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出炉 “早死”现象
我国心血管病仍呈上升态势,年轻群体的冠心病治疗形势不容乐观,过早死亡情况严重。5月10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以下简称年报)正式出炉。
Nature:最大规模遗传研究寻找“高学历”基
由253名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完成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项遗传研究,鉴别出了与个体接受正规教育的年数相关的74个遗传变异。这项研究发布在5月11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令人震撼的癌细胞特写照,发现和分析癌细胞方式将
据每日邮报报道,通用电气公司旗下全球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正在研发一种新技术,可以让研究人员看到癌细胞的惊人细节。
Nature:吃货福音,肥胖可以早知道
由肯塔基大学的研究人员领导,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揭示出了肥胖形成的一个新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其有可能成为肥胖预防及治疗的一个靶点。
PNAS:癌细胞如何逃避免疫系统?
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识别并成功对抗癌细胞,从而随着它们的发展消除它们。然而,有时候这个过程会发生故障,从而形成肿瘤,现在,我们知道了其中的原因。
中国科学家首次证实寨卡病毒感染直接导致小头畸形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5年中以来,寨卡病毒感染在南美洲暴发并在全球范围内播散蔓延。本月初,根据巴西卫生部的公告,自去年10月份寨卡病毒爆发以来,直到今年4月30日,巴西共确诊1271名婴儿因寨卡病毒而患上小头症,另有57名婴儿因此死亡。我国也已经发现多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人。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郭军:不能彻底否定免疫疗
郭军是著名的黑色素瘤专家。他在攻读博士学位时,曾经师从我国免疫学领军人物曹雪涛院士做了三年的免疫学基础研究。郭军说,实际上免疫治疗是癌症的五大治疗手段之一。
装修污染:儿童白血病的甲醛疑云
“为什么新装修的房子这么毒?”说这话的4岁女童小云(化名)的父母,一个不停地抹泪,一个不停地叹气。
Immunity:出卖癌细胞的“告密者”
关于癌细胞的传统观念是,它们是伪装大师,对于免疫系统是不可见的。然而,偶尔,免疫系统会留意到癌细胞的存在,马上行动起来攻击它。
Science:益生菌无法让人人受益
通过研究克罗恩病遗传风险因子与肠道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某些患者中这一疾病新的潜在病因,这一信息或许可促进益生菌疗法和个体化治疗的发展。
健康人补充益生菌其实是无用功?
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适量补充益生菌对健康有帮助,益生菌产品因此受到了广泛的欢迎。然而Genome Medicine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现在还没有充分证据证明益生菌对健康人的肠道菌群有作用。
重要问题:肥胖会传染吗?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的平衡很重要。如果细菌破坏了宿主体内的微生物环境,这些疾病就会显现出来。肠道菌群失调会引起复杂的症状和疾病,包括肥胖、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症、过敏。
三十年的跟踪研究证明:手机不致癌
关于使用手机会导致脑瘤脑癌之类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多年,专家们一直希望有一个长期研究能消除恐惧终结手机致癌的话题。上周发表在《Cancer Epidemiology》上的新研究调查了30年的证据来说明使用手机和脑癌之间的关系。
肠道菌如何控制脑部炎症?
最近,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BWH)带领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生活在肠道中的细菌,可能远程影响大脑中参与控制炎症和神经退行性变的细胞活动。
盘点:体外诊断试剂(IVD)七大违规情况
体外诊断试剂(IVD)涉及诊断、治疗方案选择、疗效评价等疾病诊治的全过程,需求量大,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又一项“饿死”癌细胞的研究
最近,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一道至关重要的补给线,癌细胞用其来获取营养物质,这一发现可能带来新的治疗方法,阻止肿瘤的生长。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
长寿基因可维持造血干细胞功能
记者8日从杭州师范大学教授鞠振宇团队获悉,该团队发现长寿基因Sirt6在造血干细胞稳态维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延缓干细胞衰老和防治骨髓衰竭性疾病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骨髓衰竭性疾病治疗的靶点。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