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282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mRNA新疗法!助力治疗全身代谢性疾病!
甲基丙二酸血症/酸尿(MMA)是一种破坏性的代谢性疾病,人群中每5万到10万个个体中便会有一名患者。MMA最常见的发病机制是由甲基丙酰辅酶A变位酶(MUT)完全(mut0)或部分(mut)缺乏所导致。MUT是一种维生素B12依赖性的线粒体酶,用于介导缬氨酸,异亮氨酸和奇数链式脂肪酸氧化的最终步骤。 目前针对MMA并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案,常见的疗法仍是膳食蛋白质的限制,辅因子的...
《Nature》重锤!PD-1免疫疗法再掀高潮!罕见黑色素瘤完全缓解近1/3!
结缔组织增生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黑色素瘤亚型,其特征是致密的纤维间质,对化学疗法有抗性和缺乏可操作的驱动突变,并且与紫外线诱导的DNA损伤高度相关。 研究人员分析了60例进行阻断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或PD-1配体(PD-L1)抗体治疗的结缔组织增生性黑素瘤患者。在60例患者中有42例观察到客观存在的肿瘤反应,其中包括19例完全缓解。全外显子测序揭示了这些肿瘤中的高突变负...
《Nature》子刊:新的生物标记物可预测PD-1疗法效果!
近日,苏黎世大学的研究人员确定了血液中新的生物标志物,从而可以预测癌症患者是否可能对免疫疗法有积极反应。对于被预测出免疫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在早期及时采用其他不同治疗方法。该项研究以《High-dimensional single-cell analysis predicts response to anti-PD-1 immunotherapy》为题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
《Nature》、《Science》又两篇!肠道菌群助力绿色蔬菜抗癌!
当人们注意到肠道中的小家伙们——肠道菌群的时候,又在不经意间找到了一个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肠道菌群和人类的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以往我们不知道身体调节机制也在肠道菌群的研究中不断被揭开。 而在近日,又是两篇肠道菌群的文章发表在顶级期刊上面。 《Science》:肠道菌群——使坏的真菌!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免疫系统、肠...
2018J.P摩根大会:强生、Illumina、美敦力、雅培、礼来,都分享了什么?
来源: 动脉网 在JP摩根医疗大会上,比尔盖茨对其医疗基金的投资逻辑进行了详细解说。同时,强生、美敦力、雅培、礼来、辉瑞、安进、默沙东、Illumina等医疗大牌企业的CEO分享了他们的发展战略和2018年要实现的目标。 强生:制造一场危机,对投资者来说或许是好事 强生的首席执行官Alex Gorsky...
《Nature》重磅!这次,饿死癌细胞,真的有希望!
这些年来,饿死癌细胞的言论在网上不断流传。包括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胡汛发表在国际生物和医学领域权威杂志《elife》上利用小苏打治疗癌症,以及清华大学颜宁团队在《Nature》上面发表的一篇文章了解清楚GLUT1的组成、结构和工作机理,在后续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被不少媒体以“饿死癌细胞”为题迅速引起热议。 然而随着后续事件的进展,人们发现饿死癌细胞并不是如此简单的事情。癌细胞比正...
Nat Genet:又一隐形基因突变被确定会导致肥胖!
近年来,肥胖成为困扰人类生活的一大问题。全球肥胖人数在过去的40年里,从1975年的1亿5百万上升至2014年的6亿4千1百万。而到现在,几乎每十个人中就有1个是胖子。针对肥胖的遗传因素以及相关的研究一直在进行,而在近日,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基因突变也会导致肥胖! 这项新的研究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牵头,并于1月8号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题为“Loss-of-fu...
《Nature》长文!最热的基因编辑技术有难了:或可引发强烈免疫反应!
随着基因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治疗方面被寄予厚望。而在基因编辑中,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以其快速、高效、自由度高被称为“基因魔剪”。而在过去的时间内,CRISPR也不辜负我们的期望,让我们看到了又一个突破。 然而近日,来自于斯坦福大学儿科血液学家Matthew Porteus和Kenneth Weinberg领导的研究小组却发现了CRISPR-Cas9一个可能...
肿瘤分型新方法:外周血ctDNA中HER2拷贝数成为新的“标记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沈琳教授团队联合亿康基因研发团队共同发明了一种无创的HER2基因拷贝数检测技术,并通过该技术检测进展期胃癌患者(AGC)外周血 ctDNA中HER2基因拷贝数从而监测曲妥珠单抗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效果。 胃癌 胃癌是世界上致死率最高、临床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约有70%的胃癌患者确诊分期为局部进...
重磅!《Nature》子刊揭首个癌细胞控制蛋白影响昼夜节律!
