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335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mall:科学家有望开发出靶向治疗疾病的纳米科技药物

2014-10-12

  近日,来自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增强纳米颗粒渗入皮肤的关键特性,这对于加速开发药物运输至体内靶向治疗疾病的疗法带来了巨大的帮助,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Small上。   纳米颗粒的尺寸是头发丝宽度的十万分之一,其是药物运输的关键平台,而且其可以被浓缩起来靶向作用于患者的疾病患处。尽管此前研究揭示了纳米颗粒可以和皮肤相互作用,而实验室条件下并不能完全控制建立...

【盘点】2014年癌症研发最热门靶点

2014-10-12

  2000年后肿瘤信号网络被逐渐阐释、完善,大量的分子靶向药物进入临床研究、走上市场,近年针对受体酪氨酸激酶靶点如Bcr-Abl、VEGF/VEGFRs、PDGF/PDGFRs、EGFR/HER2、ALk已有多个药物上市,me-too品种的研发逐渐放缓,但扩展适应症、克服耐药性、优化治疗方案的研究还没有结束。   目前肿瘤信号网络中...

一个医药代表的一天告诉了我们什么?

2014-10-11

  在你的印象中,他们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擅长用各种利益接近医生,充当医生“乱开药”、“多开药”和“高价药”的幕后推手。你为一些不必要或疗效不显著的高价药“埋单”的同时,他们从中赚取暴利。虽然很少直接面对他们,但你一定曾经在某个医院里与他们擦肩而过,你的健康和金钱,都与这群“神秘的人”息息相关。他们中的部分人,还被贬称为“黑心药代”。   这是一群被称为医药代表的人,他们的职...

假阳性化合物:药物研发者的心头之“痛”

2014-10-11

  近年,新药开发领域炙手可热,大量研究人员蜂拥涌入。但是,他们当中很多人缺乏应有的引导,科研也做成了一团浆糊。每当生物学家们发现一个与疾病相关的靶点蛋白,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寻找能够与这个蛋白质分子结合并影响其活性的化合物,这些有苗头的化合物常被称为“活性化合物”。一次典型的药物筛选流程能够找到数千种活性化合物,它们可以作为疾病机理研究的工具,也是寻找新药的基础。 ...

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治疗前所未有的新突破

2014-10-10

  2014年欧洲临床肿瘤协会年会(ESMO)获悉,帕妥珠单抗和曲妥珠单抗的临床评价研究(CLEOPATRA)的最终结果表明曲妥珠单抗(赫赛汀,罗氏/基因泰克公司产)/帕妥珠单抗(Perjeta,罗氏/基因泰克公司产)二联疗法显著延长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期。靶向药物二联疗法同时加以多烯紫杉醇化疗。   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多烯紫杉醇联...

FDA受理安进癌症免疫疗法药物的评审申请

2014-10-10

  安进今天宣布FDA已经接受其癌症免疫治疗药物blinatumomab的评审申请,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阴性的复发性白血病(Ph-ALL)。Blinatumomab获得优先审批资格,PDUFA日期为2015年5月19日。安进也已经向EMA申请上市用于治疗Ph-ALL。Blinatumomab获得FDA突破性药物、孤儿药、和优先评审多重资格,估计评审过程不会遭受什么人为障碍。   Blinat...

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未来展望

2014-10-10

  (一)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整体发展大势   1、中国创新药研发的时机逐步走向成熟,有望逐步成为全球药物创新中心   放眼全球,从需求面看,虽然整体用药市场对于创新药的热情不减,但是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对药物的爆炸式需求时代已经过去。从资金面看,医药研发投入增长减缓,创新药投入也相对减少。从政策面看,各国近年来逐步加大了对新药研发的监管,使得研发审批周期变长,同...

降糖药物:真的创新和进步了吗?

2014-10-09

  糖尿病治疗领域:新星绽放   美国约有10%的人群受到糖尿病的困扰,在糖尿病方面的经济支出以及患病率和死亡率方面数据都很惊人。不仅如此,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目前得到的治疗并不足以控制并发症风险,所以急需新的治疗手段。   最近一篇综述评估了糖尿病的最新治疗药物,包括吸入型胰岛素,长效艾塞那肽,以及葡萄糖钠离子同向转运体2抑制剂(SGLT2)等,讨论这些治疗药物的相对优势及...

彼得堡科学家们研制了革命性的抗黑色素瘤药品

2014-10-09

  医学家们认为新药是皮肤癌症治疗方面的大突破。黑色素瘤是最危险的癌症。它仅占所有癌症的4%,但死亡率达80%。在黑色素瘤后期,病人在诊断确定之后的半年内死亡。然而即便在这个时候,新药仍能阻止病情发展,延长寿命。药品原理在于解放免疫系统,使之与疾病作斗争。   彼得堡布洛卡德BIOKAD公司副董事长伊万诺夫对本台记者说,对于免疫系统,肿瘤像病毒和细菌那样是...

