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53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曹义海教授PNAS揭示癌症转移新机制

1970-01-01

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Karolinska)研究院、同济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证实,VEGF-B通过一种独立于VEGF-A的机制促进了癌症转移,可以作为癌症患者不良预后的一个标记物。这些研究结果发布在5月19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微生物和肿瘤、细胞生物学系的曹义海(Yihai Cao)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

上海九院范先群教授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970-01-01

201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5月18日上午举行,表彰为上海科技创新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上海九院院长范先群教授领衔完成的“眼眶外科修复材料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项目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项目通过研发适应眼眶特殊微环境的修复材料,开展眼眶外科内镜导航手术系统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攻克目前眼眶疾病治疗中存在的瓶颈问...

《超越双螺旋》:查尔斯•戴维•阿利斯教授做客清华海外名师讲堂

1970-01-01

   5月18日下午,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查尔斯•戴维•阿利斯教授(Charles David Allis)做客清华海外名师讲堂,以《超越双螺旋》为题,向500余位校内外听众生动地展现了表观遗传学的魅力。报告会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李海涛教授主持。 阿利斯教授首先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切入,明确了表观遗传学概念。人类基因组含有30亿个碱基对,...

曹义海教授PNAS揭示癌症转移新机制

1970-01-01

   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Karolinska)研究院、同济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证实,VEGF-B通过一种独立于VEGF-A的机制促进了癌症转移,可以作为癌症患者不良预后的一个标记物。这些研究结果发布在5月19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微生物和肿瘤、细胞生物学系的曹义海(Yihai Cao)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曹教授是血管...

哈佛大学教授因数据问题撤销《细胞》论文

1970-01-01

   据Retraction Watch网站消息,由于论文结果无法重复,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Richard Losick教授撤销了一篇《细胞》(Cell)论文。 该论文主要研究某物质可以降解生物膜。《细胞》发布通告称,由于其他科学家发表的论文结论与Richard Losick的相冲突,Richard Losick...

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Cell子刊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1970-01-01

   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高度敏感的NAD+/NADH检测探针,可基于细胞代谢对抗癌药物进行高通量筛查。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布在5月5日的《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杨弋(Yi Yang)。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为利用合成生物技术控制与监测细胞内分子过程;蛋白质...

陆劲松教授:BRCA突变与预防性乳房切除等热点问题解析

1970-01-01

2015年4月10——12日,备受瞩目的“第八届CSCO乳腺癌高峰论坛暨2015北京乳腺癌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在会场上,医脉通有幸邀请到了上海仁济医院的陆劲松教授,就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卵巢功能抑制问题,及预防性手术切除热点问题发表见解。访谈详情如下: 近期,安吉丽娜?朱莉预防性切除卵巢、输卵管引发争议,此前她曾预防性切除双乳,您认为家族性乳腺癌高危人群是否需要切除乳腺预...

如此讲解大脑结构,医学女教授也是拼了!

2015-04-28

在上课时,南希老师拿出自己大脑的一张图片说道,大脑不同颜色的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不过在讲解图片时,南希老师觉得自己的头发有点碍事,于是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她忽然拿出一把剪刀剪掉齐肩头发,再拿出剃刀,大刀阔斧,南希转眼就成了个光头。 最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女教授成了网络红人。在课堂上,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儿,剃光了一头秀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有视频有真相! 这名女教...

赖仁胜教授解读朱莉切卵巢:精准医疗,给力预防癌症!

2015-03-30

  导读:安吉丽娜·朱莉2年前检查出带有BRCA1基因缺陷,毅然决然接受预防性乳腺切除。2周前她得知罹患初期癌症,在医生建议下,她又进行了摘除卵巢及输卵管手术。此事件一经报道,立刻引起全球医界广泛关注。转化医学网特邀赖仁胜教授对此事件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知识就是力量”   朱莉日记--选择适合自己的治...

张隆基教授带你探索解密CAR-T治疗

2015-03-13

  感谢张教授接受我们这次的专访,我们知道最近这一两年对CAR-T的研究特别的热,患者们也特别关注这块的一些新的进展,我们这次专访想请您来讲解一下关于CAR-T在白血病以及和淋巴瘤方面的一些应用的一个情况。   Q1:CAR-T的原理是什么?   Z(张隆基教授):CAR-T它是基因修改T细胞的治疗方案,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免疫细胞治疗方案。它的机理是...

