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医生建议定期体检不能落
“我接诊的最年轻肺癌患者是一位29岁的女孩,结婚刚一个月”,29日,“生命接力-肺癌患者援助项目”专家、中国肿瘤内科化疗专委会委员蔡晓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了对癌症发病呈年轻化趋势的担忧,她建议一年一次的常规体检年轻人不要落下。
揭示人类特有基因起源新机制
北京大学科研人员近日发现43例人特有的蛋白编码基因,并提出了新功能蛋白的长非编码核糖核酸起源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
【突破】化学家发明新基因字母:扩展生命的自然语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直以来,科学家都认为DNA使用一个优雅的双螺旋结构存储者我们的遗传代码,但是,有些科学家认为这种结构的价值被高估了。
自闭症儿童能诠释肢体语言
眼睛或许是心灵的窗户,但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身体是更好的交流工具。在阅读肢体语言所包含的情绪上,他们能和没有患上自闭症的儿童做的一样好。
Nature Methods:只需100个细胞
最近Lu教授与爱荷华大学的Kai Tan合作,在Nature Methods杂志上发表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他们基于微流体装置开发了MOWChIP-Seq(microfluidic oscillatory washing based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技术,只需要100个细胞就能进行表观基因组分析。
抗炎性药物或可帮助抵御卵巢癌
卵巢癌并没有任何症状,当其被发现的时候,癌细胞往往已经扩散到了患者全身,卵巢癌患者中寿命可以维持5年的人数往往少于一半。
四川大学国际期刊发表CRISPR文章
最近,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陈崇研究员在国际学术期刊《Human Gene Therapy》发表一篇评论文章,讨论了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在靶定表观遗传因子用于癌症基因治疗的前景。
PlosBiology:低效力疫苗可能会导致“
美国NIH的科学家以及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联合课题组2015年7月27在《Plos Biology》发文称,效果很弱的疫苗能够增强高致病性病毒的传播。人类与不同的病毒抗争了很多年。从以前的巫医到草药,再到现代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医药的进步挽救了太多人的生命。
PNAS:发现对抗MERS冠状病毒的抗体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MERS中和抗体,该发现可能会对MERS病毒感染者的治疗有帮助。他们的文章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该研究小组描述了他们进行的研究结果以及为什么他们认为他们所发现的可能会对这种致命的疾病能够预防和治疗。
天生一对:CRISPR/Cas9与AAV
腺相关病毒载体(AAV)因免疫原性低而常常用于基因的体内导入。不过,化脓链球菌(spCas9)和嵌合sgRNA(总共~4.2 kb)要包装到AAV载体中还蛮有挑战性的,因为AAV只能容纳~4.5 kb。尽管这种方法已被证明是可行的,但留给其他调控元件的位置也不多了。
清华汪小我等人开发CRISPR sgRNA设计
七月二十三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汪小我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Lei S Qi博士带领的研究小组,在国际权威杂志《Bioinformatics》发表一项最新研究。随着越来越多使用CRISPR/Cas9进行基因编辑和调控的实验数据,该研究小组根据这些已发表的研究总结的一套sgRNA设计规则,开发出了一种综合性的计算工具。他们报道了一种全基因组sgRNA设计工具,并提供了一个在线网站,用于预测高效而特异的sgRNA。
第三军医大学Nature Immunology
围绕TFH细胞的分化命运如何被决定这个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人员采用急性感染小鼠动物模型,运用流式细胞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他们发现在急性病毒感染情形,转录因子TCF-1决定了TFH细胞分化的命运。
Nature关注:研究HIV的犀利武器
科学家们在上周召开的国际AIDS研讨会上展示了一种高性能的新探针,可以更好的找出HIV的藏身地。“这是一个很棒的新技术,能够实现前所未有的HIV成像,”美国国家过敏症与传染病研究所的免疫学家Richard Koup评论道。
陈策实Oncogene发表乳腺癌研究新发现
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治转移是乳腺癌研究的关键。而在乳腺癌中,基底型ER/PR/HER2三阴性乳腺癌恶性程度最高,具有较高的侵袭性,术后复发转移风险高,疾病进展快,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药物治疗靶标,是乳腺癌治疗的瓶颈和研究的热点。
科学家可能发现,造成人不同于猩猩的大脑区域
神经科学家已经确定了大脑的一个区域,该区域可能赋予了人类包括语言在内的独特能力。该区域可能点亮了人类,从而使人类从猴子中脱颖而出,这个区域可以面对并且处理不同类型的抽象信息。
厦门大学长江学者权威期刊发布癌症研究新成果
来自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RHOBTB3通过促进羟基化并推动了HIFα蛋白酶体降解,并抑制了Warburg效应。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28日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
惊人发现:长端粒是祸不是福?
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们分析了端粒长度与五种常见癌症之间的关系,发现长端粒与肺腺癌风险有关,与其他几种癌症没有明显关联。这项大规模遗传学研究发表在七月二十九日的Human Molecular Genetics杂志上。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