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61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新发现】警惕!夜间暴露于蓝光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
先前有研究发现,夜间暴露于人造光(尤其是蓝光)与各种不良健康影响之间存在关联,包括睡眠障碍、肥胖症和各种类型的癌症风险增加,尤其是在夜班工人中。蓝光是大多数白色LED以及许多平板电脑和手机屏幕发出的可见光谱范围。ISGlobal早前的一项研究发现,夜间暴露在蓝光下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之间存在联系。最近,他们的研究发现,蓝光可能会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该研究发表在...
【Science子刊】《科学信号》封面文章,揭示口腔细菌导致结直肠癌扩散的机制
先前有研究表明,严重牙龈疾病和结直肠癌之间存在联系,口腔细菌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到身体的不同部位,并与大脑、肝脏和心脏的严重感染、孕妇早产有关,且在结肠肿瘤中含量很高。近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常见的口腔细菌会导致结直肠癌细胞扩散,并揭示了其中的机制。研究人员表示,90%的癌症相关死亡是由于非原发性肿瘤或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引起的,因此这一发现...
【新发现】回顾性队列研究:普通的高血压药物可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
美国心脏协会期刊《高血压》(Hypertension)7月5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通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也会降低患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的药物被用于治疗如心力衰竭,高血压或心脏病等疾病。这些药物可以抑制或阻断血管紧张素,一种导致动脉狭窄的化学...
【Nature子刊】新发现:结直肠癌的发病与肠道微生物密不可分
来自VIB-UGent炎症研究中心和根特大学(The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联合研究,揭示了导致结肠直肠癌的一种新机制。研究人员发现,Zeb2蛋白的异常表达会影响肠壁或“上皮”的完整性。通常情况下,这种上皮细胞起到屏障的作用,防止肠道微生物渗透。Zeb2蛋白破坏了这一屏障,允许渗透的细菌引起炎症,从而导致癌症的进展。 &e...
CTM期刊 |建立并外源性佐证针对T1-2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测评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增加,在所有恶性肿瘤引起的死亡中占第三位,这对于人类健康来说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淋巴结转移(LNM)的状态可以为CRC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意义的信息,进而对CRC患者的预后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根据肿瘤第七版TNM分期系统,I期CRC患者分为T1和T2两种,LNM发生率在8.4%至23.5%之间。T1-2...
CTM期刊 |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特定位点远处转移和总体生存的列线图:大规模人群研究
在美国仅2019年就有148000名新结直肠癌(CRC)患者,其中每天有146名患者死亡,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三位。在过去的30年间,CRC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总体生存率(OS)一直在升高。5年CRC的OS大约是65.2%。影响CRC生存率的主要原因是远处转移,包括肝,肺,脑和骨转移。 2020年4月29日,Clinical...
CTM期刊 |血根碱通过Wnt/ β –catenin信号通路逆转EMT现象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的迁移和转移
2020年4月14日,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西安交通大学Yanmin Zhang教授团队的最新成果“ Sanguinarine suppresses migration and metastasis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the inversion ...
“神药”阿司匹林能抑制结直肠癌生长,副作用很小,已开展临床试验
阿司匹林(Aspirin)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经近百年的临床实践,阿司匹林似乎成了一种灵丹妙药,它可以止疼、退热、预防心血管或脑血管疾病,如果将一片溶于水,它甚至可以使鲜花保持娇艳。新兴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证据表明,长期定期使用阿司匹林还可以降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此外,一些研究表明,诊断前或诊断后使用阿司匹林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尽管阿司匹林的抗肿瘤特性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了,但人们对这...
【Nature子刊】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新发现:CD20+B淋巴细胞有效改善预后!
免疫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新兴策略之一, 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结直肠癌因其复杂多变的遗传分子学机制得到了诸多研究人员的青睐。对于结直肠癌而言,免疫微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治疗难度及患者的生存预后等。 近日,一篇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发现:肿瘤浸润性CD20+B淋巴细胞在结直肠癌(CRC)患者预后中展现出积极作用。此外,CD20+B淋巴细...
结直肠癌新突破—解析KRAS基因突变的两副面孔
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低,被发现时多已为中晚期,只能依靠化疗。相较于传统药物的明显缺陷,分子靶向治疗逐渐成为了晚期肿瘤综合治疗的研究热点。 目前治疗结直肠癌的一线靶向药物主要是西妥昔单抗(爱必妥),但它对KRAS基因突变的结直肠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存在差异,具体机制还不清楚。 针对这一现状,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联合计算生物与实验研究,首...
