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大牛:生殖细胞CRISPR不应禁止
CRISPR技术风暴正在席卷全球。这种简单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能够轻松地编辑任何物种的DNA,不过它曾被用来改变人体胚胎的DNA,引发安全性的担忧。近日,多位科学家和伦理学家齐聚华盛顿,讨论基因组编辑技术的这些问题。
Nature:揭秘CRISPR基因组编辑的7个
12月1-3日,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中国科学院与英国皇家学院将在美国的华盛顿联合举办一次峰会。作为这一大型国际会议的主题,人类基因组编辑的伦理学再度被放到聚光灯下。
人体必需核心基因图谱出炉 为定位个体基因作用奠
加拿大科学家通过逐个关闭18000个基因(占人类基因组的90%)发现,超过1500个核心基因是人类必需的。这一发现为达成生物医学研究的长期目标——精确定位基因组中每一个基因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浙粤科学家研发新型艾滋病疫苗
在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前夕,浙江大学唐睿康研究团队、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凌团队、军事医学科学院秦成峰团队合作研发了一种能逃避体内预存抗体的增强型疫苗,为包括HIV疫苗在内的疫苗优化与改造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
肿瘤标志物检测助力肺癌临床诊疗
全球每年约有160万新发肺癌病例,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超过其他高发癌症死亡人数之和,肺癌也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占比19.59%和24.87%,每4例恶性肿瘤死亡者中就有1例是肺癌患者。
PNAS惊人发现:癌细胞可反向生成癌症干细胞
所有的癌细胞都可以形成另一个肿瘤,还是只有挑选出来的癌症干细胞可以生成新癌细胞?一项新研究发现答案为两者皆是。
PNAS:细胞水平上的伟大母爱
南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在压力环境下母亲的可用能量(脂肪)会通过一种生物学机制直接输送到生殖系统,为后代牺牲母亲自己的健康。这项研究发表在十一月三十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纳米孔测序搞定超级难搞的基因
Brenton Graveley是在2014年4月收到他的第一台MinION测序仪的。他所在的康涅狄格大学实验室是首批获得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测序仪的客户。尽管准确性不稳定,通量也不高,但Graveley和他的同事决定立刻就试试。
科学家开发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新方法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国外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治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新型疗法,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目前最常见且致死性最高的一种原发性脑部肿瘤。
【盘点】肠道菌群和人类疾病关联性研究进展
人体中最多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基因还是细胞呢?NO,NO,是机体的微生物!它们的数量与人体细胞的比例达到10∶1。仅在我们人体肠道中,就含有超过100万亿个细菌,这些细菌有助于人体消化食物,产生维生素以预防食物中细菌所诱发的疾病。
【盘点】2015年癌症诊断领域研究突破性进展
一直以来,癌症的诊断研究领域都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新型的癌症检测技术不断涌现,比如癌症液体活检技术,microRNA检测工具、成像追踪技术等,本文中小编就盘点了2015年癌症诊断领域的研究亮点。
【盘点】无创产前筛查(NIPT)发展的这些年
无创产前筛查技术(NIPT)就可以通过检测胎儿染色体是否正常来帮助进行更加安全、准确的孕妇产前筛查。本文中小编盘点了近几年NIPT技术的进展情况。
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大比武
2013年,权威技术期刊《Nature Methods》将年度技术授予了单细胞测序。正如社论中所说,每个细胞都是独一无二的--它占据了独特的空间位置,它的复制基因组中携带了独特的错误。然而,过去以细胞群体为对象的研究只获得了平均值,而忽略了异质性。
【盘点】2015年CNS三大杂志HIV领域突破
2015年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为“合力抗艾,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2015年HIV研究进展综述
12月1日,就是世界艾滋病日。尽管艾滋病已经从一种令人谈艾色变的烈性传染病,变成了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但是,人类至今为止,依然没有办法彻底治愈艾滋病。但是,人类对于艾滋病的研究,永远也不会停止。那么,就由小编带大家来回顾一下一年来,艾滋病领域的相关进展。
Plos One:PDX模型可帮助开发妇科肿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有纤维结缔组织作为支撑。该病为高达50%的绝经前女性的日常生活带来困扰。
血浆Hsp90α:寻找肺癌的“帮手”
癌症中晚期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不高。但要做到“早发现”又并不容易。2013年,一项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热议。有一种试剂盒可以快速高效地监测肺癌的病情与治疗效果,已成为肿瘤监测领域的“耀眼新星”。
2015高血压研究大事件TOP10
有研究表明,几乎每种疾病的诞生都自身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当然高血压也不例外。15年的高血压领域也取得了不少突破性进展,更有一些大事情发生。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