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过去了,初级保健医生该了解哪些内容?
今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5月29日-6月2日在芝加哥举办。大会发表的许多研究对初级保健医生(primary care physicians,PCPs)选择治疗癌症高风险人群、癌症患者、癌症治愈生存者的方案有重要的影响。Medscape邀请哈佛大学医学院群体医学副教授Larissa Nekhlyudov博士就这些研究结果进行评论。医脉通对其中一些部分进行编译报道。
Nature:终于找到你!肝脏干细胞来源揭秘
Nature杂志最新在线的一篇研究中,Howard Hughes医学研究所(HHMI)的科学家确定了能够分化为功能性肝细胞的干细胞。这项研究解开了关于肝脏不断新生的细胞到底从何而来的老谜团。研究的通讯作者,斯坦福大学HHMI研究员Roel Nusse博士说:“我们解决了一个很老的问题.我们发现,就如同其他需要补充丢失细胞的组织,肝脏干细胞也会增殖和产生成熟细胞,甚至在没有肝损伤或疾病的情况下。”
PNAS:不孕不育致病基因是哪些?
不孕不育症困扰着大约15%的夫妇,其中很多夫妇不孕不育是因为机体存在缺陷的基因所致,但至今隐藏在不孕不育下的遗传原因研究者并不清楚。近日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实验性策略在人类机体中鉴别出了引发不孕不育的基因突变,这些突变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其是人类机体中常见的遗传突变类型,每一个SNP都代表着单一DNA或核苷酸元件的差异。
Cell子刊揭示癌细胞特有致命弱点
为了能够发挥功能,细胞线粒体会利用名为线粒体丙酮酸载体(Mitochondrial pyruvate carrier, MPC)的蛋白来输入“燃料”。为了确定MPC在恶性细胞中是否仍然起作用,由瑞士日内瓦大学的Jean-Claude Martinou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生物传感器来测量它的实时活性。
Ucsc儿童癌症项目使用pan-cancer分
由加利福尼亚先进精准医疗协会资助的示范项目之一,正在试图寻找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和其他地方的生物信息学基础设施和研究人员开发的分析方法,帮助临床医生找到有效治疗儿童癌症患者的方法。
人类进化时在丢失基因?
虽然我们的祖先没有智能手机,没有WiFi,也没有某宝,但是他们的的确确比我们有着更多的基因。8月6日发表于《Science》杂志的一项研究表示,从两百万年前走出非洲到现在,从远古的智人到当今的我们,人类的DNA中丢失了约40,700,000对碱基对。
男女有别:调节免疫基因的方式不同
研究人员发现,男性和女性调节免疫系统基因的方式存在巨大差异——即什么时候激活基因开始工作、什么时候关闭基因停止运作,并且这种差异似乎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而非DNA。这个发现可以解释为何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加利福尼亚精准医疗协会计划资助240万美元用于
加州先进精准医疗协会,一个由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UC Health合作的项目,近日表示,该组织已经将240万美元资助给了两个由专家小组评选出来的项目,这两个项目分别涉及儿童癌症和传染病领域。
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发表自噬研究新成果
自噬,对于造血作用和防御白血病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必需的分子机制的基本原理,尚未得到充分的探讨。近期,苏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条件性小鼠模型,在造血级系(hematopoietic hierarchy)中产生策略性缺陷,发现如果自噬受损或有缺陷,干细胞和体细胞的恢复能力有所差异,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八月五日的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Cell子刊:探究“长命百岁”的奥秘
最近,有科学家已经破解了“为什么有些人超过100岁了还能身体健康而独立的生活”的奥秘。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衰老研究所和日本庆应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探讨了哪些生物和病理过程对于100岁以后的成功老化是最为重要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Cell子刊《EBioMedicine》。
弥补ChIP-seq缺陷的新工具
最近,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精确地标记“称为转录因子的调控蛋白,是在活细胞的细胞核中哪个部位与DNA相互作用”。这项新技术被称为SpDamID,发表在八月六日的《分子细胞》杂志(Molecular Cell),可让科学家回答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的、有关“组织发育和疾病”的基本问题。
Meta分析发现了五个恶性皮肤黑色素瘤易感基因
研究人员近日确定了五个恶性黑色素瘤易感基因位点,并且与这些易感基因相关的病例数已经达到了20。
Cell:微管结构助力抗癌药物开发
微管是直径仅有几纳米的微管蛋白的空心纤维,其可以形成活细胞的骨架并且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日,刊登在Cell上的一篇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联合研究,将冷冻电镜技术同特殊的成像分析方法进行结合,成功地从原子视野对微管进行了观察,这对于理解微管在末端结合蛋白中的功能提供了一定帮助,而末端结合蛋白则可以调节微管的动态不稳定性。
上半年中国医械行业收入1080.92亿!
据中商情报网8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实现累计营业收入1080.92 亿元,累计利润总额92.44 亿元,累计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别为12.05%和4.71%。(虽然该数据可能为样本数据,但是也反应了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一些具体情况)。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