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南医大刘星吟教授团队揭示肠道微
此前研究表明,某些乳杆菌属细菌可在小鼠模型中发挥改善结直肠癌的作用,但其潜在的抗肿瘤免疫机制仍待阐释。
最新高分综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表:肠道菌群在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阐明了人类微生物群在癌症发展和治疗反应中的复杂作用。更重要的是,现有证据似乎表明,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以提高抗癌药物的疗效可能是可行的。然而,存在错综复杂的复杂性,深入了解人类微生物群如何与癌症相互作用对于实现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全部潜力至关重要。
【Science子刊】再添神药!浙江省肿瘤医院
导读:三阴性乳腺癌(TNBC)仍然是最致命的乳腺癌形式,迫切需要有效的靶向治疗来改善不良预后。本研究报告了一种合理设计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用于治疗晚期和难治性TNBC。
消除70%—100%肿瘤!麻省理工研发双功能抗
干扰素基因刺激剂(STING)信号传导是癌症免疫治疗中一个有希望的靶标,许多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与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相结合。现有的基于STING的疗法主要集中在激活CD8 T细胞或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上,而CD4 T细胞在STING信号传导中的作用尚未在体内得到广泛研究。
准确率达98%!上海交通大学吴玲玲团队揭示胰腺
细胞外囊泡是由细胞分泌的两层囊泡。它们在细胞间成分交换、信号转导和病理发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肿瘤源性ev (TDEVs)被发现与肿瘤微环境和肿瘤发展有关。TDEVs可设计为一种具有高靶向性和高渗透性的天然药物载体。
最新!重庆医科大学发现肝细胞癌进展新机制 揭示
导读:破译代谢重编程和表观遗传调控之间的串扰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癌症治疗策略。本研究发现糖代谢酶PCK1通过丝氨酸合成途径促进s -腺苷甲硫氨酸(SAM)的生成。甲基转移酶SUV39H1催化SAM作为甲基供体支持H3K9me3修饰,从而抑制癌基因S100A11。这些发现揭示了关键代谢物SAM作为连接糖代谢酶PCK1和H3K9三甲基化的桥梁在减缓肝细胞癌(HCC)进展中的有效性,从而提示了针对HCC的潜在治疗策略。
【Cell Metabolism】清华,北大等
目前,科学家已经开发了许多用于癌症治疗的免疫疗法,包括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和工程细胞疗法。然而,主要由于肿瘤微环境的抑制作用,这些免疫疗法往往免疫功能低下,而且所涉及的分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
重磅!麻省、斯坦福等提供癌症治疗新方案,避免二
虽然乳房肿瘤切除术和乳房切除术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同等的生存率,但乳房肿瘤切除术后的局部复发会增加乳腺癌死亡率。肿块切除切缘阳性(意味着肿瘤切除不完全)是局部复发的最强预测指标,可在手术后数天发现,因此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
【Cell子刊】胖子无法通过运动减肥!多国科学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统计,全球有近20亿人超重或肥胖,从1975到2016年,全球肥胖率翻了近3倍,每年因超重或肥胖导致的死亡高达280万。
浙江大学发表“以毒攻癌”最新研究!揭示新型“毒
溶瘤病毒疗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癌症治疗新工具,但总体持久的抗肿瘤反应仍然有限。因此,迫切需要新的策略来改善乳腺癌(BC)患者的治疗。
“减肥神药”可抗癌!最新研究证实这种“神药”还
肥胖症患者(PWO)携带功能缺陷的自然杀伤(NK)细胞,从而导致产生细胞因子和杀死靶细胞的能力下降,这是由缺陷的细胞代谢所支撑的。外周NK细胞活性的变化可能导致PWO的多病症,其中包括癌症风险增加。因此,研究人员研究了长效GLP-1类似物的治疗是否可以恢复PWO中的NK细胞功能,这是一种有效的肥胖治疗方法。
【Cancer Cell】中山大学邓艳红团队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56万,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约29万人因结直肠癌而死亡,是第5大癌症死因。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
“减肥神药”可抗癌!最新研究证实这种“神药”还
肥胖症患者(PWO)携带功能缺陷的自然杀伤(NK)细胞,从而导致产生细胞因子和杀死靶细胞的能力下降,这是由缺陷的细胞代谢所支撑的。外周NK细胞活性的变化可能导致PWO的多病症,其中包括癌症风险增加。因此,研究人员研究了长效GLP-1类似物的治疗是否可以恢复PWO中的NK细胞功能,这是一种有效的肥胖治疗方法。
点赞!中国科学院合作郑州大学共同发现肺癌用药耐
导读:RNA5-甲基胞嘧啶(m5C)修饰在各种肿瘤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RNA-m5C修饰在肿瘤耐药性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Nature子刊】最新!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在
癌症免疫疗法已经彻底改变了治疗方法,但作为单药疗法,其成功程度有限。研究人员使用单细胞和基于成像的空间分析来阐明异质性基底细胞癌肿瘤上皮周围的三个微环境邻域。
年龄越小影响越少!美国医学院揭示结直肠癌治疗新
导读:结直肠癌是第四大最常见和第二致命的癌症。结直肠癌如何发展的尚不清楚,但由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报告说,即使DNA本身没有改变,沉默基因p16也可以在动物模型中推动结直肠癌的进展。
麻省理工和哈佛“强强联合”再发文!最新研究技术
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只能捕获驱动人类癌症的一小部分遗传病变。目前的CRISPR-Cas9模型可以扩大这一部分,但受到它们依赖于容易出错的DNA修复的限制。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研究:具核梭杆菌促进巨噬细胞
具核梭杆菌是口腔中的常见共生菌,在口腔生物膜中起整合作用,可通过多种黏附素桥接生物膜中的不同微生物,它也可作为致病菌,引起口咽部和口腔外的多种感染性疾病,具核梭杆菌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富集,可影响CRC进展中的多个阶段:促进癌细胞增殖、肿瘤免疫逃逸、复发和化疗耐药性等。具核梭杆菌可作为潜在的标志物用于CRC诊断和预后评估,也是治疗CRC的潜在靶点。
重磅!抗癌疫苗有望治愈“癌症之王”!《Natu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肿瘤领域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据柳叶刀杂志记载,胰腺癌确诊后的五年生存率约10%,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Nature子刊】重磅!中国医科大学研究团队
导读: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高度异质性和临床侵袭性疾病,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 。常规化疗仍然是治疗的标准。可是对常规治疗的响应较短,经常发生内脏和脑转移扩散。寻找一种有效的靶向治疗TNBC,特别是可以逃避辅助治疗的癌细胞,仍然是一个迫切但尚未满足的医学需求。
栏目推荐
【Nature子刊 |
【Science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