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9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ancer cell】华西医院陈崇/刘玉/魏强教授团队发现肿瘤耐药新机制
9月12日,发表在《Cancer Cell》上的一篇题为“Acquired semi-squamatization during chemotherapy suggests differentiation as a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bladder cancer”的研究论文,报道了科学家们发现的膀胱癌化疗耐药的一个新特征——半鳞状分化,进而提出靶向组织蛋白酶C...
【Cancer Cell】南医大沈洪兵、胡志斌团队揭示肺癌致病变异的遗传新机制
2022年9月15日,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团队和胡志斌团队合作在《Cancer Cell》杂志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是在中国人群中进行的迄今为止最大的非小细胞肺癌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并通过 SNP 阵列进行基因分型。这项成果不仅为未来基于阵列的关联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参考面板,而且描绘了 NSCLC 罕见致病变异的全貌。 https://www.cell.com/can...
【Science子刊】打破传统观念!北京大学罗冬根团队发现维持昼夜节律的新机制
9月2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冬根研究员团队在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An extra-clock ultradian brain oscillator sustains circadian timekeeping”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维持昼夜节律的新型电信号及其神经机制。原来,主时钟不是自给自足的,无法维持自由运行的行为节奏,而是需要来自时钟外超电位脑振荡...
【Biophysical Journal】秃头患者的福音——毛囊再生新机制!
单一化学物质是控制毛囊细胞何时分裂以及何时死亡的关键。这一发现不仅可以治疗秃头,而且最终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因为卵泡是干细胞的来源。该研究发布于《Biophysical Journal》。 https://www.cell.com/biophysj/fulltext/S0006-3495(22)00428-3 研究背景 01 人...
【Cell Death Dis.】西南大学崔红娟团队发现促进胃癌增殖新机制
近日,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研究院崔红娟教授团队在国际生物学期刊《Cell Death &Disease》上发表一篇研究论文,向我们揭示了RBR E3泛素连接酶ARIH2是如何通过泛素化降解p21来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机制。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9-022-04965-9 研究...
科学家发现唐氏综合征基因表达新机制 或将带来创新疗法
2月21日,据报道,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当代生物学》上的一项新研究指出,发现了一种与唐氏综合征途有关的基因表达新机制,这或将为新疗法带来了希望。 唐氏综合征又称21三体综合征,并具有一定遗传几率。在加拿大,大约每800名新生儿就有一名会受到影响。在这些个体中,许多基因表达同时出现异常,因此很难确定是哪些基因出现了问题。 &emsp...
间充质干细胞修复2型糖尿病人病态胰岛新机制
近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中心沈中阳教授团队的一项成果发表于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杂志上。该研究揭示间充质干细胞能够逆转2型糖尿病人胰岛的去分化,修复病态胰岛。这项研究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提供了全新且强有力的证据。 中国的糖尿病患者约有 1.14 亿,占全球 27%。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疾病...
于文强教授团队开发了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检测新方法,揭示肿瘤发生和转移新机制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生物医学研究院双聘教授于文强团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基因组 DNA 甲基化检测技术——导向定位测序(Guide Positioning Sequencing,GPS)。相比于 WGBS,GPS 具有覆盖率高(高达96%)、可覆盖GC-rich区域和重复序列区域。利用 GPS对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进行全基因甲基化测序...
抗癌新机制,破坏生物钟阻止癌症发展!|《Science》子刊
生物钟参与了生理的方方面面,对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物钟紊乱的人在行为、激素水平、睡眠质量、体温、以及代谢上都会出现异常。正是慢性昼夜节律紊乱会引起细胞的肿瘤样生长,可导致生物基因组不稳定,而后者是癌症的主要标志之一。 昼夜节律紊乱会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和整体代谢率的下降,一些代谢终产物不能及时清除,从而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时间...
Nature:重磅!揭示癌细胞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新机制---从远处释放携带PD-L1的外泌体
癌细胞并不仅仅是一群生长失去控制的细胞;为了自身的生存,它们积极地参与与免疫系统之间的斗争。能够逃避免疫系统检测是癌症的一种特征。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癌细胞释放生物“无人机”---在血液中循环的被称作外泌体(exosome)的小囊泡,这些小囊泡携带着PD-L1蛋白,这种蛋白导致T细胞在到达肿瘤并进行战斗之前精疲力竭---来协助这种斗争。尽管这项研究主要针对转...
