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Uploads/maill_img/1732240053_673fe2b5294ab.png)
专家访谈
找到约15111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cience子刊】清除衰老细胞改善肝移植!爱丁堡大学新研究发现增强器官移植成功率新方法
近日,爱丁堡大学Ferreira-Gonzalez等在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杂志发表了一项题为“Senolytic treatment preserves biliary regenerative capacity lost through cellular senescence during cold storag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预防移植...
【JCO】再添新证!中山大学徐瑞华/王峰团队:这类食管癌患者也能从PD-1单抗联合化疗中显著获益
在我国,食管癌为高发肿瘤,新发病例超过全球总数的50%,发病率位列恶性肿瘤第6位,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约为20%。我国食管癌病例中,90%以上的组织病理类型为食管鳞癌,与欧美国家以腺癌为主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目前,继续探索有效的食管鳞癌治疗策略,进而改善我国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状况。 长期以来,含铂双药化疗是晚期食管鳞癌的标准一线疗法,但其疗效并不理想,中位生存期不到...
权威专家共识│CTC助力结直肠癌早发现早诊断,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结直肠癌(CRC)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CRC新发病例达40.8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死亡率居第四位,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生命和健康。CRC的预后与肿瘤分期紧密相关,I期CRC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90%,而发生远端转移IV期CRC的5年相对生存率仅为14%。早期筛查,早期诊断以及规范化诊疗可以改善CRC预后和生存率。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在结直肠癌领域的研究不断...
【Cell】长达70年历史的蛋白质折叠理论遭遇挑战!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认为TRiC和类似的细胞机器(又被称为伴侣蛋白)仅被动地提供了一个有利于折叠的环境,而它们本身并不直接参与蛋白质折叠。研究人员估计,我们细胞内有高达10%的蛋白质会从这些小腔室中得到实际的帮助,折叠成最终的活跃形状。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斯坦福大学教授Judith Frydman表示,许多依靠TRiC微型细胞机器来进行折叠的蛋白质与人类疾病密切...
文献速递 | FR+CTC可预测胰腺癌早期复发和转移来指导手术和新辅助治疗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其五年生存率仅为5%-7%。目前,根治性切除仍然是治愈或延长生存期的唯一希望。但是胰腺癌因起病隐匿且早期发生转移,致使80%的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只有10%-20%的患者可以得到根治性治疗。然而,即使患者得到根治性治疗,仍有20%会出现早期复发。早期复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影像学检测会遗漏一些隐匿性的全身性疾病或其他影响因素。近期,新辅助治疗被推荐来解决隐匿性全身...
【Nature Medicine】人类细胞图谱找回了基因、疾病和疗法之间缺失的联系
《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的一篇观点性文章描述了细胞图谱对塑造医学未来的潜力——通过了解复杂疾病的机制,单细胞图谱能够开发更精确、更具特异性的诊断工具,并在基因和疾病之间建立了原本缺失的联系。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2104-7 组织内细胞和细胞生态系统的畸变是...
维C能防治新冠?研究表明和锌一起服用还可刺激抗体产生
临床试验表明,维生素C可以改善由不同应激源引起的氧化失衡和血管重塑,并减弱内皮屏障通透性。因此,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对内皮通透性的保护作用可能会在新冠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感染后恢复过程中。锌是人体内含量仅次于铁的第二大微量金属,对T细胞的生长和活性以及细胞因子风暴具有调节作用。 口服锌与维生素C可刺激抗体产生 01 20...
【Nature Medicine】华盛顿大学超500万人研究表明重复感染新冠,会显著增加死亡和后遗症风险
近日,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电子医疗保健数据库,来解答新冠病毒重复感染是否会增加首次感染相关健康风险的问题。通过与未感染的对照组相比,评估了首次感染和重复感染的人感染相关累积风险。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205...
【J ALLERGY CLIN IMMUN】为什么呼吸道感染在冬季更加常见?
近日,一项发表于《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study)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外囊泡(EVs)在先天鼻粘膜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探讨了EV对抗呼吸道病毒的抗病毒活性及其机制,并阐述了低温环境对EV的抗病毒免疫力的影响。 https://www.jacionline.org/articl...
27岁成中科院最年轻博导,发布SCI论文60余篇,如今她又拿下这一国际大奖......
