌吗?
美国一项动物研究日前公布初步结论:动物实验显示,长期高强度使用手机可能导致至少两种癌症的发病风险轻微上升。与此同时,多名专家在论文附录的同行评审意见中认为,实验设计存在漏洞,并对结论提出质疑。
恶性肿瘤是如何转移的?
2016年初,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首次能够在转移癌模型小鼠体内直接观察到,当侵润性癌细胞向肺部迁移时,它们如何建立据点。
NEJM突破性成果,测序改变智障孩子的一生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BC儿童医院的科学家们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精确诊断了一些智力障碍背后的遗传疾病,发现了与已知疾病有关的新基因、新体征和新症状。这一突破性成果五月二十五日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上,首次展示全基因组测序能够改变智力障碍儿童的一生。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