中国肿瘤基因图谱计划暨结直肠癌课题启动会在北京召开
2019年8月31日,中国肿瘤基因图谱计划暨结直肠癌课题启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2019年8月31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国家人类遗传资源中心支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牵头实施开展的中国肿瘤基因图谱计划结直肠癌课题(以下简称“CGAC结直肠癌课题”)启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与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癌症中心结直肠癌国...
肿瘤常见分子标志物之: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 )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2010-2014年结肠癌和直肠癌5年生存率分别为57.6%和56.9%。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RC不是单一、一致的疾病类型,而是由一系列基因改变组成的分子异构疾病。传统的病理分期如TNM分期或Dukes 分期,是根据肿瘤浸润肠壁的...
寻根溯源——蛋白基因组研究全面剖析结直肠癌
随着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的脚步加剧,加之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年上升,为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及经济负担。 近日,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组蛋白组学相结合的分析技术首次对结肠癌的蛋白基因组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全面剖析了结直肠癌相关生物标志物、药物靶点和肿瘤抗原,有助于系统地确定该肿瘤的新型...
《Cancer Research》:绝处逢生!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终获突破,新靶点被发现!
尽管结直肠癌的诊断方面可谓如日中天,但其在免疫治疗方面却仍然停滞不前。昨日,南卡罗来纳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打破了目前结直肠患者免疫治疗的僵局,他们发现了针对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的新靶点--GARP,破坏GAR调节细胞上的细胞表面受体GARP可降低免疫耐受性,减少结肠癌的发展,并在临床前模型中抑制Treg细胞向肠道的迁移。他们的研究结果以“GARP Dampens Cancer Immunity ...
【喜讯】长海医院遗传性结直肠癌筛查防治和遗传性肿瘤家庭阻断中心正式成立
“遗传性结直肠癌筛查防治中心”和“遗传性肿瘤家庭阻断中心”该中心是由长海医院肛肠外科、生殖医学中心、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中心、病理科和统计教研室共同整合而成。由李兆申院士任总顾问,长海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刘燕敏主任、肛肠外科二病区主任于恩达教授和病理科主任郑建明教授任顾问,肛肠外科主任张卫教授任中心主任,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颜宏利教授、消化内科副主任杜奕齐教授、肛肠外科二病区徐晓东教授、病理科白辰光...
FDA批准23andMe为消费者提供遗传学结直肠癌检测!
DNA测试公司为消费者提供遗传学结直肠癌检测。23andMe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这是23andMe获得的第二张癌症风险相关测试的通行证,早在去年3月,FDA就批准了23andMe的BRCA1 / BRCA2。 23andMe通过510(k)提交途径提交了MAP报告,通过该途径证明了BRCA报告的实质等同性。该公司指出,FDA在一份“癌症易感风险评估系统”法规中纳入了新报告和之前授权的BRCA...
全基因组测序,全面剖析结直肠癌遗传密码!
结直肠癌(CRC)是目前全球普遍可见的消化系统癌症,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至2018年,CRC的发病率已达9.74%,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第3位,成为人类巨大的生命威胁之一。CRC的遗传风险评估对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近日,美国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成功完成了史上最全面的CRC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他们不仅验证了55种先前已被证实的遗传变异,还发现了40...
Nature:北大张泽民组提出结直肠癌 T 细胞动态观察新方法!
T 淋巴细胞作为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针对淋巴细胞的研究一直是肿瘤领域的热点。但是目前对肿瘤浸润 T 淋巴细胞的研究还并不充分,这些 T 细胞的类型、基因表达与作用效果上都具有一些不同,而北京大学张泽民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方法观察结直肠癌 T 细胞的动态变化,扫去了一些肿瘤的免疫治疗道路上的障碍。 1986 年,R...
《转》访浙医二院肿瘤外科主任徐栋:精准医疗下结直肠癌患者的诊疗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徐栋博士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在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与个体化治疗领域非常有建树,在遗传性大肠癌的诊断与治疗方面也非常有造诣。转化医学网有机会采访...
【基因时间】专访 | 精准检测在结直肠癌全程管理上的应用
2018年7月13至14日,第九届中国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大会(CAMO)在哈尔滨成功举办。本届大会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靶向治疗分会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承办,以“梳理进展,交流经验,追踪动向,引导规范”为宗旨,围绕“重视靶标,挑战耐药”的大会主题展开交流。值得一提的是,14日下午,泛生子作为大会主日程唯一受邀的院外基因检测企业,参与到“精准医疗分会场”中,就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