求学之路 顺风顺水 01 1994年8月,王秀杰走进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大一时的她仍念念不忘自己的国际金融梦,一心想着要转系,但由于她成绩优异,生物学的老师实在不舍得这样的好学生转走,就劝她说:“你看现在生物学多热门啊,人家好多人都想挤着进都进不来,你却想走……”王秀杰被老师的话打动,也在一学期的学习中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
【Circulation】今年第五篇!复旦葛均波院士团队揭示引起糖尿病心脏损伤的驱动因素
2022年11月30日,复旦大学邹云增,李立亮及葛均波共同通讯在《Circulation》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旨在确定导致糖尿病心脏功能障碍的特定细胞死亡类型,并通过干预细胞死亡途径提出一种有前途的治疗策略。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2.059304 2022四篇研究综述 ...
【Cell】诺奖得主Doudna团队研究发现大量病毒中存在CRISPR系统以及更小更高效的Cas酶
2022年11月23日,由Jennifer Doudna教授领衔的一项重磅研究发表于《Cell》。这项新研究在数千种病毒中发现了大量基于CRISPR的潜在基因编辑工具。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2)01366-6?_returnURL 研究背景 01 ...
【Cell】西湖大学闫浈课题组首次解析叶绿体蛋白转运体的冷冻电子显微镜结构
2022年11月21日,西湖大学闫浈课题组在《Cell》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揭开了叶绿体蛋白转运体之谜。蛋白进入叶绿体需要经过TOC-TIC复合物,同时,他们首次解析了TOC-TIC复合物的完整清晰结构。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2)01376-9 研究背景 0...
【Science】颠覆以往认知!复旦王磊教授团队揭示人类卵母细胞独特的纺锤体组装机制
2022年11月18日,复旦大学王磊、桑庆、孙晓溪等人在《Science》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不仅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也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传统认知。研究首次发现了人类卵母细胞中前所未知且与众不同的微管组织中心,由此揭开了人类卵母细胞的纺锤体组装之谜。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q7361 ...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揭示癌痛调控肿瘤进展新机制
2022年11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季彤/王旭/孙树洋等在《Cell Metabolism》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首次揭示了肿瘤细胞在面临肿瘤微环境中营养物质匮乏时可主动“劫持”一类感知、传导、调控癌痛的感觉神经即伤害性感觉神经,以维持自身旺盛的生长需求。该文不仅为理解癌痛调控肿瘤发展提供了生物学角度的新机制,也提出了使用一类临床偏头痛用药以增强肿瘤饥饿治疗的新策略...
32岁即任复旦博导,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他立志做临床科学家!
四分型系统—“复旦分型” 01 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增速是全球第一。2021年中国共有约250万名乳腺癌患者,每年约12万人死于乳腺癌。乳腺癌中也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而三阴性乳腺癌被称为“最毒乳腺癌”,是临床上治疗效果最不理想的一类乳腺癌。 作为乳腺癌诊治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和临床医生,江一舟团队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教授邵志...
四篇Nature两篇Cell!高福,何大一等研究团队揭示奥密克戎抗体逃逸的潜在机理
2022年,科学家对于SARS-CoV-2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本文对以下六项研究进行系统综述。 01 2022年1月5日,南方科技大学王培毅,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及齐建勋共同通讯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Receptor binding and complex structures of human ACE2 to spike RB...
【CANCER RES】为什么T细胞无法攻击肿瘤了?新研究发现靶向关键蛋白质可改善免疫疗法
近日,北卡罗来纳大学莱因伯格综合癌症中心免疫治疗组的 Jessica Thaxton博士团队在Cancer Research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题为“Stress-Mediated Attenuation of Translation Undermines T-cell Activity in Cancer”的研究,详细描述了T细胞的应激反应如何使它们无法阻断肿瘤生长。 Thaxton的研究小组...
【Science Bulletin】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清华薛毅/上海药物所徐华强合作揭示头孢曲松钠的双重抑制作用
2022年10月27日,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课题组联合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薛毅课题组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课题组,在《Science Bulletin》上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团队分别解析了SARS-CoV-2 N蛋白的NTD和CTD的晶体结构,同时首次解析了NTD与RNA复合物的晶体结构。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
【Nature Medicine】研究揭示长期新冠的四种主要亚型
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的研究分析了美国两个大型临床研究网络储存的近35,000名患者的电子健康记录,对超过137种症状和病症进行了机器学习分析,确定了四种PASC亚表型。这些亚表型与不同的患者人口统计学、SARS-CoV-2感染前的基础疾病和急性感染阶段的严重程度有关。此研究提供了对PASC异质性的见解,并可能为PASC病症管理的分层决策提供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