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遗传学和莫菲特合作解决化疗副作用
癌症遗传学(Cancer Genetics)刚刚宣布,它已经与来自佛罗里达州坦帕的莫菲特(Moffitt)癌症中心合作进行研究,该合作旨在观察遗传变异对患者响应化疗和其它癌症相关治疗的影响。
便携式DNA测序仪用在埃博拉病毒基因组上
四月份,Joshua Quick在行李箱里装了三台基因测序仪,登上去几内亚的飞机。这个事实非常惊人:大多数的测序机器作为商业客机货舱内的托运行李在旅行中太重、易损。接下来发生的事更让人印象深刻。Quick使用这些被称为 MinIONs的测序仪从14例患者身上读取埃博拉病毒基因组,在样品收集后的短短48小时内得出结果,这一共用了他12天时间。
十年磨一剑,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特别报道·破茧
上海,更是始终跟踪着国际上肿瘤治疗的最前沿技术——从正式确定要发展质子重离子这一代表当前放疗国际先进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尖端技术,到引进设备、建成医院、开展临床试验治疗,前后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中国自主研发药物支架在荷兰成功完成首例手术
由中国自主研发并拥有完整全球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冠脉药物洗脱支架,在荷兰成功完成首例手术。
陆劲松教授:BRCA突变与预防性乳房切除等热点
2015年4月10――12日,备受瞩目的“第八届CSCO乳腺癌高峰论坛暨2015北京乳腺癌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在会场上,医脉通有幸邀请到了上海仁济医院的陆劲松教授,就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卵巢功能抑制问题,及预防性手术切除热点问题发表见解。
基因疗法走向临床:十六载沉浮,遇绝境而重生
16年前,基因疗法遭遇了一系列悲剧性挫折,使得科学家开始对其进行严格的重新评估;16年后,基因疗法已经做好准备,即将进入临床。
欧洲发明奖提名:发明宫颈癌疫苗的中国专家周健
21日,中国专家周健被欧洲发明奖提名,他和澳大利亚专家伊恩・弗雷泽发明的宫颈癌疫苗,挽救了无数人生命。
健康产业新趋势:基因检测开启预防肿瘤新篇章
2015年第五届全国彩丝带先进志愿者表彰大会暨乳腺癌防治“千百万工程”启动大会于4月15日在北京振国肿瘤医院举行。
基因疗法难以持久 几年内会失效
被寄予厚望的基因疗法可能无法像人们预想的那样彻底解决问题。顶级医学期刊发布的两项临床试验表明,旨在恢复视力的基因疗法会在几年内失效。
中国科学家改变人类胚胎基因 能“设计”婴儿?
法媒称,一些中国科学家使用异常胚胎修改人类胚胎基因,但这一“里程碑”式的技术在美国科学家引起争议和担忧。其本身的不稳定性更强化了对这种研究是否已突破了人类伦理底线的担心。
研究发现大脑思考会加快肿瘤细胞生长
今日科学家发现了某些显得有点恐怖事情:人类大脑思想的单纯行为能够导致部分恶性脑肿瘤传播生长的更快,而且这种现象在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上表现更加明显。
英国10万基因组计划下的真实案例
10万人基因组计划通过收集英国10万人的基因组测序信息来帮助科学家、医生更好的了解罕见病和癌症。该项目旨在使英国成为基因检测领域的领头羊。
移动医疗飞速发展 谁来考虑老人感受?
移动改变医疗,几乎所有人都在高喊用信息手段让传统医疗的就医感受变好,但年轻人们在欢呼的同时,是我们否考虑到了新工具的使用对不同年龄群体带来的不公平问题,医疗+移动之后的患者持续管理问题?
关于“精确医学”的纷纷扰扰 你需要知道这些
2015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国会做国情咨文报告时表示:我希望这个消灭了天花、绘制出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国家可以引领一个新时代 一个在恰当时机提出正确治疗方法的时代。今晚,我将发起一项精确医学倡议,让我们向治愈癌症与糖尿病等疾病更靠近一步,使每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