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031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TTT】同济大学房健民等发现癌症干细胞的细胞膜标记物,靶向它具有治疗潜力!
2022年10月14日,同济大学房健民教授、秦环龙教授与高华教授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共同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TM4SF1 exhibits therapeutic potential via inhibition of cancer stem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实了跨膜4L6家族成员1 (trans...
宋尔卫院士领衔:国内首个乳腺肿瘤心理治疗联合门诊开诊
近日,国内首个乳腺肿瘤心理治疗联合门诊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落地开诊,首个门诊当日迎来五位患者。据悉,该门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领衔,是由乳腺肿瘤专家、心理专家、精神科专家共同组成。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教授吴畏表示,这些症状有些与治疗相关,有些可能与心理相关,因此我们这个门诊将对这部分患者进行鉴别。“如果是肿瘤相关的,...
【PNAS】清华陈默课题组:白血病关键转录复合物的组成机制及治疗新靶点
尽管多个证据表明LYL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生物学重要性,但LYL1如何与AE协同调控基因表达并不清楚。清华大学医学院陈默研究员课题组发现LYL1在AETFC的组装和转录激活功能实现中具有重要作用。该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https://www.pnas.org/doi...
量子生物学,从DNA层面解释治疗新冠病毒的新答案
所有生命系统都由微小的分子组成,而分子的性质由量子力学描述。那么,量子现象是否在生命过程中发挥作用?已有研究表明,量子相干性在光合作用中、量子隧穿效应在酶催化反应中,还有量子纠缠在迁徙候鸟对地球磁场的感知中都发挥着基本作用。 生物系统是动态的,不断与环境交换能量和物质,以保持与生命同义的非平衡状态。观测技术的发展使研究人员能够在越来越小的尺度上研究生物动力学。这些研...
【Cell子刊】北京大学朱卫国等团队发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潜在靶点
10月7日,北京大学朱卫国、杨洋与深圳大学田媛团队在Molecular Cell上共同发表了题为“Cytoplasmic SIRT6-mediated ACSL5 deacetylation imped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by facilitating hepatic fatty acid oxid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细胞质S...
【Cell Research】浙江大学黄河/王东睿团队首次证明同种异体CD7-CAR-T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有效性
2022年9月23日,浙江大学黄河团队、王东睿团队的研究论文发布于《Cell Research 》,该研究检测了RD13-01的临床前和临床评估结果。RD13-01经过基因修饰以抵抗自相残杀、GvHD 和同种异体排斥,并增强抗肿瘤功能。该研究还首次在患有 r/r CD7+ 恶性肿瘤的患者中进行了使用RD13-01的I期临床试验,证明了RD13-01同种异体CAR-T细胞对CD7+肿瘤表现出可...
【Nature子刊】中科院院士黄维联合安众福/陈洪敏教授团队研究发现磷光闪烁体有助治疗深层肿瘤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安众福所带领的团队与厦门大学教授陈洪敏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Organic phosphorescent nanoscintillator for low-dose X-ray-induced photodynamic therapy”,利用纯有机磷光闪烁体,实现了低X射线剂量下的高效光动力治疗。 ...
【Cell子刊】第四个基因!转基因猪为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治疗提供新视角
Olav Michael Andersen说:“通过跟踪猪随时间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细胞的最早变化。后来,这些变化导致大脑中不可逆转的改变,这恰恰是导致痴呆的原因。但现在我们可以在猪失去记忆,改变行为等之前跟踪它们,将会使测试可以在早期阶段用于预防SORL1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成为可能。该研究近期发表在科学杂志《 Cell Reports Medicine》上。 ...
【Nature子刊】研究人员确定了治疗胰腺癌的潜在基因标志物
梅奥诊所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一种基因标志物,该基因标记可能导致更有效,更精确的胰腺癌(PDAC)治疗。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Cancer》上,题为“METTL16 antagonizes MRE11-mediated DNA end resection and confers synthetic lethality to PARP inhibition in p...
【日程公布】2022第六届复发转移性恶性肿瘤的个体化精准治疗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免费报名! 学分领取 在限定时间内网络签到听课,保证听课时长,可领取国家继续教育I类学分5分或浦东新区II类学分2.5分。数量有限,根据登记信息,先到先得,领完即止 !学分信息登记表将于会议开始前10min于直播间挂出,敬请关注! 支持单位 阅读原文...
