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亮院士Science子刊:开发先进肿瘤检测
来自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可以采用定量受激拉曼散射(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SRS)显微镜来检测人类脑肿瘤浸润。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10月14日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Nature子刊:睡眠不足对干细胞影响很大
斯坦福医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睡眠不足对干细胞功能有严重影响。如果骨髓移植供体缺乏睡眠,移植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细胞“翻脸”成肿瘤 免疫细胞演变“肿瘤杀手”
现代医学证明,癌症是由正常细胞“叛变”成癌细胞而产生的。正常人每天都会产生2000b3000个癌细胞,我们没有得癌症就是因为我们有着完备的免疫系统。
肿瘤标志物与癌症有多大关联?
在体检报告中,最让人心惊肉跳的便是肿瘤标记物指标。简单几个数值的变化,甚至被人当成癌症审判书,叫人焦虑不已、寝食难安。然而,肿瘤标志物的数值真的能一语中的吗?
进行乳腺癌基因检测有什么意义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因此又被称为“红颜杀手”。统计数据表明,乳腺癌每年造成45.8万人死亡,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PNAS:致死性前列腺癌细胞或具有干细胞样特性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处的科学家通过研究表明,引发致死性前列腺癌的细胞或许同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组织特异性的干细胞共享了某些遗传特质。
基因编辑技术:生物黑客的“魔盒”
CRISPR以其简便和用途广泛为人称道,采用它科学家能更轻松地对基因序列进行特定的修改。然而,这把为基因编辑技术带来革命的“剪刀”,被业余生物爱好者拿在手里会发生什么事情?
高大上基因检测费降至数百元:馅饼还是陷阱
2013年,知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自曝接受预防性双侧乳房切除术让易感基因检测在普通人中名声大噪,随之涌入的是从几万元直接降价到几百元的基因测序产品,这种产品靠谱吗?
2015 EMN指南: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性并发症
2015年10月,欧洲骨髓瘤网络(EMN)发布了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性并发症的管理指南。
【干货】高通量测序与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世界第三大癌症,每年患病人数达一百二十万。针对晚期结直肠癌病人的用药主要为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活化的单克隆抗体,包括帕尼单抗和西妥昔单抗。虽然近期研究表明针对上述抗体治疗产生的初次和二次抗性的分子机制可能在于KRAS基因和其他基因的改变,但是,针对抗体治疗的增敏机制以及抗体治疗抗性研究的其他可能机制却不甚清楚。
EASD2015:辣椒素贴剂改善痛性糖尿病周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外周神经功能障碍。其中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P)较为常见,其属于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目前 FDA 只批准了度洛西汀和普瑞巴林用于治疗 DPNP。
Nature:抗氧化剂不防癌,反促癌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儿童研究所(CRI)的一个科学家小组获得的一项发现表明,相比正常细胞,癌细胞从抗氧化剂中受益更多,由此对癌症患者服用膳食抗氧化剂提出了担忧。
基因检测就像扫雷 提前预知及早防病
“基因检测”这个看上去科技含量很高的字眼只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领域吗?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关系吗?在博奥颐和健康科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总裁王国青看来,每个人都离不开基因检测。
Science:科学家研发出新型艾滋病疫苗
Gallo研究组正在与Profectus BioSciences公司合作研发一类保护期长达15年的新型HIV疫苗,Profectus BioSciences公司是从IHV分离出来的一家生物科技公司。
HIV发现者称:治愈艾滋遥不可及,但终结艾滋流
Francoise Barre-Sinoussi,艾滋病病毒共同发现者、2008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在宣布退休的采访中上发表一段爆炸式言论,她表示“治愈艾滋病,是不可能的任务。”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