人类的正常细胞遵循着良好的昼夜节律。然而肿瘤细胞是恶性的,他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增殖和分化来不断壮大自己,而要做到这一点,肿瘤细胞就需要打破原有的生物节律。 在近日,美国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的Hollings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发现:肿瘤细胞会利用未折叠的蛋白质(UBP)反应来改变昼夜节律,从而促进更多的肿瘤生长。 这篇文章最近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 ...
3篇《Science》、1篇《Nature》,肠道菌群近期4篇连发,癌症、测序都相关!
今日,最新一期的《Science》出炉,肠道菌群再次荣登封面。在本期《科学》杂志中,三篇肠道菌群相关的重磅研究同期发表。同时,1月3日的《Nature》也发表了肠道菌群在结肠炎治疗中的作用的相关文章。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看,这段时间肠道菌群都“干”了什么。 1.Science:《Gut microbiome modulates response to anti–...
金域医学与全球基因测序巨头Illumina合作 共同为中国患者开发肿瘤及遗传病检测系统
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Illumina与金域医学将在Illumina基因测序平台的基础上合作开发一款整合的NGS系统,并提供兼具性价比、易用的体外诊断(IVD)方法用于分子肿瘤及遗传性肿瘤检测。该系统以Illumina的MiniSeq测序系统及相关的测序耗材为基础,将金域医学专有的检测组件(包括文库制备试剂盒与分析软件)与测序仪进行整合。今后,该整合系统将有望通过金域医学超过8000家的二、三...
《Nature》实锤!小酌怡情大错特错!酒精代谢物诱使干细胞突变!
关于酒精的危害,《Nature》今天发表的这篇文章会再度刷新你的认知。 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阐明了乙醛(一种内源性和醇衍生代谢物)会引起的DNA损伤和突变现象。这种损伤导致DNA双链断裂,这些细胞中DNA损伤的积累促进了细胞自身的降解,而这种损伤的引起的错误修复会引发恶性肿瘤。 酒精的消耗导致了全球死亡率的...
CFDA今日正式发布:《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
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生物制品监督管理,规范生物制品批签发行为,保证生物制品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
CAR-T新玩法:治疗艾滋病!有效表达时间超2年!
近日,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祖细胞或HSPC)携带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从而制造出能够检测并破坏HIV感染细胞的CAR-T细胞。 这些CAR-T细胞不仅可以摧毁HIV感染细胞,其活性时间还超过了两年,这就意味着接受工程细胞的患者或许可以对艾滋病的病毒产生长期的免疫力! 该研究以《Long-term per...
JAMA跨15年、超14亿人数据得出影响预期寿命关键因素!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都不愿去提及钱和寿命之间的关系。然而实际上,金钱和寿命之间,确实存在着种种关系。 JAMA上面刊登的一篇文章“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come and Life Expectancy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1-2014”,研究了美国税务局中1999年到2014年共计超过14亿份税务数据,...
PNAS新报道!RSK2可促进细胞运动!
细胞迁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细胞根据细胞外刺激对细胞粘附和细胞结构进行定向和连续协调的适应调整。目前我们已明确了RSK2可以在促迁移刺激下促进细胞迁移和入侵。RSK2能直接结合RhoGEF LARG并将其磷酸化,从而促进LARG激活RhoA GTP酶。此外,还发现RSK2对表皮生长因子所诱导的Rho GTPases激活至关重要。这些结果提高了我们对细胞迁移,RSK激酶功能和LARG...
Illumina, PacBio,Nanopore,三个关键词带你看清高通量测序行业发展
岁末将走,新年即至,回顾2017年基因测序行业,政策大好,资本加持,测序大佬上市,行业热点不断,这其中,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其中起强大的推动作用。 当我们在谈测序行业发展时,不得不谈测序技术经历的三次变革,第一代Sanger测序技术,以Sanger双脱氧终止法的测序原理进行测序,1986年,推出测序仪实现了商业化,其中最具里程碑的事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当年全球...
NEJM重磅!CAR-T用于治疗淋巴瘤,3年缓解率超70%!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1/3d的患者罹患的是这种肿瘤。在这些患者中。2/3患者可以同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免疫化疗进行治疗。 然而一旦一线免疫化疗失败,对于大多数自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的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年无事件存活率的预期值仅为20%。 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是次发生率最高的非霍奇金淋巴...
《Nature》子刊揭开哮喘新基因位点!
通过对来自种族多样化人群的全球哮喘全基因组相关联的研究(23,948例哮喘病例,118,538例对照)进行Meta分析,研究人员检测出了哮喘风险的常见变异。 这确定了五个新的哮喘位点,在两个已知的哮喘位点发现了两个新的关联,在之前的两个位点上建立了哮喘的关联性,其中牵涉到哮喘伴花粉症的合并症,并明确了9个已知的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