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63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科学评价不应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专访陈列平
编者按: 2016年12月,由复旦大学和中植集团共同设立的“复旦-中植科学奖”颁发给了James Allison和Tasuku Honjo,二人因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里的贡献而获奖。而在这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华人科学家、耶鲁大学教授陈列平意外落选,令人遗憾。多位知名华人学者第一时间联系“知识分子”,对该奖表示质疑。根据复旦-中植科学奖评奖秘书处此后的回应,此次奖项评审“由国际专家委员会依...
科学证实一新器官“藏”在消化系统内
新年伊始,你将接受关于身体器官构成的一个新消息。爱尔兰研究人员新近认定,人体消化系统内“隐藏”有新器官——肠系膜。 一般情况下,器官被认为拥有独立的结构组成和独特的生命机能,如心脏是一个负责供血的由肌肉构成的器官。肠系膜是将肠管悬吊、固定于后腹壁的腹膜,此前研究认为肠系膜是由分散部分组成的不完整结构。从达芬奇第一次在文艺复兴时期描述肠系膜的存在以来,肠系膜一直被忽略为一种并不重要的人体“附件...
科学家首次发现让寨卡病毒致命的关键蛋白
当寨卡病毒横空出世时科学家们对其知之甚少,在过去一年里研究者们通过深入研究来阐明寨卡病毒为何会引发一系列危险的健康问题,包括新生儿缺陷等,比如小头畸型和神经性问题(格-巴二氏综合征等),但研究者们并不知道寨卡病毒哪种蛋白会让其变得具有杀伤性,当然他们也不清楚这些蛋白质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
科学家尝试用基因编辑技术挽救生命
2015年,一个名叫Layla的小女孩曾采用基因编辑免疫细胞治疗正在逐渐侵蚀她生命的白血病。Layla的治疗仅是一个案例,到2017年底,这种技术或将挽救数十人的生命。 基因编辑技术涉及改变或让现有基因失去活性,这种方法过去非常困难。研究人员花费多年才研发了挽救Layla的基因编辑技术,但由于CRISPR技术带来的革命,这一过程仅用数周就能完成。 实际上,C...
教育部推荐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生命科学领域占“多席”!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16]41号)相关要求,现将教育部推荐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予以公示(专用项目在适当范围内公示),公示期为2016年12月30日-2017年1月8日。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项目持有异议的,应当在公示期内以书面方式向我“中心”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客观公正处理异议,...
2016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事件”揭晓 长征五号成功发射入选
“典赞·2016科普中国”现场活动于上月31号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一号演播厅隆重举行。现场发布了2016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十大网络科普作品”和“十大科学传播人物”。众多科学界、科普界“大腕”云集一堂,为公众带来一场科学传播盛宴。 十大科学传播事件 即将过去的2016年注定在中国的科学传播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场率先公布“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年 | 科学家经费排行榜【中国科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于1986年,30年来资助培养了诸多优秀科学家,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旗帜,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30年来,每一个项目都倾注了科研人的无数个日夜,也经历了同行的严格甄别。因此,基金的资金投入代表着科学发展的趋势所向。 基于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其网站上公布的423213项立项项目数据,统计出自然科学基金30年来对242548位科学家(负责人)的资助情...
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争议事件
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得了多项突破。前几日,Nature和Science网站相继评出了2016年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事件,其中包括CRISPR人体临床试验、孔纳米测序、寨卡病毒、三亲婴儿、杀死老细胞永葆青春、计算机设计人工蛋白以及实验室制造小鼠卵子。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也发生了一些受到争议的事件。近日,TheScientist网站对这些事件进行了汇总。这些争议事件涉及了技术专利、论文造...
癌症大作战:为“斩尽杀绝”科学家已开启“洪荒之力
人类与癌细胞的斗争已有很长的历史了,为了消灭癌细胞,科学家们可谓“煞费苦心”,通过切断癌细胞生长过程中必需的养分,终止癌细胞无限分裂,“剪断”癌细胞周围滋生的血管等等,除了以上这些方法,科学家甚至想到了以下这些“怪”招…… 1 辣死癌细胞 在最近的《乳腺癌:目标与治疗》杂志上,来自鲁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通过采用辣椒素培养sum199px乳腺癌细胞,结果肿瘤细胞出现大量死亡。 su...
