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惊人发现:皮肤菌帮助癌细胞生长
我们皮肤上覆盖着数百万细菌,它们绝大多数有利于人体健康,但对淋巴瘤患者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哥本哈根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葡萄球菌的毒素能帮助癌细胞获得对健康细胞的控制。这项研究于一月五日发表在顶级血液学杂志Blood上。
肿瘤标记物正常参考值大汇总
作为肿瘤专科医生,每天都会遇到“肿瘤标记物”的问题。大名鼎鼎的肿瘤标记物,别名“肿标”、“癌标”等等,是一类跟肿瘤组织或肿瘤细胞密切相关的一类物质。详而言之,常见肿瘤标记物有哪些?临床意义是什么?如何正确联合应用肿瘤标记物?
我国小肠镜治疗肿瘤获突破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近年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内镜治疗新技术,是一种用来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技术,多应用于食管、胃及大肠等部位。
研究表明智商高的人活得更久
一项调查超过2000位英国人的研究发现,IQ更高的人更有可能活得长久。调查者分析Scottish Mental Surveys(一项在1932对大多十一岁苏格兰孩童给予的同样的IQ测试)的数据并追踪参与者们的人生直到其过世。
单细胞测序助力中科院刊发《science》 表
单细胞测序解决了用组织样本测序或样本稀少时无法解决的细胞异质性难题,正日益成为科研热点,尤其是在生殖领域的研究中大放异彩。
基因治疗在临床上或将成为现实
ORLANDO,Florida ―在第57届美国血液病学会(ASH)年度会议上,对遗传性血液疾病的基因治疗的最新成果,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关于基因治疗的摘要选自“美国血液病学会精选”的内容,并且是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
Science医学:让癌细胞无处遁形的注射剂
最近,杜克大学医学院的医生们,测试了一种新的注射剂,可使肿瘤中的癌细胞发出荧光,有可能提高外科医生首次找到并去除所有恶性肿瘤的能力。这项成像技术是通过杜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和Lumicell Inc的合作开发出来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1月6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获NIH资助胰腺癌生物标志物
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给予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一个研究小组(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一年的研究资助用于跟进前期的研究结果,在NIH的资助下,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将利用特定的microRNAs分子作为生物标志物来鉴别可以进展为入侵性肿瘤的高风险胰腺肿瘤。
抗体快速识别癌细胞,手机就可分析
抗体会对抗病毒和细菌。他们也能结合在癌症细胞上——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来自弗劳恩霍夫的科学家们利用该特性来检查组织样本中的癌细胞。如此快速的测试已经可以应用于外科医生的手术中——只要几分钟,也不用昂贵的设备。
PNAS:破解体外受精胚胎缺陷的谜团
有一个孩子,是许多不育夫妇的梦想。成千上万的孩子通过体外受精(IVF)出生,IVF是指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然而,当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在试管内受精时,所获得的胚胎往往有缺陷。
安徽大学教授开发完成国际上首个黑色素瘤基因数据
日前,安徽大学健康科学研究院夏俊峰教授课题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开发建立了黑色素瘤基因数据库MGDB(Melanoma Gene Database)。该项工作是国际上首个关于黑色素瘤相关基因的多组学整合数据库。研究成果已于2015年9月发表在国际期刊《Database: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Databases and Curation》上。
Nature子刊揭示明星致癌基因MYC的治疗靶
MYC癌基因介入了许多的癌症类型,其中一些极具侵袭性;研究人员认为,控制它的活性可开辟出通向新治疗方法的大道。然而,MYC是一种特别复杂的癌基因,到目前为止一直抵制治疗操控。
基因检测 价位高 市场窄 拓荒者前路荆棘丛生
目前,我国消费级基因解读的发展也已初见端倪,近两年除了实力雄厚的传统生物科技公司之外,还涌现出了很多基因检测创业公司。
专家解析耐药基因是否会冲破“最后防线”
日前,《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微生物所朱宝利等对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比较基因组分析文章。研究指出,mcr-1基因或已通过食物链传播到中国健康人的肠道细菌中,亟须引起关注。
PNAS:用RNA干扰来治疗恶性肿瘤
套细胞淋巴瘤(MCL)被认为是最具侵袭性的血癌,中位生存时间仅为七年,目前可用的治疗方法很少。每年有三千美国人被诊断为MCL,尽管用于身体其他部位转移瘤的个性化疗法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系统性的将治疗药物传递到癌细胞,对世界癌症研究来说仍然是个挑战。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