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TM期刊 |血根碱通过Wnt/ β –catenin信号通路逆转EMT现象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的迁移和转移
2020年4月14日,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西安交通大学Yanmin Zhang教授团队的最新成果“ Sanguinarine suppresses migration and metastasis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the inversion ...
脑胶质瘤精准治疗——相关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及信号通路盘点
脑胶质瘤(Glioma)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恶性肿瘤,年发病率约 10/10万,大多生长在脑中央沟区、丘脑或脑干等重要区域,生长呈侵袭性、无限制性与周围正常脑组织无明显界限。因此,手术治疗一方面切除范围受限,另一方面难以彻底切除肿瘤,造成手术切除后复发率高。 目前,化疗仍是治疗神经胶质瘤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化疗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日益突出,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寻找...
抗癌新招——究其根源,断其能源通路
作者:Ruthy 编辑:Echo 代谢改变是癌症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与癌症的发生发展互为因果关系。目前关于癌症细胞能量代谢的研究十分火热,科学家们希望能利用其代谢特点顺利阻断癌症能量代谢通路,达到控制癌症的目的。要想确定有效的药物靶点,理清癌症选择不同能量代谢通路的规律至关重要。近日,加州大学的研究人...
miRNA抢镜mda-7的抗癌通路,新型疗法一触即发!
科学家对mda-7 / IL-24基因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表明,它有助于抑制大多数常见的癌症类型,目前,科学家们正在探索上游基因是如何通过影响microRNA来推动这一抑制过程的。 来自弗吉尼亚联邦大学(VCU)分子医学研究所的Paul B. Fisher及其研究团队发现mda-7 / IL-24或能通过影响相应microRNA的表达情况,来诱导细胞凋亡...
JEM:曹雪涛团队发现抗病毒先天免疫新调控通路!
怀疑: 是否有关? MYST正是人类HATs的4大家族之一,在调节基因转录、DNA损伤修复和肿瘤发生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验证: 想要明了KAT8在抗病毒先天免疫中的作用,自然免不了siRNA功能筛选实验。研究人员利用病毒感染刺激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1型干扰素(IFN1)对包括KAT8在内的5种MYST家族成员进行筛选,发现只有KAT8的敲低能有效促...
《细胞》重磅:厉害了陈列平教授!陈列平团队发现一条全新肿瘤免疫抑制通路,免疫治疗领域迎来又一重磅靶点
癌症免疫治疗再次迎来重大突破! 著名华人科学家陈列平教授领导的团队发现,肿瘤能通过一条全新的通路抑制免疫系统,完成免疫逃逸。肿瘤偷偷踩住了免疫系统另一个刹车,而这种现象在多种癌症中都存在。 这个发现或许可以解释现有免疫疗法在很多患者中无法发挥作用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对于肿瘤新型免疫逃脱机制的解析,将帮助我们攻克更多类型的癌症,使越来越多更多...
Cell:陈列平团队重大突破!新型免疫抑制通路被发现!
前有荣获诺奖的PD-1与PD-L1免疫抑制通路,后又前几天刚刚报道的NKG-2A免疫抑制信号的发现。今天著名的华人科学家陈列平团队又发现了一条全新的免疫抑制通路。这些通路在肿瘤逃逸中均起到令免疫系统“刹车”的作用。现有的发现,可以从免疫检查位点的不同方面启动免疫抑制。今天,我们来看看,陈教授是如何发现LAG-3以及该通路重要的临床意义,该研究的最新进展发表于12月21日的《C...
Nature子刊 | 最新研究,可改变肺癌患病风险的易感性通路被发现!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我国的肺癌总体5年生存率只有14-15%,发病率、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肺癌通常被认为是由吸烟、遗传、PM2.5、油烟、化学气体等因素引起的,其中吸烟行为和尼古丁成瘾被认为是主要致病因素。 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0倍,由此可见吸烟是与肺癌发病风险关系最为密切的因素。虽然80%以上的肺癌与烟草依赖或成瘾行...
对靶向MyD88、IDO1 和AHR 为中心的免疫抑制信号通路和卵巢上皮性癌免疫治疗的思考
大约每78个女性一生中就有1个存在罹患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风险,其概率为1.3%,且具有诊断时已为晚期和预后差的特征,5年生存率仅为45%[1]。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铂类药物+紫杉醇方案化疗的标准治疗可使高达80%的卵巢癌患者获得临床缓解,但其中大多数患者会经历肿瘤复发和化疗耐药,从而导致死亡。既往认为,卵巢癌对免疫治疗不敏感,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卵巢癌事实上是免疫源性肿瘤[2],因此,...
Nature重磅!糖尿病竟可致癌!复旦专家共揭致癌新通路!
时至今日,我们依旧谈癌色变,而糖尿病和癌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罹患肿瘤的风险增加,且糖尿病患者合并肿瘤的预后及死亡风险增加,同时,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二甲双胍也在降低癌症风险上展现出优良成效。那么,糖尿病和癌症间是否存在不为人知的联系?7月19日,以复旦大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为首的研究团队在著名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的论...