《科学》杂志:2017年四大科技主题值得关注
12月22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对2017年科学展望的文章,认为有四大主题值得关注,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和英国脱欧公投对科研的影响。文章说:“对许多科学家来说,大西洋两岸惊人的选举(公投)结果可能是2016年度‘崩溃’事件。”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对气候变化问题态度消极,这不是好兆头。 研究人员还担心,美国国会和白宫都受共和党控制,而共和党曾表示要削减国内开支,并对涉...
中国科学院:生物组学数据库获国际认可
中新社记者20日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获悉,该所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BIGD)建成的生物组学数据库首次获得国际认可。 BIGD团队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上发表研究论文《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从存储到整合、再到转化》,这是中国首次以数据中心的模式,整体发布中国生物组学数据资源的建设情况。 论文作者之一、中科院...
美国《科学家》杂志评选出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十大创新产品
美国著名科普杂志《科学家》(The Scientist)是一份在生命科学方面被广大读者认可,并受业界尊敬的月刊杂志。该杂志一直致力于研究生命科学,为科研人员提供最新的研究动态,科研成果发布等多方面的报道。每年年底,该杂志都会颁发生命科学相关的十大创新产品奖项。 近日,《科学家》公布了其评选的2016年十大创新产品名单。通常而言,创新只是在以往技术上的增量修补,很...
科学家发现治疗罕见肥胖病的治疗靶点
新的研究数据显示,激素原转化酶的缺乏与Prader-Willi综合征激素异常有关。 Prader-Willi综合征是由下丘脑功能障碍引起的,其症状包括在童年就开始表现为食欲旺盛和严重肥胖。 “尽管我们很早就知道,基因与Prader-Willi综合征有关,但我们一直不清楚基因突变是如何诱发这类疾病的,” 哥伦比亚大学儿科医学中心Lisa C. Burnet...
全球科学八大事 中国成果在增多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公布了其评出的2016年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事件,除了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等重大科学发现外,中国在航天、气候变化以及基因技术领域取得的多项重要成果也被《自然》杂志评为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与以往相比呈增多趋势。 捕捉引力波 开创天文新时代 今年2月11日,物理学家宣布探测到了时空结构中的波纹——引力波,这一壮举开启了引力波天文学时代。 此前...
施一公等在《科学》发文报道酵母剪接体三维结构
2016年12月16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施一公教授研究组于《科学》(Science)杂志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再发长文(Research Article),题为《酵母剪接体处于第二步催化激活状态下的结构》(Structure of a Yeast Step II Catalytically Activated Spliceosome),报道了酿酒酵母(Saccharom...
【新研究】科学家让小鼠“返老还童”!
美国和西班牙两国科学家15日在美国《细胞》杂志上发布报告说,借助一种叫细胞重编程的技术,他们成功逆转小鼠的一些衰老症状,并将其中患早衰症的小鼠寿命延长了30%。 “我们的研究显示,衰老也许不一定单向进行,”负责研究的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教授伊斯皮苏亚在声明中说,“衰老是有可塑性的,也许能通过仔细调制而逆转”。 细胞重编程由日本学者山中伸弥于2006年发明...
专访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倪崖教授:伦理冲突是辅助生殖技术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辅助生殖技术是采用医疗辅助手段使不育夫妇妊娠的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两大类。试管婴儿就是使用该技术生育的婴儿。世界首例试管婴儿的诞生被誉为继心脏移植成功后20世纪医学界的又一奇迹,激发了全球许多国家研究这一高新技术的热潮。辅助生殖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但随之也凸显了很多问题。 近日我们有幸采访到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分...
19位科学家获“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
12月11日,中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权威奖项,第十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在京公布评选结果,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医院临床一线的19位优秀科研工作者和医院专家,分别凭借在化学、生物学、药学及医学等领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奖项。 第十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杰出成就奖”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华强两位教授摘得,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免疫学研究所叶丽林...
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的八大突破性进展
过去一年从基因编辑到眼组织修复等领域,我们目睹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以下便是2016年部分令人激动的研究报道: 基因治疗:更精准 精准的基因组编辑将允许我们对一系列难治且有抗性的疾病进行治疗,来自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的研究(Nature 528, 490-495,2016)让我们离高度特异性的核酸酶更近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