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惊!科学家挖掘了端粒中新的蛋白质活
我们染色体顶端的微小端粒曾被认为无法编码蛋白质,但它似乎具有强大的生物功能,可能与我们对癌症和衰老的理解有关。最近,有研究团队发现,染色体尖端的端粒含有足够的遗传信息,可以产生两种具有潜在有效生物学特性的小蛋白质。
【Nature子刊】浙江大学姚雨石教授团队揭示
单核/巨噬细胞等天然免疫细胞在受到再次刺激时可以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这种现象与T/B细胞介导的获得性免疫记忆具有一定相似性,因此被称为“天然免疫记忆”或“训练免疫”。
强强联合!哈佛联合杜克大学创造出第一个全人源卵
“我们开发的全人源卵巢类器官发育速度比现有的人/鼠杂交方法快好几倍,并且还复制了人类卵巢器官的许多关键功能。这标志着我们在女性生殖健康研究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在未来,类似的技术也可以治疗不孕症。” ——共同第一作者、Wyss研究所及哈佛医学院Merrick Pierson Smela博士
首次!西湖大学郑钜圣、郭天南团队合作揭示中国汉
蛋白质数量性状位点(pQTL)的鉴定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潜在机制,并发现药物干预的有希望的靶点。对于最重要的一类药物靶标,遗传证据需要推广到不同的人群。鉴于以前的大多数研究都是在欧洲血统人群中进行的,因此对东亚人中与蛋白质相关的遗传变异知之甚少。
上海药物研究所等机构合作研发新一代强效PARP
奥拉帕尼是首个获批上市的PARP抑制剂,已成功应用于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及前列腺癌的治疗。然而,肿瘤患者不可避免地对其产生耐药性,迄今尚无能够克服奥拉帕尼耐药的新药进入临床试验。
咖啡还能护肝!近20万人研究揭示,喝咖啡的人,
全球范围内,咖啡是消费最广泛的饮料之一,已构成我们饮食的一部分。喝咖啡的益处甚多,不仅能缓解疲劳,还有强大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最近,有研究团队在咖啡对预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进行了系统综述。
再突破!田志刚院士团队揭示NK细胞辅助功能的调
自然杀伤(NK)细胞不仅是直接参与肿瘤监测的先天效应淋巴细胞,而且是抗肿瘤CD8 T细胞反应的重要助手。然而,调控NK细胞辅助功能的分子机制和潜在检查点尚不清楚。
香港大学2023首篇Science:基因调控程
解码组蛋白修饰需要识别“读取”标记的蛋白质。组蛋白H3赖氨酸79的甲基化在基因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组蛋白标记如何被识别和读取仍然是个谜。
【PNAS】浙大林爱福团队等合作揭示lncRN
研究结果表明WWP2是一种潜在的乳腺癌抑制因子,此外,这些发现为通过肺转移相关的lncRNA BREA2介导的Notch信号激活介导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为开发基于lncRNA靶向的治疗方法打开了大门,同时也为临床肿瘤诊断治疗提供新靶点和新策略。
最新!纽约大学揭示化疗对胰腺腺癌及其肿瘤微环境
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的肿瘤微环境(TME)是一个驱动肿瘤进展的复杂生态系统。然而,目前还缺乏对胰腺导管腺癌的肿瘤微环境及其在治疗反应中的作用的深入单细胞表征。
【Gut】“三管齐下”!铁依赖性细胞死亡或为癌
十年前,一种新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铁依赖细胞死亡(iron-dependent cell death),或“铁死亡”(ferroptosis)。与其他细胞凋亡方式不同,发生铁死亡的细胞会吸收更多铁元素;铁在细胞内参与代谢,最终损坏细胞膜。“铁死亡”参与了人体内的诸多控制机制——例如参与细胞的发育过程以及清除缺陷或衰败的细胞。
天然果蔬汁能改变大脑结构,降低痴呆风险!浙大最
随着人均寿命的持续延长,痴呆症对全世界老年人的福祉和经济成本构成了巨大负担。由于其不可逆性和治疗方法有限,确定痴呆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可改变的因素,对于提供有效的预防方法至关重要。
【Human Reproduction】小心!
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AI)以及深度学习技术找到了儿童面部形状变化与母亲饮酒量(怀孕前和怀孕后)之间的联系。
2023年第3篇!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揭秘三种R
研究发现三种RNA解旋酶-DDX42、DDX46和DHX15 与人类U2 snRNP相关,但它们在U2 snRNP和剪接体组装中的作用和机制尚不清楚。
吃板栗竟能防癌?20年随访研究证明:膳食补充剂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较高的膳食纤维摄入量可以预防结肠直肠癌和其他肠道疾病。而在膳食纤维的构成中,抗性淀粉、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抗癌潜力的物质(生板栗抗性淀粉占总淀粉含量78%)。此外,抗性淀粉拥有比其他膳食纤维成分更好的口感和风味,因此在近年来成为食品卫生方面的研究热点。
【Nature子刊】100%有效!男性短期避孕
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意外怀孕率高达50%。目前可用的避孕方法中,主要是针对女性,男性可选择的避孕/节育选择很少,只有避孕套和输精管结扎术。但避孕套是一次性的,而且容易失效。而输精管结扎术,虽然有时候可以逆转,但逆转手术费昂贵且不一定能成功,所以几乎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永久性绝育方式。
挪威科学家研究表明,长期单身竟会增加患痴呆风险
早期的研究表明,晚年结婚可以防止痴呆,而老年时单身会增加痴呆的风险。最近,有研究团队婚姻史与晚年痴呆和轻度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
惊!加州大学首创小分子药物竟逆转癌症驱动机制,
作用于RNA1(ADAR1)的腺苷脱氨酶通过在应激反应期间阻止逆转录病毒整合和逆转录转位来保持基因组完整性。然而,炎症微环境诱导的ADAR1p110至p150剪接亚型转换驱动了20种恶性肿瘤的癌症干细胞(CSC)生成和治疗耐药性。
每周运动达到这个量,肝脏脂肪大幅减少,脂肪肝风
我国是世界上肝癌病例最多的国家,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导致我国慢性肝损伤和终末期肝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最近,有研究团队分析了运动训练是否能在临床上实现有意义的肝脏脂肪改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唐北沙团队发表首个中国人群帕金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为运动迟缓、姿势不稳、肌肉僵硬和静止性震颤,临床表现包括认知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抑郁和嗅觉减退等。到2030年,我国的PD患者人数估计将达到494万,约占全球病例的50%。PD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衰老被认为在PD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栏目推荐
【Nature子刊 |
【Science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