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任务是给癌症儿童争取一个未来
李志伟和中国的不解之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结下了。作为香港大学医学院内外全科医学士,他至今还保留着“香港儿童血液学与肿瘤科学会理事”头衔。正是他,1991年在香港玛丽医院建立了儿童骨髓移植中心。专注治疗和研究儿童血液及肿瘤相关的疾病。
景乃禾小组新成果带来攻克阿尔茨海默病的希望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景乃禾课题组在美国《干细胞报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让人们看到了攻克阿尔茨海默病的希望。
【盘点】癌症免疫疗法行业进展
癌症免疫疗法已有30多年历史,它治疗的是人体免疫系统而非直接针对肿瘤。Science杂志认为,癌症研究界在2013年经历巨变,因为酝酿了数十年的癌症免疫疗法终于确定了它的潜力,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效果。
日本首个异体干细胞治疗药Temcell诞生
2016年2月24日起,日本JCR制药公司开始销售异体间充质干细胞产品Temcell。该产品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急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的治疗,于2015年9月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批准。
想睡个好觉?可能由基因决定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一个保守基因——translin,作为睡眠的一个调节因子,可响应代谢变化。研究结果将发表在4月4日的《Current Biology》杂志。这项研究指出,translin是睡眠和代谢状态一个必不可少的整合因子,对于理解因环境挑战引发的睡眠剥夺的神经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Nature子刊:新型CRISPR大片段基因敲
由日本大阪大学医学研究生院实验动物科学研究所副教授Tomoji Mashimo,及日本信息与系统研究组织国立遗传学研究所小鼠基因组学资源实验室助理教授Kazuto Yoshimi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两种基因改造新技术:lsODN和2H2OP。
人体如何留住有益肠道菌群?
科学家们早就知道,我们的身体需要控制肠道菌群,以防止一个有益的环境变成危险环境。但是,我们尚不知道,我们的身体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美科学家合成最小基因组 向生命之谜迈进一步
研究人员希望,Syn3.0能够提供一个平台,让合成生物学家出于特定目的——如生产药物或生物燃料——向之添加基因。
Cell惊人发现:吸烟会阻塞关键免疫细胞
本周Cell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吸烟会阻塞关键的免疫细胞,延缓它们的行动,阻碍它们对抗感染的能力。正因如此,吸烟者往往面临更大的肺结核(TB)风险,感染后的病情也更为严重。
基因编辑算什么,人工合成生命已经来临
最近,基因组学企业家克雷格·文特尔合成了一种细胞,这种细胞包含是任何已知最小基因组的独立生物体,共有473个功能基因。这个细胞是他团队的一个里程碑成果,近20年探索从头开始利用最粗暴的方法设计出生命。
【盘点】肠道菌群VS大健康近期研究概况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菌群也被称为“第二基因组”,它与全身很多疾病,甚至是心理都有着密切的关联。下面盘点了近期肠道菌群对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
你身上有这些进化残留物吗?
虽然科学界早已普遍接受进化论,但许多美国人依旧对进化论持怀疑态度,即便有证据能够支持进化论的说法。事实上,VOX新出的“你能在自己身上找到的进化证据”视频,清楚地表明进化存在于我们所有人身上。
日企业研制癌症疫苗 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研发的食道癌治疗性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的最终阶段。日本安斯泰来制药公司将和美国新创公司联合研发针对杉树花粉症等过敏反应的疫苗。
卵巢癌早诊及预后判断发现新依据
哈医大附属一院妇科主任张广美教授团队近日研究发现,作为一种大分子的非编码RNA(核糖核酸),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在卵巢癌发病进程中扮演主流“角色”,揭示了其在卵巢癌诊断、治疗、预后标志物识别等研究中的重要功能。
Nature重大发现:让癌症上瘾的lncRNA
与比利时根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来自VIB/鲁汶大学的科学家们揭示出了恶性黑色素瘤与非编码RNA基因SAMMSON之间不同寻常的联系。SAMMSON基因特异地表达于人类恶性黑色素瘤中,并且引人注目地是,侵袭性皮肤癌的生长高度依赖于这一基因。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