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03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贺福初/樊嘉院士团队通过蛋白质组学发现早期肝癌新治疗靶点
肝癌其实在组织类型上可以区分为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肝母细胞癌等等,但肝细胞癌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的90%左右。由于肝癌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且肝脏代偿功能十分强大,同时其预后极差、死亡率极高,导致肿瘤医生谈之色变。因此,目前基因组学的发展日趋成熟,全基因组测序甚至已经普及到个体身上,但基因组学仅能够从基因层面分析和认识疾病的起源以及探索相应的治疗方案。由于蛋白质的体内...
2019中德液体活检及精准治疗双边论坛盛大开幕
今日,2019中德液体活检及精准治疗双边论坛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上专家们分享了最新的液体活检前沿进展,全面、准确反映了当今肿瘤液体活检领域的新动态、新观念。 今日,2019中德液体活检及精准治疗双边论坛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中德两国数十位相关液体活检领域专家莅临现场并做演讲报告,数百名业内人士齐聚上海,共同探讨液体活检...
15亿美元!AbbVie与Voyager合力开发帕金森病基因治疗新方法!
AbbVie与Voyager Therapeutics联合表示将启动一项15亿美元的基因治疗项目,此项目将专注于治疗帕金森以及其他同样由于α-突触核蛋白的异常累积导致的疾病两家公司表示:他们将计划开发一项或多项治疗方法提供给Voyager的载体化抗体平台,也将作为穿越血脑屏障传递抗体的方法。 "我们特有的科学平台可以帮助我们开发出独特的AAV基因疗法,旨在敲出致...
华人学者携手David Liu课题组!首次用腺嘌呤碱基编辑器成功治疗酪氨酸代谢病!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由于其便捷、可编程的特点,自问世以来获得了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科学家可以利用CRISPR-Cas系统在基因组的特定位点对DNA序列进行编辑。为了弥补这一缺陷,Broad 研究所华人学者David Liu实验室在CRISPR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出了碱基编辑器,从而实现了直接将一个碱基或碱基对转换成另一个碱基或碱基对(例如将A-T转换成G-C...
Science子刊:白血病药物联合PD-1抑制剂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作者:Paris 导 读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抗体是极具代表性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癌症免疫治疗史中更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然而,PD-1抑制剂在未经选择的实体瘤患者中,有效率只有10%至30%,而起初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的患者,随着药物的长期使用也可...
NEJM:剑指乳腺癌最难治疗亚型!科学家发明新型智能靶向药物!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侵袭性疾病,相对于其他乳腺癌,在年轻女性和非裔美国女性中更为常见。三阴性乳腺癌不表达雌激素受体,孕酮受体或HER2。因此,从先前的应用上看,目前的治疗仅包括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化学疗法而其并不能使用靶向疗法,例如激素疗法或赫赛汀。简而言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相当于我们要摧毁的敌人“基地”,靶向药物相当于我们使用的导弹,但是由于哥伦比亚大学Vagel...
世界首例:日本批准使用iPS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试验
北京时间2月18日消息,在日本,每年大约有5000人遭受脊髓损伤,而患有某种脊髓相关损伤的人数估计超过10万人。对此,日本厚生省批准世界首例使用iPS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试验,使得这项研究有望于造福这些患者。 据报道,日本厚生省(卫生部)当地时间2月18日,批准了世界上通过人造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病人的首例临床试验。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向日本厚生省提出了这项...
精准医疗推进,FDA批准首个协同作用胰岛素泵,可构建糖尿病个性化治疗系统!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批准上市,该胰岛素泵可用于给儿童或成人糖尿病患者进行皮下胰岛素注射。 可以与其它治疗仪器设备共同作用构造糖尿病治疗系统,这将允许患者根据其自身对不同仪器的需求或喜好选择不同的设备组成不同的系统“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患者需要密切监测以及精心定制的治疗方法。我们从患者社区获悉,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定制一套属于自...
液体活检助力,无创快速反应癌症治疗进展!
(DOI:10.1158 / 0008-5472.CAN-18-1082,) 使用血液液体活检在治疗期间通过测量循环肿瘤DNA(ctDNA)来准确地跟踪肺癌治疗的效果“临床治疗上,我们需要实时且无创地检测肿瘤对靶向和免疫检查点封锁治疗的反应,” ,“而在我们的研究中,使用血液样本进行的测试将帮助医生更快更准确地评估治疗反应,同时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 28...
免疫治疗时代,放疗人的喜与忧
2018年8月,第一个抗PD-1药物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一个月以后,第二个抗PD-1药物紧随其后。 2018年9月,世界肺癌大会报道了PACIFIC研究的更新结果,抗PD-L1药物在局部晚期不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以后作为巩固治疗,不仅显著拉长了疾病控制时间达三倍,还大大提高了总生存率。对于近10年里“怎么折腾都没折腾出个一二”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这可是个非常令人鼓舞...
