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03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转》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肝胆外科卢实春主任:肝胆肿瘤外科的治疗现状以及精准医学在肝胆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
现代外科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二级临床学科。二十世纪后半叶,肝胆外科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标志性进展,成为了亚专科发展的范式。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精准、微创理念的深入人心,各种组学、干细胞技术、数字信息化技术、再生医学的融合,渗透到肝胆外科,从而催生了二十一世纪精准医学时代的肝胆外科。尤其在肝胆肿瘤外科的临床探索中,医学工作者们发现,联合手术、放疗、免疫、靶向治疗,对提高...
为什么PD-1检测位点阻断治疗会有不同的反应?《Science》给出了答案!
具有错配修复缺陷(MMR-d)的肿瘤可出现多重序列改变并且可累积数千个基因突变。这种高突变负荷使肿瘤具有免疫原性并对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敏感。然而,尽管这些患者的肿瘤具有免疫原性,MMR缺陷肿瘤患者对现有免疫治疗的反应变化很大,大约一半的患者难以治疗。 约翰斯·霍普金...
同志们注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预防艾滋病传播
艾滋病以潜伏时间长、感染后难以察觉、传染范围广及死亡率极高成为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流行病之一,其肆意传播使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随着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的增加,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已成为世界重大课题之一。众所周知,性传播是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而其中男同性恋者特殊的性行为方式,使得他们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相比异性恋者更高。 ...
Cell | 中风治疗新篇章-抑制细胞铁死亡
研究发现神经元通过诱导硒蛋白(包括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对铁死亡相关刺激做出反应。硒(Se)可在铁死亡过程中增强GPX4和其它基因的转录,通过共激活转录因子TFAP2c和Sp1来保护神经元,在中风的营养和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铁死亡(ferroptosis)是2012年Dixon发现的一种的铁依赖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
【银丰咖秀厅】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陈军主任 | 癌症的免疫治疗的独到之处
2017年,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上,多份关于免疫疗法的数据报告展现了免疫治疗在攻克肿瘤上所取得的优异成绩。目前,许多业内资深人士相信免疫疗法是攻克癌症的关键,并会从根本上改变肿瘤临床治疗的方式。银丰咖秀厅有幸邀请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陈军主任,为我们分享他在免疫疗法上的一些见解。 银丰咖秀厅:与其他疗法相比,免疫治疗有什么独到之处? ...
【银丰咖秀厅】访山东省立医院王彩霞主任 | 癌症精准治疗的基础是检测先行
癌症的精准治疗一直是医界努力的方向,随着医学发展,随着基因检测技术进展,以及更多学术研究与实证医学佐证,部分癌症致病的驱动基因已被破解,并开发出相对应的治疗药物,即便癌症要完全治愈还有困难,但藉由延长存活率,患者有希望等到更多新药开发,带来曙光。 银丰咖秀厅:王主任,您好,感谢您的宝贵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对于EGFR突变患者,肺癌如果出现转移,如脑...
【银丰咖秀厅】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王秀问主任 | 肺癌的靶向治疗目前的现状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城乡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将会持续上升。肺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增幅最大的癌症之一,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将稳居癌症死亡原因之首位。因此肺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将成为我国肿瘤控制的重点之一。为此,银丰咖秀厅邀请到王秀问主任,为我们解答肺癌治疗的相关问题,以下是访谈内容。 银丰咖秀厅:王主任您好!...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共同体,III期NSCLC患者迎来免疫治疗新契机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重磅发布,“塑造健康湾区”成为国家建设蓝图中的战略部署,如何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有利契机,实现大湾区医药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共同体,成为当下热议话题。 对此,在近日于香港举办“免疫治疗应用于第三期非小细胞肺癌”为主题的大湾区学术交流会议上,来自香港天下仁心医疗集团主席廖家杰教授以及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乔贵宾教授...
Nature | 降压药竟可治疗帕金森?
作者:Paris 编辑: 帕金森病是由英国内科医生James Parkinson发现的。1817年,他在《震颤麻痹》(An Essay on the Shaking Palsy)一书中首先描述了帕金森病人的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行动迟缓、肌肉强直和姿态步履障碍等。为了表彰James Pa...
盘点|胃癌治疗新进展
编辑:Carrie 因胃癌而死的人到处都有,但中国尤其多。 中国是胃癌大国,每年新发胃癌68万,死亡50万人,死亡人数是世界第一,几乎每一分钟都有人因胃癌死亡。早期胃癌发现率很低,多达90%以上的胃癌患者发现即晚期。 但是,胃癌也不是不治之症,随着靶向治疗...
肺癌治疗新发现!microRNA可作为逆转和预防肺癌耐药性的潜在靶点!