Cell Metabolism丨胡泽平组报道小细胞肺癌亚型中的新型代谢重编程通路
肺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在男性中一直位居恶性肿瘤之首。一般来讲,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约占15-20%)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两大类【1】。小细胞肺癌(small-cell lung cancer,SCLC)具有恶性度高和侵袭性强等特点,目前的治疗以放疗和化疗为主,初治缓解率较高,但是极易产生继发性耐药【2】...
Nature Medicine|突破性进展,同济大学发现肿瘤抑制新通路,提供靶向治疗新位点
来源:inature iNature:2018年5月7日,华中科技、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彭广课题组等人在Nature Medicin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RID1A deficiency promotes mutability and potentiates therapeutic antitumor immunity unleashed by immu...
在肠癌上“下蛋”的肠道菌!新研究揭示致命肠道菌关键通路
近日,研究人员发现生存于哺乳动物肠道内的溶血性链球菌能够促进实验室小鼠结肠中癌细胞的生长。基于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肠道菌影响小鼠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对应的文章则发表于最新上线的PLOS Pathogens杂志。 细菌必须与肿瘤细胞直接接触才能加速后者的生长,但是细菌在于肿瘤细胞接触后导致肿瘤细胞生长加剧的具体分子机制还尚未被科...
PD-L1再传捷报, PD-1通路热点都在哪?
最近,Roche的PD-L1单抗(商品名Tecentriq)三期临床试验结果公布,接受Tecentriq治疗的肺癌患者比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患者生存的时间更长,有望成为治疗肺癌又一个大杀器。 这家伙可是一个金娃娃。今年5月份,Tecentriq获FDA批准用于尿路上皮癌,创下一周内狂销1600万美元的成绩。如果能再搞定肺癌这一大户,那前途就真是没的说了——天空才...
CAR信号通路的分析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转移作为一种治疗方案已经在白血病和淋巴瘤领域获得了成功,但实体瘤更具挑战性,因为真正肿瘤特异的目标分子很稀少,并且肿瘤微环境是免疫抑制性的。更好地了解CAR信号通路,以及它们与T细胞受体(TCR)信号通路有何不同,才能在未来更好地开发针对实体瘤的CAR策略。内源TCR信号的哪些方面缺失?CAR T细胞和常规T细胞在细胞因子分泌图谱上有何不同? Bio-techne 旗...
国内首发 | 国内肿瘤患者PD-1抗体使用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1992年,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发现了存在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 1999年,中国科学家陈列平教授发现了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的B7-H1(也叫PD-L1)蛋白,这个关键的发现奠定了PD-1抑制剂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 2011年,经过十年研发,PD-1抑制剂在美国进入临床试验; 2014年9月,FDA批准PD-1抑制剂在美国上...
【Science子刊】华人免疫大牛邹伟平、陈列平教授和斯隆的Wolchok教授最新综述:PD-1通路研究进展
近日,《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发表一篇由华人免疫大牛邹伟平、陈列平教授和斯隆的Wolchok教授撰写的一篇关于目前PD-1信号通路在抗癌领域研究的综述。目前最为活跃的领域一是根据肿瘤、免疫细胞标记、基因变异、表观遗传基因异常、以及环境信号如胃肠道菌群预测阻断PD-1信号通路的临床应答。二是有根据的选择与PD-1/PD-L1抗体的组合疗法以扩大应答人群,延...
突破肿瘤干细胞信号通路蛋白研究困局
很多威胁人类生命的恶性肿瘤存在肿瘤干细胞。肿瘤治疗有效的病人,在后期出现复发,很大程度上与肿瘤干细胞未被有效杀伤,及其耐药性有关。越来越多的临床科学家发现,现有的肿瘤治疗药物,可能只对肿瘤细胞自身有效,而对于肿瘤干细胞无效。 近年越来越多的肿瘤临床医生和药物研发企业开始启动针对肿瘤干细胞新药物的研发。但是很快很多研究者遇到了一个难题,肿瘤干细胞资...
MIT团队研发用于传染性疾病检测的多通路免疫检测方法
研究中的设备的详细细节本周发表在了《journal Lab Chip 》,并在位于波士顿的the National Meeting & Exposition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展览上进行了展示。这种设备使用带有抗体的银纳米粒子,能够靶向传染性病原体,并且这种设备不需要电力、冷餐,专业的试剂或者其他...
世界最强激光照亮GPCR-阻遏蛋白信号转导通路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研究员领衔国际上28个实验室组成的交叉团队经过联合攻关,利用世界上最强X射线激光,成功解析视紫红质(Rhodopsin)与阻遏蛋白(Arrestin)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攻克了细胞信号传导领域的重大科学难题。该项突破性成果伦敦时间7月22日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