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长江学者连发3重要成果
最近,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际宏博士带领的研究小组接连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Scientific Reports》发表三项重要研究成果。
Nature子刊:新技术给生物制药带来质的飞跃
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糖基化工程技术,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制造出更有效的药物。这一成果最近发表在顶级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有望给生物工程药物带来质的飞跃,帮助人们对抗癌症、关节炎和许多其它疾病。
科学家最近发现验血或成为诊断精神分裂症新方法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美国乔治亚摄政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血液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增多,可能是患精神分裂症的标志。
Genome Biology:RNA-seq需
随着新一代测序(NGS)的读长在不断增长,研究人员也开始纠结:到底多长的读长才合适?双端测序是不是优于单端测序?近日,康奈尔大学维尔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Genome Biology》杂志上发表文章,认为对于差异表达分析而言,读长并非越长越好。不过,双端测序和长的读长无疑能改善剪接的检测。
Genome Biology:RNA-seq需
随着新一代测序(NGS)的读长在不断增长,研究人员也开始纠结:到底多长的读长才合适?双端测序是不是优于单端测序?近日,康奈尔大学维尔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Genome Biology》杂志上发表文章,认为对于差异表达分析而言,读长并非越长越好。
一污水中病毒衍生出通用型药物 有望治疗多种脑疾
一种存在于污水中的病毒,竟然衍生出了一种独特的通用型药物,可以靶向与多种大脑致残性疾病相关的斑块,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症)、帕金森氏症和克雅氏病等。这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共同特点是大脑内淀粉样蛋白的异常沉积。
科学家最近发现验血或成为诊断精神分裂症新方法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美国乔治亚摄政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血液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增多,可能是患精神分裂症的标志。这表明验血可能成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新方法,有望显著降低诊断成本。
PNAS:音乐课可以提升学习能力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演奏乐器有助于人类的大脑发育。弹吉他或者吹长号的青少年,会拥有更强的语言能力。
陈新杰教授Nature发布线粒体研究重大发现
来自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发现了一条新的线粒体介导细胞死亡信号通路,并揭示出了抑制线粒体介导蛋白质稳态应激及细胞死亡的一个胞质溶胶网络。这些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20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PNAS:揭开免疫系统入侵者的秘密
人类免疫系统是一种强大而神奇的产物。如果你的皮肤有伤口,身体就会调动一系列不同的蛋白质和细胞来愈合伤口。如果你被病毒或细菌感染,你的免疫系统就做出回应,用一系列的细胞来攻击入侵者并中和它。
JHC:名人影响乳腺癌筛查
2013年安吉丽娜・朱莉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她告诉公众她被检测出来体内有乳腺癌1号阳性基因,该基因与乳腺癌和卵巢癌增加的风险相关,随后她进行了双乳房切除手术。现在研究表明,这个宣传确实影响了一些女性去寻找类似基因测试的意图。
乳腺癌早期治愈率可达95%
近几年来,陈晓旭、姚贝娜等一众名人因乳腺癌去世,让大家对乳腺癌的重视程度大大增加。近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病培训专家委员会、江苏省抗癌协会、江苏省医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江苏省肿瘤医院承办的第六届全国乳腺癌高峰论坛(南京)暨2015年江苏肿瘤学大会在宁举办。
再传捷报!百时美PD-1免疫疗法Opdivo肾
上个月,百时美施贵宝(BMS)研发的PD-1免疫疗法Opdivo(nivolumab)获欧盟批准晚期黑色素瘤适应症,成为首个成功撬开欧洲市场的PD-1免疫疗法,同时也是首个成功拿下美日欧3大主要市场的PD-1免疫疗法。
我国科学家发现冠状病毒编码校正分子机制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筹)特聘研究员兼清华大学教授饶子和与该中心研究员张荣光领导团队,在新发MERS/SARS冠状病毒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揭示了nsp14-nsp10复合体的结构基础,阐明了冠状病毒编码校正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老大和老二到底谁更聪明?
最近,一项包含了377,000名高中生的最新研究数据表明,在同一个家庭中,先出生的孩子要比后出生的孩子具有更高的IQ,并且两者在个性方面也存在不同。这对于那些相信出生顺序影响智商和个性等特征的人来说,可能是个好消息。
PNAS重大突破:强大的RNA研究工具
RNA是所有已知生命形式一个基础的组成部分――因此当RNA出错之时,许多事都可能会出错。RNA错误调控在许多疾病如精神障碍、自闭症和癌症的发病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纳米医学专家开发出了一种叫做Sticky-flares的新技术,提供了第一个实时追踪和观察RNA传送到活细胞内时分布动态的新方法。
北大、中科院Nature子刊发表光遗传学重要成
疼痛不仅是一种感觉,也会影响人的情绪。慢性痛患者常会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加重患者的痛苦。已知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与疼痛的感觉分辨和情绪体验有关。不过,人们对这一过程中的具体机制还知之甚少。
美研发抗癌药物纳米运输系统 可送高剂量药物达病
美国科学家研发出能安全运送高剂量抗癌药物直接抵达癌细胞的纳米运输系统,可大幅提高癌症治疗效果。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