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641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孕期科学 | 那些或可影响孩子一生的研究!

2017-02-13

孕育是人类繁衍中最重要的过程。一个小生命从受精卵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育成熟,经过十月怀胎,最终来到人世间。在短短的10个月时间里,这个幼小的生命受到的每一种影响都可能使他夭折。事实上,这十个月里,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十分深远,孩子顺利出生并不意味着母亲的影响告一段落,可能是影响才刚刚开始。今天我们盘点了孕期的有关研究,了解一下如何运用科学有个好的开端。 孕期“高压”:或可通...

2017年值得关注的20个新兴生命科学公司

2017-02-13

初创公司是行业的新鲜血液。读懂了新锐,也就读懂了未来。综合融资、合作伙伴、药物研发管道、产品以及其它因素,我们结合BioSpace的资料,为诸位读者整理出了2017年值得关注的20家新兴生命科学公司。这些上榜的生命科学公司虽然都在2014年后才成立,但是对医疗健康领域已经产生了影响。可以预见未来它们的影响力将更为显著。下面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这20家生命科学公司值得你的关注: 1....

史无前例:中国科学家利用基因治疗让先天性耳聋小鼠听到「悄悄话」 | 奇点猛科技

2017-02-08

在我国,平均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2-3个患有遗传性的先天耳聋,这种基因层面的疾病一直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要么依靠助听器和人工耳蜗,要么就只能慢慢适应这种“无声的生活”。但是,随着基因治疗的兴起,这些先天性耳聋患者也许有一天也能重获“捕捉声音”的能力了! 人工耳蜗 在昨天的《自然 生物技术》杂志上,来自哈佛医学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两篇文...

临床精准医疗必须重视的新兴科学:临床生物信息学

2017-02-07

由世界最大出版社“施普林格-自然”2016年出版的“临床生物信息学的应用”在短短几个月被下载近万次,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重视和密切关注。该书融临床信息学、医学信息学、遗传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为一体,详细和系统地阐述了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基因测序、基因表观学、代谢组学、计算机数学、大数据等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应用范围、分析条件、数据挖掘、信息说明。该书被认为是实现临床...

科学家发现乳腺癌关键途径,开发新型口服药物!

2017-01-26

一旦乳腺癌扩散至身体的其他部位,它可以降解患者的健康骨骼,造成许多问题。 犹他大学Huntsman癌症研究所(HCI)的科学家们发现了骨骼被癌症破坏的新途径。他们还掌握了如何用一种新药阻止这种破坏。对患者进行初步测试的结果是充满希望的。 近日,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HCI的研究员兼犹他大学肿瘤科学副教授Alana Welm博士领导了这项研究。 每年有...

【Nature】2016:肠道微生物的科学里程碑

2017-01-13

科学界对肠道微生态的热衷显然没有在2016年得到丝毫减缓。事实上,2016年正是肠道微生物组研究的关键一年。 转化研究 目前,肠道微生物组科学面临的中心挑战主要是研究规模和技术平台。人类微生物组计划,MicroBiome质量控制项目,“众包”美国肠道项目,欧盟MyNewGut项目和美国国家微生物组倡议等项目正积极面对着这些挑战。在这里,本文总结了2016年肠道微...

赵忠贤、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7-01-09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共同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自2000年正式设立至今,已有27位科学家获奖。 生于1941年的...

【重磅】49.1TB、2.8亿条!中国人口与健康科学大数据首次对社会公布

2017-01-06

据新华社消息,1月4日,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在国家人口与健康科技资源发布会上,首次向社会发布我国人口与健康领域的大数据资源。本次发布的大数据数据量高达49.1TB、2.8亿条,包括生物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公共卫生、中医药学、药学、人口与生殖健康七大类。 数据共享平台承担了健康数据建设重任 本次数据发布会有40余名院士、权威专家以及国家科技部和卫生计生委...

《Science》评选出2016年度最有趣科学故事Top10

2017-01-06

植物居然会赌博?在外星世界的云层里有漂浮的生物?由于气候变暖,冰封在格陵兰冰盖下的冷战时期美军秘密军事基地即将问世?《Science》最近评选出了2016年度我们最喜爱的十个科学故事,这些科学故事可能并不是科学前沿也不是什么重大突破,但它非常有趣,使读者和社会大众产生共鸣,启发我们的好奇心去阅读。不管怎样,现在让我们简单重温一下这10个有趣的故事。 Top10:“不死基因”会在死...

