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者Cell子刊发表CRISPR新成果
西尼罗河病毒感染往往伴随着大量的神经细胞死亡。然而,人们对这种病毒诱导细胞死亡的机制还并不了解。德州理工大学的Haoquan Wu和N. Manjunath领导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基于CRISPR-Cas9的筛选方法,鉴定了WNV诱导细胞死亡所必需的基因。这项研究发表在七月十六日的Cell Reports杂志上。
Cell:坏基因为何并不总是闯大祸
两个携带着相同致病突变的人患病的严重程度却不相同,这是一个困扰了科学家们数十年的谜题。现在多伦多大学Donnelly 中心的Andy Fraser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揭示出了导致每位患者之间相异的一个关键部分。
Science子刊:决定疫苗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
来自美国军事艾滋病毒研究项目(MHRP) 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特殊的免疫基因: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是否出现突变,与疫苗是否能抗击艾滋病病毒密切相关。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乳腺癌靶向治疗耐药性的原因
最近,有研究人员发现,HER2二聚物,似乎没有出现在一小部分休眠的SKBR3乳腺癌细胞中。这个小的细胞亚群可能有自我更新的特性,对HER2抗体疗法产生耐药性,从而能够有助于新的肿瘤生长。相关研究结果于七月十七日发表在Science新推出的开发获取期刊《Science advance》。
美国著名院士Science发布免疫学重要发现
当病菌入侵之时,机体会调整自身适应及摧毁这一特定的靶标,这是免疫学的一个基本原理。然而目前对于免疫系统如何来精炼它的防御蛋白――抗体,从而最有效地瞄准入侵物的机制却仍不是很清楚。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提供了有关这一选择过程的一些重要新见解。他们的研究论文发布在7月16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Nature子刊:miRNAs是血脑屏障的保护
美国坦普尔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微阵列芯片对原代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miRNA表达谱进行分析,鉴定出暴露于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或无GSK3β抑制下诱导表达的miRNAs(miRNA表达谱芯片分析由联川生物承担完成)。
张锋综述:CRISPR的前景和挑战
麻省理工学院的张锋(Feng Zhang)博士是近两年大热的CRISPR/Cas9技术的先驱开创者之一。2013年,这位80后的年轻华人科学家开发出了可用来编辑DNA、敲除指定基因的CRISPR/Cas系统,自此之后一直致力于推动这一技术走向完美。
Cell子刊解决长期争议,你的脂肪来自何处
我们人类一生需要持续生成脂肪细胞,但脂肪细胞的起源一直很有争议。七月十六日Cell Metabolism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中,供体细胞生成了新的脂肪组织。研究人员还指出,胖子拥有更多来自骨髓的脂肪细胞。
免疫细胞的胆固醇代谢或和HIV感染进展直接相关
近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的2015年HIV发病机制、疗法以及预防的第八届国际艾滋病协会会议上,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特定免疫细胞中胆固醇水平较低或可帮助解释为何某些HIV感染者可以在自然情况下轻松控制疾病的发展,细胞中胆固醇水平较低意味着胆固醇代谢的增强。相关研究为科学家们通过调节细胞中胆固醇的代谢来理解控制HIV感染的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适度的激素抑制疗法或足以治疗甲状腺癌患者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J Clin Endocrinol Metab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促甲状腺激素(TSH)的适当抑制或许和极端的激素抑制疗法对患者所带来的益处一样,极端的TSH抑制往往会引发副作用的增加,比如骨质疏松症及心率不规则的发生。
乳制品让益生菌发挥更大健康效果
益生菌被认为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然而,益生菌多半是通过食物、饮料或者其他携带益生菌的介质进入人体的。因此,如果希望通过益生菌来改善人类健康,那么这些食品或者饮品可能会有着很大功劳。
PNAS:华裔科学家发现帕金森病治疗新药物
近日,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及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发现激活脑部一种关键蛋白能够有效阻止帕金森病的发生,同时他们还筛选出两种抗疟疾药物对与帕金森病有潜在治疗效果,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NAS 上。
PlosBiology:哪些小孩存在阅读困难?
阅读能力的形成对于人体的发育具有里程碑意义,阅读能力对于人类而言会影响一生。尽管对于大多数儿童而言,这个过程是逐渐形成的,而一小部分儿童则存在着阅读学习困难。
科学家阐明特殊分子或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的发展
每一位父母几乎都知道一句老话“感冒多吃点,发烧多饿会”,然而在癌症中如何供给或者饿死肿瘤或许并不是那么容易确定的,近日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刊登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者发现,一种名为14-3-3σ的普通分子或许可以帮助解释癌症的代谢,即肿瘤形成、生长以及死亡的过程。
研究发现基因也会“拔刀相助”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16日说,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某一基因被人为关闭,其他基因会“拔刀相助”,降低甚至抵消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液体活检可以发现肿瘤进展过程中的突变
来自CORRECT实验项目的研究人员近期通过液体活检的基因组数据分析发现,液体活检可能成为一种密切关注肿瘤基因型变化,并匹配相关突变临床疗法的检测方式。
胖子别哭 你的体重再也回不去了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肥胖个体恢复正常体重的机会由原来的男性中210人恢复1人、女性124人恢复1人增加到了男性1290人中恢复1人以及女性677人中恢复1人;相关研究或可提示当前集中于饮食和锻炼的体重管理程序或许对于治疗肥胖并不是很有效。
研究发现一种新药物可通过排除铜预防肿瘤转移
2007年,一名几乎面临“死刑”的女性抓住机会,试用了一种本身同样需要第二次机会的药物。该女性患有已扩散到肝脏的第四期乳腺癌。化疗消除了她体内的原发性肿瘤,医生则切掉了转移到肝上的肿瘤,使其处于一种被称为“无疾病征兆”(NED)的状态。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