Immunity:清华医学院董晨又双叒叕同期两篇论文,分别揭示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和银屑病发病新机制
2018年4月19日,最新一期的国际免疫学顶尖杂志Immunity同时刊发了清华大学医学院董晨课题组的两篇研究论文。有意思的是,这是董晨实验室过去15年中继2003、2008、2010 和2015年之后, 第五次在同期Immunity发表两篇无关联论文,这在国际免疫学界绝无仅有, 成为佳话。 2018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中国转化医学大会邀请函(欢迎点击...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迎来新曙光,华中科技大学等Nature子刊发文,揭示其发病新机制
iNature:2018年5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王建枝课题组与同济大学叶克强课题组等人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EBPβ regulates delta-secretase expression and mediates pathogenesis in mouse models of Alzheimer’s disease”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
《Cell》重磅!曹雪涛团队发现晚期癌症恶化的新机制
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将于2018年7月20日在陕西华阴(华山)举行,会议同期将举行转化成果交流会,现征集现场展示生物医学科研项目,经过函审挑选20个项目进入现场,免注册费,并邀请投资方进行评审,对接。现场评出前3名,每名奖励一定数额现金。有意报名参加者请联系微信7644488。有意参与投资的也请联系微信7644488。 目前认为,癌症是一种发生于...
神奇!肠道菌群调节血压新机制竟是从肾脏中“异常”感受器诞生......
维持血压的平衡是一个复杂的构成,它由多种不同的机制共同控制。在前面我们发现:高盐饮食、高血压和肠道菌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1篇Science、2篇Nature:肠道菌群一日3篇重磅研究,都说了啥? 而在最近,研究人员发现了肠道菌群和高血压之间还有这另外的联系:这种联系说出来你可能难以置信,因为这一次,这个联系是“嗅”出来的。 ...
睡睡觉就能抗癌?诺奖——生物钟揭开抗癌新机制!
在我们的身体内存在一个内部生物钟,也称为昼夜节律钟,它每天循环,并与太阳时间同步。今年的诺奖得主Jeffrey C. Hall等因为揭示了生物钟的工作原理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但是生物钟的作用却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目前的认识。 Angela Relógio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并在《PLOS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The In...
重磅!《Nature》揭开抑制白血病新机制!有望大大提高生存率!
11月27日,《Nature》上面刊登了一篇来自Wellcome Trust Sanger研究所的文章,这篇文章(Promoter-bound METTL3 maintains myeloid leukaemia by m6A-dependent translation control)揭示了在AML治疗中,一个崭新的途径:抑制METTL3基因表达! ...
第三军医大学揭示肿瘤免疫新机制
近日,第三军医大学研究团队在国际胃肠病学顶级期刊《Gut》上在线发表独立完成的原创性论著,揭示一种新的肿瘤免疫机制,为胃癌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有望在胃癌免疫个性化治疗上发挥重要作用。 在肿瘤免疫研究中,科学家并没有将注意力过多地关注到“中性粒细胞”上,实际临床治疗中更没有基于中性粒细胞的治疗方案——这些细胞不仅寿命短暂,“活不过”24小时,而且其从骨髓中流出,相对于肿瘤组织似乎只是“匆匆过...
伯豪客户《Cell stem cell》报道代谢调控新机制
ESC在体外可无限自我更新和分化为机体内任何种类的细胞,在器官再生和细胞替代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hESC维持自我更新及发育多能性的分子调控机制还有很多问题尚不清楚,妨碍了将其分化的细胞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因此,对人ESC如何维持其自身特性的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尤为重要。 研究思路 研究结果 1.全基因组范围转录因子siRNA文库...
《Scientific Reports》伯豪客户发现HCC转移新机制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肝内外转移是导致临床手术后病人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肝癌的化疗药物,寻找治疗HCC转移的有效靶点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重点。来自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周伟平教授,第二军医大学微生物教研室任浩教授,上海同仁医院马俐君教授的研究团队通过临床样本,细胞系功能实验的研究,发现TMED3的异常表达与肝细胞癌转移和病人生存率相关,且通过调控IL-11/S...
华东师大发现糖尿病人伤口难愈合新机制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赖玉平课题组揭示了糖尿病伤口难愈合的新机制,为糖尿病伤口愈合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和新方法。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糖尿病伤口不愈合(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会导致患者面临截肢危险。2012年,赖玉平课题组在《免疫学》杂志上发文,报导了胰再生源蛋白REG3A/RegIIIγ可通过诱导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促进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