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基因的瘦身之旅——不同突变方向,改写肥胖命
近年来,我国成人肥胖率呈迅速增长的态势,肥胖流行趋势日益严峻,而肥胖流行的严重后果也逐步成为我国日益加重的社会负担。肥胖不仅仅与饮食及运动相关,基因在肥胖进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肥胖基因谱的问世更襄助于相关基因更为深入的研究。
Nature | 降压药竟可治疗帕金森?
全球帕金森日刚刚过去不久,昨日,《Nature》杂志便在线发表了帕金森相关的重要研究,剑桥大学DavidRubinsztein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小鼠模型中发现了降压药对治疗帕金森的重大意义。
Nature | 对抗肿瘤生长,也有我的功劳!
近日,来自威斯塔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一种中性粒细胞蛋白通道可影响癌症治疗效果。他们发现,关闭该通道可延缓肿瘤进展。据此,该中性粒细胞蛋白通道或可用于辅助多种癌症的治疗。该研究发表在2019年4月的Nature杂志上。
到底是谁诱发了侵袭性乳腺癌?
每年全世界有170多万女性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这种疾病在大约50万患者中死亡。在抗击乳腺癌的斗争中,各国研究人员正在研究针对这种疾病的新治疗方法,旨在更准确地靶向癌细胞并激活肿瘤相关的免疫系统。
《PNAS》:颠覆!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开发或将成
如果一个人身体里的“垃圾处理站”出了问题,身体的各项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大脑里,垃圾累积得多了,脑子就会变得“迟钝”,比如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显示,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的过度产生以及清除不足是诱发AD发病的关键因素。
一招两用——树突状细胞关键调节因子LKB1功能
肿瘤免疫治疗是调动人体强大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的治疗方法,除了常提及的各种T细胞与抗体,机体免疫系统中最强有力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PC)——树突状细胞(DC)的作用也逐步受到重视。
《Cell》子刊:一个关键蛋白将脑细胞送上“不
Michael导语胶质祖细胞异质性特征和程度及其对脑恶性肿瘤的贡献尚不明确。通过应用谱系靶向的单细胞转录组学,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Q. Richard Lu博士揭示了发育过程中的大脑中具有独特分子身份的神经胶质祖细胞的多样性。他们的分析明确了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神经胶质细胞谱系中不同的过渡中间状态及其不同的发育轨迹。
人类干细胞竟也存在“领头羊”,决定机体细胞生杀
人类干细胞的发现可以说是21世纪以来,再生医学和生物研究中最大的创新,干细胞能够替换或修复身体受损的细胞,不仅在慢性病如糖尿病、肝硬化、慢性创伤、自身免疫病等具有治疗作用,治疗癌症方面也已经取得了大量突破。
无心插柳柳成荫——肝癌潜在新靶点意外现原形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人数约占全球55%,因该病死亡的人数已达全球45%-50%,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之路敲响了警钟。随着科技的进步,靶向治疗应运而生,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Nature》:将肿瘤细胞变为抗肿瘤的疫苗“
Micheal导语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iNHLs)无法通过标准疗法治愈,对检查点阻断剂反应较差。尽管淋巴瘤细胞能够被T细胞有效杀死,但体内抗淋巴瘤T细胞一直难以被有效激活。来自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JoshuaD.Brody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证明淋巴瘤细胞可以直接激活T细胞,但体内免疫仍然需要免疫交叉才能有效抗肿瘤。
另辟蹊径!CD4+T细胞谱写肿瘤免疫新篇章!
2010年以来,肿瘤免疫治疗发展迅速,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的疗法已被证实可产生显著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决定该疗法成败的关键之一是提高T细胞的初始激活水平。目前治疗靶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CD8+T细胞,而CD4+T细胞在肿瘤免疫中扮演的角色逐渐受到重视,但其激活机制尚未得到准确诠释。
肺癌治疗新发现!microRNA可作为逆转和预
近日,来自以色列医学癌症中心的研究团队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种特殊突变基因的小片段——调节基因表达的非编码基因材料——微小RNA介导了肺癌靶向药物治疗的耐药性。这表明,microRNA可以作为逆转和预防肺癌耐药性的潜在靶点。这是继极光激酶后肺癌靶向治疗的又一大突破。
从斑马鱼身上竟然获得治疗帕金森的方法!这科研设
与哺乳动物相比,成年斑马鱼会使大脑中的神经元再生,但这种能力的程度和变异性尚不清楚。来自Edinburgh大学脑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的ThomasBecker及其研究团队探寻了各种多巴胺能神经元群体的丧失是否足以触发神经元的功能性再生。
《Cell》:PD-1靶点的境外战场-肿瘤外泌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成为一种革命性癌症免疫治疗方法,然而该疗法只对10-30%患者有效果。为了探索背后的机理,来自旧金山加州大学RobertBlelloch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颠覆当前癌症免疫治疗理论的答案,并发表在2019年4月4日Cell上。
《JEM》:重磅!肝癌患者男女性别差异大揭秘!
自古以来,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深深烙印在广大华夏子孙心中,即便是信息发达,民主集中的今天,也或多或少地存在性别歧视,就连癌症都不例外。大量统计学数据显示,男性罹患肝细胞癌的风险明显高于女性。而这背后的机制却尚未明朗。
《Nature》:冷冻电镜蛋白解析再获重大突破
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是一种中心代谢酶,催化ATP依赖性柠檬酸和辅酶A(CoA)转化为草酰乙酸和乙酰-CoA1-5。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们与NimbusTherapeutics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冷冻电镜技术揭开了这种代谢酶的神秘面纱,这种酶可能成为癌症治疗的下一个主要分子靶点。
《Nature》子刊:肠道微生物与免疫检查点抑
近日,《Nature》杂志再次将肠道微生物推上热点。坐实人体肠道共生微生物对癌症免疫治疗的重大影响,肠道微生物与免疫系统双剑合璧为肿瘤免疫治疗谱写了新蓝图。
《Nature》子刊:肿瘤与免疫系统“相爱相杀
在我们的认识中,人体免疫系统是机体发现和消灭肿瘤细胞的可靠“人体警察”。但来自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和UPMC希尔曼癌症中心的新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竟然可以利用机体内的免疫调节剂促进其自身发生“免疫逃逸”,人们先前认为的可靠“人体警察”竟成了肿瘤逃逸的“帮凶”,这一发现或可用于开发下一代免疫抗癌疗法。
《Nature》子刊:癌症疫苗遍地开花,个体化
时至今日,疫苗仍是人类面对疾病的最佳防卫武器。回顾历史,正是依靠疫苗,人类才得以终结肆虐的天花、脊椎灰质炎等高发疾病。嵌合抗原受体T淋巴细胞(CAR-T)和免疫核查点信号阻断抗体PD-1/PD-L1的创新和临床应用更是证明了癌症疫苗的里程碑性地位。
AACR抗癌神药-PD1新进展
在治疗癌症这种令人闻风丧胆的疾病的长期奋战历史中,科学家们研究了多种抗癌武器,在过去的四五年里,有一种新型武器声名鹊起,甚至被部分人誉为“抗癌神药”这就是PD-1抑制剂!然而狡猾的癌细胞一直在躲避科学家们研发的武器的攻击,那么PD1这种药物是否即将从抗癌神坛跌落?
栏目推荐
【Nature子刊 |
【Science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