近日,来自以色列医学癌症中心的研究团队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种特殊突变基因的小片段——调节基因表达的非编码基因材料——微小RNA介导了肺癌靶向药物治疗的耐药性。这表明,microRNA可以作为逆转和预防肺癌耐药性的潜在靶点。这是继极光激酶后肺癌靶向治疗的又一大突破。相关论文发表在《nature》子刊《Nature Metabolism》上。 ...
从斑马鱼身上竟然获得治疗帕金森的方法!这科研设计脑洞令人佩服!
与哺乳动物相比,成年斑马鱼会使大脑中的神经元再生,但这种能力的程度和变异性尚不清楚。来自Edinburgh大学脑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的Thomas Becker及其研究团队探寻了各种多巴胺能神经元群体的丧失是否足以触发神经元的功能性再生。 抑制免疫应答会使神经再生减弱至对照水平。促进免疫反应增强ERG增殖,但不增加Th +神经元。因此,成...
《Cell》:PD-1靶点的境外战场-肿瘤外泌体与免疫治疗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成为一种革命性癌症免疫治疗方法,然而该疗法只对10-30%患者有效果。为了探索背后的机理,来自旧金山加州大学Robert Blelloch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颠覆当前癌症免疫治疗理论的答案,并发表在2019年4月4日Cell上。 Robert Blelloch认为免疫细胞在淋巴系统已经受到来自肿瘤...
Nature 子刊:基因组学揭秘高危白血病治疗新方案
在过去十年间,关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诊断治疗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许多与其相关的关键标志物被鉴定出来,然而包括急性红白血病(AEL)在内的几种AML亚型的相关研究依旧进展迟缓。近日,来自美国圣犹达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组分析,为AEL的诊断与靶向治疗带来了新机遇。 AEL是一种高风险的白血病亚型,主要表现为红白两系细胞的恶性增生,多发于成人且生...
《Nature》:针对前列腺癌的PROTACs已进入临床试验!或将开启蛋白靶向降解治疗癌症新篇章!
自PROTAC策略问世以来可谓备受关注,而在近日,Arvinas公司宣布,将于今年年中启动关于PROTAC策略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试验,该试验将持续约9个月。 不仅如此,Arvinas公司还声称有体内证据表明PROTAC可降低小鼠大脑中的tau蛋白,将其tau蛋白质降解剂直接注入小鼠海马体后,将tau水平降低了50%。如此看来,PROTAC策略(蛋白质降解而不是抑制)可以作为未来阿尔茨海默病和...
《Nature》子刊:癌症治疗差异性竟与线粒体数量相关
同一基因组的癌细胞为何对同一疗法产生不同的治疗疗效呢?目前已知很多原因会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最近,来自西奈山和IBM的研究人员通过对TNF相关细胞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诱导和使用一个新的统计方法,证明可变线粒体丰度与细胞存活和细胞死亡反应相关。 在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定量数据分析和建模,将这种效应归因于线粒体表面促凋亡蛋白Bax / Bak的可变...
五位科学家聚首,讨论真实世界数据的来源及其对癌症治疗的作用
近日,《自然》子刊采访了肿瘤治疗领域来自不同国家的五位科学家,就“真实世界数据”的收集与作用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几位科学家对真实世界数据在肿瘤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以说英雄所见略同,但也发表了各自不同的见解。 --专家介绍-- Carin Uyl-de Groot: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伊拉斯谟卫生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 ...
肿瘤治疗新动向:Sheba联合Lonza优化细胞疗法
Cocoon平台被设计成一排排悬挂着的豆荚状生物反应器 位于以色列Tel Hashomer的Sheba医疗中心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医疗中心,近几年,其一直致力于为世界各国肿瘤患者提供医疗救治服务,也在癌症治疗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仅今年,Sheba就研发出了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新药SIXAC,如果顺利的话,不久将进入人类临床试验。 Lonza...
《Cancer Research》:绝处逢生!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终获突破,新靶点被发现!
尽管结直肠癌的诊断方面可谓如日中天,但其在免疫治疗方面却仍然停滞不前。昨日,南卡罗来纳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打破了目前结直肠患者免疫治疗的僵局,他们发现了针对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的新靶点--GARP,破坏GAR调节细胞上的细胞表面受体GARP可降低免疫耐受性,减少结肠癌的发展,并在临床前模型中抑制Treg细胞向肠道的迁移。他们的研究结果以“GARP Dampens Cancer Immunity ...
贺福初团队发现乳腺癌细胞干性促进机制,开启肿瘤治疗新篇章!
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乳腺癌是女性癌症发病和死亡的最大元凶,发病人数占癌症近1/4,死亡占比也达到了15.0%。随着对乳腺癌发生、发展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乳腺癌干细胞(BCSC)日益受到重视。有研究指出,巨噬细胞是构建BCSC生态位的重要助力,然而具体机制却始终扑朔迷离。近日,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旁分泌的跨膜蛋白LSECtin能增强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