广东食药领域大要案频发 最高涉案金额达1.9亿元

2014-10-09

  10月8日,广东省高院首次专题通报了《广东法院打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据统计,近五年来,广东法院共受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一审案件2067件,给予刑事处罚3230人,涉案总额年均达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白皮书所涉的伪劣商品品种众多,其中伪劣药品占了近一半的比例。   逾三千人受刑事处罚 &em...

美合成出普适性埃博拉药物靶点

2014-10-09

  一种对抗埃博拉病毒的新型药物研发工具近日问世。这项发明由美国犹他州大学的生物化学家主导,他们研发出一种模拟肽,可呈现出各种类型埃博拉病毒都具有的关键功能区。这一新工具将作为药物靶点,从而使药物有效打击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埃博拉病毒。   科学家们合成出了埃博拉病毒蛋白质高度保守区的模拟肽,该区域蛋白质控制病毒进入人体宿主细胞,引发传染病...

天价靶向药的另一面:肿瘤患者人财两空

2014-10-08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是近年来治疗癌症的新宠。这类药价格高得离谱且疗效并不稳定。动辄花上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仅能为病人延长短暂的生命,这样的治疗无论从经济上还是道德上都是难以立足的。   人非圣物,自然有天敌,癌或许就是。面对琢磨不透的癌,我们人类还是显得相当无奈,只得把希望寄于未来。于是就有人预言,再过...

诺奖得主:全基因组、大数据并非灵丹妙药

2014-10-08

  沃特·吉尔伯特因为与弗雷德里克·桑格发展了测定DNA序列的方法“测定核酸序列”,而在198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在2014年 Lindau Nobel Laureates 大会上接受记者采访。   问:您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是否想过人类可以以低廉的价格获得个人基因组?   答:测序技术肯定会越来越便宜和便...

“药用”毛驴欲拉动千亿产业链

2014-10-08

  养驴是畜牧业,还是生物制药产业?同样是养驴,理念不同,带来的效益也是天壤之别。   东阿县铜城办事处芦庄村的王道荣,是该县第一个东阿黑毛驴养殖专业户。记者今天到王道荣的养殖场采访,他告诉记者,自己从10多年前就开始养驴,出栏后屠宰,驴皮卖给阿胶生产企业,驴肉卖给食品加工商。“养驴成本高,半年的育肥期,精料、草料加上水电防疫等,每头驴...

2015药明康德全球招聘

2014-10-08

亲爱的小伙伴们, 2015年药明康德全球招聘,寻找“未来科学家”(面向2015应届毕业生)已经火热启动啦!欢迎同学们到网申地址http://career.wuxiapptec.com.cn 投递简历。 你也可以直接找公司内部员工大力推荐自己的简历,在药明君的人才库中捷足先登,获得与面试官畅谈未来的机会。 药明康德的故事: 你知道么,在医药研...

监测免疫抑制剂药物浓度可提高器官移植患者存活率

2014-10-08

器官移植是终末期器官衰竭的常见治疗手段。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1万例器官移植手术,累计移植量超过10万例。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是该手术面临的主要挑战,也是移植物失功以及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抑制移植器官后免疫系统出现排斥反应,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过去30年,免疫抑制药物ISDs已有效抑制了移植术后患者的器官排斥反应,并很好地改善了器官移植受体的存活率。近...

FDA:通过增强生物标记物的研究来促进“新的靶向治疗药物”的发展

2014-10-07

    新药研发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是靶向治疗,有时也称为“个性化药物”,因为其是针对个别患者的基因组开发的药物。这些称为靶向治疗的药物可能对某些特定的人群具有更高的药效,因为这些药物是医护人员从某个患者身上筛选出来的一个特殊的药物进行的临床实验得出的结论。FDA正在广泛的与科学家和科学组织一起合作,以帮助促进基础生物学的发展,以支撑这一新的领域的不断的发展。 ...

我国科学家发现:“葛根芩连汤”可能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治疗2型糖尿病

2014-10-07

  在国家973计划“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项目支持下,我国科学家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糖尿病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中药复方“葛根芩连汤”具有明确的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疗效,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而这种疗效与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从而为解释中药复方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链。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

FDA近期资助孤儿药研发情况汇总

2014-10-05

 FDA的奖励主要用于与能够导致或者促进相关产品的批准的研究,即主要用于这些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   “FDA处在一个独特的位置,以通过提供几个重要的因素促进针对罕见病的产品的研发,以此来帮助这些患者,其中之一就是就是这个捐款项目,”FDA孤儿产品开发办公室的主任Gayatri R. Rao医师说道,“这些结构今年获得的关于难以治疗的疾病的研究的...

新给药方式:是胶囊也是注射器——从肠道内注射药物

2014-10-04

  麻省理工学院和麻省综合医院(MGH)合作开发了一种有望替代皮下注射的新型给药方式。这套系统使用一枚外层包裹微针头的小胶囊将药物直接送进肠道内并注射。   一般来说口服药由于无法抵抗消化道内的酸性环境,药物成分无法很好地被人体吸收。如果是大蛋白质分子制成的药物,这种问题就更加明显。所以,现代医学不得不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