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因编辑法可成功逆转和疾病有关的单个碱基变异
最近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一则基因编辑改进方法,可定位和修改DNA单个碱基,并且不在基因组中引入随机插入或缺失的基因。这种新的“碱基编辑”法使用一种修饰过的CRISPR/Cas9蛋白质,使它和另外两种蛋白一同工作,比现有改正单碱基变异的方法更高效。
Cell子刊:HIV竟是“岁月神偷”?
此前有研究称,只要坚持治疗和服药HIV感染者的寿命最长可以延续到70岁,与普通人的平均寿命差不多。不过医生们也发现,HIV感染者往往表现出过早衰老的迹象。Molecular Cell杂志四月二十一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HIV会使感染者的生物学年龄增加五岁。
细胞核重编程的关键因素
最近,在《Cell Reports》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休斯顿卫理公会研究所的John P. Cooke博士带领的一个研究小组,鉴定并表征了对于成人体细胞(不是精子或卵子细胞)转换成干细胞非常关键的一个生物学因素。
宋红军、明国丽夫妇发表Cell新文章
寨卡病毒疫情出现在研究大脑的新干细胞技术正在完善及进行测试之时。在4月22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将一种脑区域特异性类器官(organoids)公诸于世,它在三维空间中展示了寨卡病毒影响人类大脑的机制。
肿瘤免疫疗法精准时代来临
免疫疗法是癌症治疗领域最热闹,也是进展最快的肿瘤治疗研究方向。不过无论是PD-1抗体解除免疫耐受的免疫药物疗法,还是激活特定免疫细胞,利用肿瘤细胞特定抗原,让免疫系统清洗目标细胞的CART疗法,都不具有个性化,在免疫系统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和肿瘤细胞接近的正常细胞,也是这些治疗具有明星副作用的原因之一。
抓住血液中的肿瘤“尾巴” 液体活检开启癌症早
肺部活检是一个侵入性的痛苦过程,对一位80岁的老太太来说尤其如此。但是通过穿刺性检查,肿瘤学家Geoffrey Oxnard给患者开出了一种相对应的靶向药物。经过治疗,患者的肿瘤似乎消失了。
内环境稳态与癌症病因假说及防治
美国过去30年研究及医疗领域的工作大大加强,相关经费投入也大幅上升,但每年因癌症死亡人数却上升了73%,是人口增长速度的1.5倍。原因在于癌症病因未有弄清,缺乏有效防治方法。
糖尿病对预期寿命及残疾影响调查
4月14日在线发表于《糖尿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糖尿病患者相较于非糖尿病患者预期寿命更低、花费在残疾上的时间更长。(Diabetologia 2016 Apr 14)
研究发现,结巴也可能会遗传
虽然语言障碍有多种起因,但人们常用行为疗法治疗类似结巴这类语言障碍。有研究表明结巴可能会遗传,最新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发表在当代生物学上的一篇研究发现,携带特定人类突变基因的年幼小白鼠结巴的可能性更大。
华人学者Cell提出全新机制:你、我、他为何都
虽然我们人类肤色不同、胖瘦各异,但在其他生物眼中我们可能都长得差不多。相信重度脸盲症患者对此也深有体会。事实上,同种生物的肢体和器官比例的确是大致相同的。那么为什么你、我、他都有惊无险地长成人样了呢?
用干细胞培育出“迷你”心脏组织
最近,英国Gladstone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方法,用干细胞培育出三维的人体心脏组织。这种组织可用于模拟疾病和测试药物,从而为治疗心脏病的精密医学方法,开辟了新的途径。
Cell重大突破:靶向“无药可及”的癌基因
RAS基因在30%以上的人类癌症中发生突变,是最受制药商追捧的癌症靶点之一。然而,由于突变RAS蛋白缺乏结合药物的口袋,这一直是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在发布于4月20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E. Premkumar Reddy博士领导西奈山Icahn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鉴别出了一个靶向这一重要癌基因的新机制。
四院士为肿瘤防治支招
1995年,由中国抗癌协会倡导发起,并确定将每年的4月15日~21日规定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为“颠覆癌症·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Nature子刊:液体活检——为肿瘤免疫治疗搭
人类T细胞可以靶向肿瘤特异性的突变,对癌症的免疫治疗具有非常有吸引力的应用前景,但是以目前的技术来获得这些T细胞却仍是一种挑战。而刊登在《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展示了一种可以从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靶向特异肿瘤突变的T细胞的新型方法。
为什么年纪越大学东西越慢?
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是生存的关键,但是在老年人当中这种行为灵活性通常是受损的。4月20日在《Neuron》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新行为形成过程中出现的年龄相关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在目标导向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脑回路出现了退化。
今天凌晨 哈工大教授向全球揭示DNA“精修”机
今天凌晨,哈工大生命学院黄志伟教授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向全球首次揭示了能够在人类细胞中高效编辑DNA的CRISPR-Cpfl系统工作机理,实现将DNA中的特定基因进行“关闭”、“恢复”和“切换”等精准“手术”,未来人类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战胜癌症和艾滋病等重大疾病不再只是幻想。
抗癌药直达肿瘤的新技术
在美国,胰腺癌是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化疗药物很难到达位于腹部深处的胰腺。为了克服这个障碍,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和麻省综合医院(MGH)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小型的植入式装置,可直接将化疗药物传递到胰腺肿瘤。
遗传性疾病疼痛的个性化基因疗法新进展
耶鲁大学医学院和康奈迪克州健康系统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将量身定做的止痛疗法应用到遗传性红斑疼痛患者身上。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