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子刊:基因组学揭秘高危白血病治疗
在过去十年间,关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诊断治疗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许多与其相关的关键标志物被鉴定出来,然而包括急性红白血病(AEL)在内的几种AML亚型的相关研究依旧进展迟缓。近日,来自美国圣犹达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组分析,为AEL的诊断与靶向治疗带来了新机遇。
《Nature》:胰腺癌原来是这样“找饭吃”的
肿瘤细胞在增殖、生长及转移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这一巨大的能量需求单单通过循环系统来输送远远不够,它需要借助巨噬细胞破坏其他正常细胞才能满足其自身的能量供应。
成也萧何败萧何——肿瘤免疫疗法成败皆系于钾离子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的好消息不断,PD-1/PD-L1疗法和CAR-T疗法的出现为癌症的治疗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俨然成为当前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但是,目前免疫治疗对晚期肿瘤的效果基本只有25%-30%左右,于其他患者而言不过是纸上谈兵,这是为什么呢?
科学家做了一个逆天加法:CRISPR+石墨烯=
如果说CRISPR-Cas是基因工程领域的“革命性”技术,那么石墨烯就是跨越物理、化学、航天等诸多领域的“十项全能”型材料。一个是生物医学领域的当红明星,一个是材料界众望所归的“王者”。两者的结合,使得基因测序的实施从繁琐的实验室技术转向灵活高效的可移动设备。
“肥宅快乐水”快乐了谁?糖浆竟可促癌!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过往多见于41~65岁人群,而今青少年患者也不在少数,这与20世纪80年代后以“肥宅快乐水”为代表的含糖饮料风靡息息相关。有流行病学数据指出糖摄入量较高的人群比普通人群患癌的风险更高,但这些数据仅为二者建立初步联系,具体因果分析仍需实验结果论证。
《Science》子刊:胃癌胃炎患者的福音!在
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大部分胃炎胃癌发生的主要原因。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布给了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制的发现者。目前,临床上治疗胃炎患者主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和抗生素的联合治疗方法。
miRNA抢镜mda-7的抗癌通路,新型疗法一
科学家对mda-7/IL-24基因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表明,它有助于抑制大多数常见的癌症类型,目前,科学家们正在探索上游基因是如何通过影响microRNA来推动这一抑制过程的。
《Nature》:针对前列腺癌的PROTACs
自PROTAC策略问世以来可谓备受关注,而在近日,Arvinas公司宣布,将于今年年中启动关于PROTAC策略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试验,该试验将持续约9个月。
《Nature》子刊:癌症治疗差异性竟与线粒体
同一基因组的癌细胞为何对同一疗法产生不同的治疗疗效呢?目前已知很多原因会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最近,来自西奈山和IBM的研究人员通过对TNF相关细胞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诱导和使用一个新的统计方法,证明可变线粒体丰度与细胞存活和细胞死亡反应相关。
延长生存期不是梦!脑胶质瘤终获突破,科学家找到
胶质瘤是儿童除白血病之外最常见的肿瘤,也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并且是儿童最常见的致死疾病之一。约有50%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肿瘤在手术会复发,需要再次的化疗来延长生存期,而复发的肿瘤又常常对化疗产生耐药性。因此,迫切需要有效且温和的治疗方法来改善目前治疗现状。
微环境“泛酸”——肿瘤转移的罪魁祸首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阶段、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其与肿瘤微环境(TME)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有助于促进肿瘤的增殖、侵袭、粘附、血管生成,进而促使恶性肿瘤产生,同时表明低PH应是肿瘤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JEM》:白血病突破表观遗传领域,新靶点被发
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在癌症治疗领域可谓是遍地开花,硕果累累,然而对于血液肿瘤,如白血病的治疗却效果不佳。而在昨日,英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EZH2的表观遗传蛋白质可以延缓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发展,他们在线发表在《JEM》的研究表明:靶向EZH2可能为AML提供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新治疗方法。
《Cancer Research》:绝处逢生!
免疫治疗作为肿瘤学的颠覆者,正在改变结直肠癌诊疗的各个方面:为了适应免疫治疗,重新修订了实体肿瘤疗效评估标准——iRECIST,免疫评分也有望重新定义肿瘤临床分期体系,无论是针对晚期肿瘤的CheckMate-142研究和早期肿瘤新辅助治疗的NCT03026140研究,都取得了喜人的结果。
《柳叶刀》子刊:外显子测序发现儿童肾母细胞瘤新
肾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儿童肾癌,其具有遗传异质性。虽然目前已经鉴定出了几种Wilms肿瘤易感基因,但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可能存在更多的易感基因。
《Science》子刊:KRAS突变型肺癌或喜
大约30%的癌症存在KRAS的活化突变,其通过称为MAPK的信号传导途径触发肿瘤发生与进展。虽然目前还没有直接针对KRAS的药物成功,但已经开发出针对MEK的靶向治疗。
谨慎用药!糖皮质激素竟是乳腺癌转移推手!
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新诊断乳腺癌患者约140万例,死亡50万人,对于女性来说,乳腺癌已成为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堪称“红颜杀手”。
《PNAS》:肿瘤发生过程中p27“神奇”的双
肿瘤发生过程的明星分子p27又有新进展!先前的研究多集中于p27作为CDK分子的抑制剂,但此次最新的研究发现,当PI3K激酶磷酸化时,p27从CDK抑制剂可转变为诱导肿瘤发生的致癌基因。
基因魔剪2.0版--CRISRP-Cas14:
昨日,MammothBiosciences公司获得加州伯克利分校授权的一种新型CRISPR酶--Cas14蛋白,可靶向单链DNA、RNA以及双链DNA,为研发基于CRISPR系统进行疾病诊断的“工具箱”中又增添的一款新工具。
针对HER-2蛋白的乳腺癌疫苗新鲜出炉!且已进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尽管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其死亡率仍然位居女性肿瘤的第2位。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约占全部乳腺癌的20%~25%,该类型乳腺癌侵袭性较高、结局差。尽管曲妥珠单抗的问世给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巨大的希望和更多的选择,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对药物没有响
特朗普:NIH财政投入将被再次削减
人类要进行一切社会活动,都必须基于拥有健康的身体这一基本要素。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这就免不了加大在医疗卫生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
栏目推荐
【Nature子刊 |
【Science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