科学评价不应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专访陈列平

2017-01-06

编者按: 2016年12月,由复旦大学和中植集团共同设立的“复旦-中植科学奖”颁发给了James Allison和Tasuku Honjo,二人因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里的贡献而获奖。而在这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华人科学家、耶鲁大学教授陈列平意外落选,令人遗憾。多位知名华人学者第一时间联系“知识分子”,对该奖表示质疑。根据复旦-中植科学奖评奖秘书处此后的回应,此次奖项评审“由国际专家委员会依...

科学证实一新器官“藏”在消化系统内

2017-01-05

新年伊始,你将接受关于身体器官构成的一个新消息。爱尔兰研究人员新近认定,人体消化系统内“隐藏”有新器官——肠系膜。 一般情况下,器官被认为拥有独立的结构组成和独特的生命机能,如心脏是一个负责供血的由肌肉构成的器官。肠系膜是将肠管悬吊、固定于后腹壁的腹膜,此前研究认为肠系膜是由分散部分组成的不完整结构。从达芬奇第一次在文艺复兴时期描述肠系膜的存在以来,肠系膜一直被忽略为一种并不重要的人体“附件...

科学家首次发现让寨卡病毒致命的关键蛋白

2017-01-05

当寨卡病毒横空出世时科学家们对其知之甚少,在过去一年里研究者们通过深入研究来阐明寨卡病毒为何会引发一系列危险的健康问题,包括新生儿缺陷等,比如小头畸型和神经性问题(格-巴二氏综合征等),但研究者们并不知道寨卡病毒哪种蛋白会让其变得具有杀伤性,当然他们也不清楚这些蛋白质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

科学家尝试用基因编辑技术挽救生命

2017-01-04

2015年,一个名叫Layla的小女孩曾采用基因编辑免疫细胞治疗正在逐渐侵蚀她生命的白血病。Layla的治疗仅是一个案例,到2017年底,这种技术或将挽救数十人的生命。 基因编辑技术涉及改变或让现有基因失去活性,这种方法过去非常困难。研究人员花费多年才研发了挽救Layla的基因编辑技术,但由于CRISPR技术带来的革命,这一过程仅用数周就能完成。 实际上,C...

教育部推荐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生命科学领域占“多席”!

2017-01-04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16]41号)相关要求,现将教育部推荐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予以公示(专用项目在适当范围内公示),公示期为2016年12月30日-2017年1月8日。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项目持有异议的,应当在公示期内以书面方式向我“中心”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客观公正处理异议,...

2016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事件”揭晓 长征五号成功发射入选

2017-01-03

“典赞·2016科普中国”现场活动于上月31号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一号演播厅隆重举行。现场发布了2016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十大网络科普作品”和“十大科学传播人物”。众多科学界、科普界“大腕”云集一堂,为公众带来一场科学传播盛宴。 十大科学传播事件 即将过去的2016年注定在中国的科学传播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场率先公布“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年 | 科学家经费排行榜【中国科讯】

2016-12-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于1986年,30年来资助培养了诸多优秀科学家,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旗帜,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30年来,每一个项目都倾注了科研人的无数个日夜,也经历了同行的严格甄别。因此,基金的资金投入代表着科学发展的趋势所向。 基于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其网站上公布的423213项立项项目数据,统计出自然科学基金30年来对242548位科学家(负责人)的资助情...

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争议事件

2016-12-28

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得了多项突破。前几日,Nature和Science网站相继评出了2016年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事件,其中包括CRISPR人体临床试验、孔纳米测序、寨卡病毒、三亲婴儿、杀死老细胞永葆青春、计算机设计人工蛋白以及实验室制造小鼠卵子。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也发生了一些受到争议的事件。近日,TheScientist网站对这些事件进行了汇总。这些争议事件涉及了技术专利、论文造...

癌症大作战:为“斩尽杀绝”科学家已开启“洪荒之力

2016-12-25

人类与癌细胞的斗争已有很长的历史了,为了消灭癌细胞,科学家们可谓“煞费苦心”,通过切断癌细胞生长过程中必需的养分,终止癌细胞无限分裂,“剪断”癌细胞周围滋生的血管等等,除了以上这些方法,科学家甚至想到了以下这些“怪”招…… 1 辣死癌细胞 在最近的《乳腺癌:目标与治疗》杂志上,来自鲁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通过采用辣椒素培养sum199px乳腺癌细胞,结果肿瘤细胞出现大量死亡。 su...

《科学》杂志:2017年四大科技主题值得关注

2016-12-24

12月22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对2017年科学展望的文章,认为有四大主题值得关注,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和英国脱欧公投对科研的影响。文章说:“对许多科学家来说,大西洋两岸惊人的选举(公投)结果可能是2016年度‘崩溃’事件。”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对气候变化问题态度消极,这不是好兆头。 研究人员还担心,美国国会和白宫都受共和党控制,而共和党曾表示要削减国内开支,并对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