我国学者发现基因突变引起肝癌细胞代谢异常并提出靶向治疗方向
日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张宏冰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研究员郑亮团队合作揭示了肿瘤细胞代谢异常的作用和机制,为肝癌的精准治疗带来新希望。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肝脏是机体主要的代谢器官,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致癌突变会改变代谢,以满足不受抑制的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对营养和生长的更高需求。连环蛋白β1编码基因(CT...
【STTT】贾立军及李剑教授发现靶向衰老细胞治疗癌症的新策略
2022年9月9日,上海中医药大学贾立军和华东理工大学李剑共同通讯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设计并合成了多靶向抑制剂LIN的乙酰化β-半乳糖苷前药 Gal-LIN,并评估其与小分子抑制剂MLN组合的抗癌功效。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
IF=63!纳米孔测序技术为癌症检测治疗提供新思路
[1]过去的30年里,以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ONT)为代表的纳米孔测序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大放异彩,基于纳米孔的DNA测序技术已经服务于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基因组测序市场数年。近年来,纳米孔测序概念成功地扩展至读取蛋白质序列,或对以重要蛋白质为标志物的医学诊断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邀请到Oxford Nanopore ...
死亡风险降低42%!复旦大学叶定伟团队发布首个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中国方案
前列腺癌治疗困局亟需破解 01 前列腺癌是发病率非常高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高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约70%在初诊时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只有53.8%。近年来,随着新药研发以及相关临床研究的开展,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在治疗手段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雄激素剥夺疗法为基础的综合治疗,现已成为mCSPC的主要治疗手段以及...
张伯礼院士:原创中药新药淫羊藿素开启肝癌精准治疗序幕
肝癌——癌症之王 01 我国肝癌发病人数占世界一半。肝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死亡率居第二位。而且肝癌患者发病隐匿,多数人在确诊时已为中晚期。2020年我国肝癌新发病例41万,死亡病例39.1万。对这些中晚期患者,在很长的时间内可选的系统治疗方案和疗效非常有限,肝癌5年生存率仅有12.1%,比其他癌症低很多。因此,国内很多药企都在积极开发治疗肝癌的药品和寻...
【Circulation】陆军医大曾春雨团队等:产前暴露促发高血压跨代遗传,活性氧清除剂成为治疗策略
2022年8月25日,来自中科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等机构的研究者,在国际权威心血管疾病研究期刊Circulation(IF=40)在线发了表题为“Prenatal Lipopolysaccharides Exposure Induces Transgenerational Inheritance of Hyperten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母亲孕期受脂多糖(LPS)暴露感染,...
复旦大学邹欣/郝洁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胡晓勇团队基于单细胞算法scCODE构建精准肾透明细胞癌免疫治疗预测模型(AUC=93%)
2022年8月25日,复旦大学邹欣/郝洁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胡晓勇团队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 (IF=8.8) 在线发表了题为:“An immunotherapy response prediction model derived from proliferative CD4+ T cells and antigen-presenting monocytes in c...
【Nature】浙大医学院联合华师大:新一代CAR-T技术治疗取得重大突破
邦耀生物,华东师范大学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联合创建了一种二合一方法,通过CRISPR-Cas9生成非病毒,基因特异性靶向CAR-T细胞。该研究发布于《Nature》。这也是国内首个在《Nature》期刊发表的CAR-T研究成果。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140-y CA...
钇90微球技术: 肝癌治疗迎来新“武器”
传统疗法效果不佳 01 肝癌被称为是“沉默的杀手”,包括了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两大类。目前,我国肝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肝转移瘤以结直肠癌肝转移最为常见,约50%结直肠癌患者会发生肝转移,其中仅有10%—20%的患者可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无法手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 朱康顺介绍,传统肝癌的治疗方法包括了肿瘤血管化疗灌...
【Nature子刊】小细胞肺癌精准化治疗:基于cfDNA甲基化的亚型分类
针对上述问题,来自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建立了一套全基因组游离DNA(cell-free DNA, 即cfDNA)甲基化分析方案,实现了对SCLC的灵敏检测、癌症发生发展监测及分子亚型分层。该研究数据揭示了cfDNA甲基化分析作为普遍适用的液体活检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潜在效用。 与此同时,这种快速周转、基于血液的亚型分层方法(subtyping metho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