2018鼻咽癌年终盘点 | 免疫治疗初露锋芒
回首2018年,鼻咽癌治疗在多方面均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主要包括基因分子标签的提出、对第八版分期预后的再探讨、综合治疗中化疗方案的优化以及免疫治疗等。其中,以PD-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最为引人注目,其在复发转移鼻咽癌的治疗中初露锋芒,或将成为新一年发展的大势。 马骏教授 基因分子标签有望指导临床治疗 TNM临床分期是...
【日程公布】2019中德肿瘤液体活检及精准治疗双边论坛邀您参加!
大会主题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液体活检凭借其便捷、无创、克服肿瘤异质性、动态监测和提供监测信息全面等优势迅速成为了肿瘤诊疗领域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在肿瘤早筛、预后判断、用药指导和动态监测方面有着巨大的研究潜力、临床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 中德两国是推动肿瘤个体化诊疗发展的重要力量,两国专...
2019中德肿瘤液体活检及精准治疗双边论坛嘉宾风采之于文强
2019中德肿瘤液体活检及精准治疗双边论坛将于2019年3月1日至3月3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会议中心举办。 届时,将会有数十位嘉宾莅临大会现场并分享液体活检技术研发和临床应用研究经验,展望前景。其中,便有来自复旦大学的于文强教授,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于教授。 于文强 博士,研究员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高级P...
Cell子刊:新型肿瘤治疗靶点被发现!或将改写癌症治疗格局!
ADAR1基因不仅在免疫领域贡献突出,其在基因编辑领域同样有不菲的成绩。通过检测干细胞酶ADAR1基因,为癌症的早期检测提供一种检查靶点,用于癌症的早期检测,并为癌症治疗提供靶点。在每个健康的人类细胞中,编码于DNA的遗传信息会被转录到信使RNA,转而被翻译成作为所有人体组织和器官(运转)主力的蛋白质。多数观点认为大部分恶性肿瘤都是由DNA突变造成的,RNA编辑是转录后RNA序...
2019中德肿瘤液体活检及精准治疗双边论坛嘉宾风采之陈锦飞
2019中德肿瘤液体活检及精准治疗双边论坛将于2019年3月1日至3月5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会议中心举办。 届时,将会有数十位嘉宾莅临大会现场并分享液体活检技术研发和临床应用研究经验,展望前景。其中,便有来自南京大学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的陈锦飞教授,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陈教授。 陈锦飞 教授、博士生导师、二级主任医师 ...
2019中德肿瘤液体活检及精准治疗双边论坛嘉宾风采之王树涛
2019中德肿瘤液体活检及精准治疗双边论坛将于2019年3月1日至3月3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会议中心举办。 届时,将会有数十位嘉宾莅临大会现场并分享液体活检技术研发和临床应用研究经验,展望前景。其中,便有来自中科院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的王树涛教授,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王教授。 王树涛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2019中德肿瘤液体活检及精准治疗双边论坛嘉宾风采之张志谦
2019中德肿瘤液体活检及精准治疗双边论坛将于2019年3月1日至3月3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会议中心举办。 届时,将会有数十位嘉宾莅临大会现场并分享液体活检技术研发和临床应用研究经验,展望前景。其中,本期嘉宾风采为张志谦教授,现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及基础教研室主任,下面我们介绍下张教授。 张志谦教授 张志谦, 教授、...
肿瘤免疫治疗的风向标——生物标志物大盘点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诸多临床研究已证实肿瘤免疫治疗可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与此同时,肿瘤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也成为了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 2018年12月16日召开的2018 CSCO肿瘤免疫治疗年会暨第二届广州国际肿瘤免疫治疗论坛上,来自上海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肿瘤科的苏春霞教授对肿瘤免疫治疗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盘点...
《细胞》重磅:厉害了陈列平教授!陈列平团队发现一条全新肿瘤免疫抑制通路,免疫治疗领域迎来又一重磅靶点
癌症免疫治疗再次迎来重大突破! 著名华人科学家陈列平教授领导的团队发现,肿瘤能通过一条全新的通路抑制免疫系统,完成免疫逃逸。肿瘤偷偷踩住了免疫系统另一个刹车,而这种现象在多种癌症中都存在。 这个发现或许可以解释现有免疫疗法在很多患者中无法发挥作用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对于肿瘤新型免疫逃脱机制的解析,将帮助我们攻克更多类型的癌症,使越来越多更多...
第三轮通知 2018年增爱·长木学术论坛年会 —— 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
2018年11月26日,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宣告在深圳诞生,引起学术界震惊和社会极大争议和关注。基因组编辑用于人类胚胎存在伦理和法律问题,但对于体细胞疾病的治疗,基因编辑手段有其优势和应用前景。 本次大会聚焦于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并就“基因编辑婴儿”与各位专家学者探讨交流。届时,还将进行“增爱·长木学术奖”和“增爱·长木健康促进公益奖”表彰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