《转》访娄晋宁:新型人源化生物人工肝的医学转化之路

2015-03-11

  《转》访栏目介绍:《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我国每年约有几十万人死于肝功能衰竭,而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达四万人。由于肝功能衰竭往往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患者多在发病后的...

人大教授强烈呼吁:伤医辱医入罪,公职人员参与伤医辱医一律开除公职

2015-03-08

  一、伤医辱医:中国特色的新常态?   近年来,恶性伤医辱医事件在我国时有发生,以至于其新闻效应已呈现审丑疲劳——如果不是在伤医辱医手法、后果或当事人身份上玩出些新花样,一般的伤医辱医事件不仅上不了媒体头条,甚至连尾条都上不去——正规媒体根本连报都懒得报。   要说近年来媒体曝光的伤医辱医的手法和后果,用花样翻新、令人发指来...

浙大致歉澄清陆盈盈成博导:是特聘研究员(图)

2015-02-27

陆盈盈简历 致歉声明。 原标题:浙大致歉澄清陆盈盈成博导:是特聘研究员(图) 近日,27岁女生陆盈盈成浙大教授、博导一事备受媒体关注,而26日上午9点49分,浙江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官网发布《致歉》,声明陆盈盈的职务是特聘研究员,并非教授、博导,全文如下:“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陆盈盈博士被浙江大学聘为特聘研究...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教你一分钟读懂基因检测的是与非

2015-02-10

  最近不少人问我,是否应该进行DNA测序。他们还问我:“你做过DNA测序吗?”作为一名研究患者基于何种原因进行基因测序的医生,遇到这样的问题不足为奇,有时我自己也想知道。   12年前,科学家首次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当时的成本约为10亿美元。此后,基因测序的成本直线下滑,如今已降至约5000美元,且很快会跌至1000美元以下,使得这样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常见。与之前的检测手段能...

复旦大学李继喜教授成为国内首位《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受邀作者

2015-02-05

  近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继喜教授受邀在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免疫学年评》,5年影响因子46.174)上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Biology of Innate Immunity”的综述论文(http://www.annualreviews.org/doi/abs/10.1146/annurev-immunol-03...

卢煜明教授PNAS揭示肝癌新发现

2015-02-05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发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患者血浆中存在异常伸长和缩短的DNA分子。这项研究发布在了2月2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Y. M. ...

《转》访郜恒骏教授:生物样本库是转化医学的关键源头及核心环节

2015-02-03

  《转》访栏目介绍:《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转化医学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生物医药研发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倍受整个行业及政府的高度关注。转化医学的本质是研究成果真正走向临床、服务于患者,因此...

专访刘丽宏教授:转化医学和新药研究进展

2015-01-26

  2014朝阳国际医学大会于2014年12月20-21日在北京成功举行。会议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美中华医学会主办,本次会议以“加强合作,推动创新,促进医学发展”为主题,内容丰富,议题广泛,设置了覆盖多个学科的分论坛。   在12月21日上午的转化医学和新药研究论坛上,医脉通有幸采访到转化医学及新药研究分论坛主席——北京朝阳医院总药剂师、...

一位美国生物教授谈教授之路:艰辛!

2015-01-10

  在今年六月美国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协会会刊上,比尔 苏利文(Bill Sullivan,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教授)发表文章 Road To Professor,谈了他教授之路的辛苦,以及眼下美国科研界的弊病,此文在美国引起广泛反响。   读后感慨良深。这是一封虚拟的写给父母的信,陈述了当代科研工作者的抱负,奋斗,所受到的不公正,和为...

上海交大医学院教授王一飞:破跟风思维,练创新内功

2015-01-04

  谈起创新文化自信,我认为要反对两种倾向,一种倾向就是走极端,要么全盘复古,要么一切跟欧美接轨。这两个极端我认为当前都存在。以我熟悉的医学领域来讲,如果完全聚焦于《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不跟上现代医学的进展肯定会落伍;但是全盘否定中医,认为中医不是科学,要取缔它,这将会犯历史性的错误。   第二个要反对的倾向是许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