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重大发现改写表观遗传理论
传统的观点认为,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 5mC)是哺乳动物中唯一的甲基化形式。发表于3月30日《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篇新论文将改写这一理论,来自耶鲁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报告称,他们在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中发现了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ine,N6-mA)。
CRISPR先驱 Doudna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Argonaute蛋白是真核生物RNAi的关键效应子,它还参与了原核生物的基因组防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最近在细菌中发现了一种CRISPR相关的非经典Argonaute。研究显示,这种Argonaute蛋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异性。
胚胎细胞命运怀孕两天后定
一项日前发表于《细胞》杂志的研究发现,胚胎中的细胞在怀孕两天后便开始决定它们的未来。此时,胚胎仅由4个看上去完全相同的细胞构成。此项发现能帮助提高试管受精的成功率,并且增进对人类如何利用干细胞的了解。
肿瘤治疗“三早”是王道: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癌症已成为我国疾病死因之首,为加强防癌科普宣传,提高全民防癌意识,广州日报携手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广州抗癌协会联合推出的“名医广东行”大型公益防癌系列巡讲巡诊活动于3月26日正式启动。
“种子与土壤”——肿瘤与其微环境
肿瘤细胞是核心,其周围的细胞及非细胞组份构成“肿瘤微环境”,因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及与炎症和免疫系统的内在关系,从而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关键靶点。
免疫细胞弯曲导致核破裂 促进癌症药物研发
当免疫细胞侦察到入侵的微生物时,他们能够把自己变形以穿过细胞间狭窄的缝隙。但他们可能付出代价,两项新的研究揭示,这种变形的能力可能使包裹细胞核的核膜破裂,并破坏DNA。其结果将促使研究人员设计出防止癌症细胞迁移到新的部位的药物。
一滴血查肠肿瘤今起接受免费报名
上周日,海峡两岸结直肠肿瘤高峰论坛在汉隆重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知名结直肠学科专家在武汉相聚“论剑”。记者从峰会上获悉,区别于以往肛肠镜或大便隐血测试判断肠肿瘤的方式不同,目前通过抽血即可得知肠癌罹患风险,其方便程度和准确率大大优于前者。
Cell Stem Cell发表单细胞RNA测
寨卡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蚊媒病毒。2015年5月,巴西开始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疫情,这种病毒随后在美洲快速蔓延。世界卫生组织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寨卡病毒与小头畸形之间存有关联。针对这种疾病,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办法或者疫苗。
CAR-T细胞疗法商业化 不再遥远
最近,美国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促进工程抗癌T细胞的生长,并增强这些细胞的有效性。
Nature医学惊人发现:肠道菌能缓解中风?
Weill Cornell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特定肠道菌能利用免疫系统减轻中风的严重性。
单细胞分析技术在转化医学领域的应用
临床样本也存在很大的异质性,只有单细胞分析才能有效揭示这种异质性;第二,很多临床样本量及其有限,极端情况下甚至只有一个细胞可供检测,单细胞检测是唯一可行的方法;第三,临床样本都是来自人的样本,和实验动物不同,对于人所能用的研究方法受到很大限制,因此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样本中尽量多的获取数据。而多参数单细胞分析恰恰满足了这种需要。
单细胞ATAC-seq——肿瘤表观遗传学研究的
尽管目前科学家们的大部分研究是在群体细胞中探寻其相关的表观遗传学平均特征,但是极其复杂和富有异质性的组织更加吸引科学家想“高分辨率”地一探究竟,因此单细胞表观遗传学研究得以受到关注和发展。
CyTOF:以单细胞的视角重新审视生命
当今,一场新兴的运动正在生物学界悄然兴起,一系列单细胞生物学的技术不断涌现,它们正在促使科学家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一些传统的研究领域。而Bendall则正走在这场运动的前沿。
颠覆传统认知,Nature Medicine发
在3月28日的《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和圣地亚哥退伍军人事务部医疗保健系统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已成功地引导干细胞衍生的神经元再生出了大鼠损伤皮质脊髓束中失去的组织,产生了功能利益。
纳米人工红细胞可精准治疗癌症
近日,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博士郑明彬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蔡林涛、马轶凡等专家,在纳米人工红细胞可视化精准治疗癌症方面取得突破,相关成果在著名国际学术刊物《Scientific Reports》发表。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