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干细胞”重要调节因子!中国医科大学马晓欣团
子宫内膜癌干细胞(ECSCs)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转移、免疫逃逸、化疗耐药和复发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EC细胞维持干细胞功能的具体机制尚未阐明。
【Lancet子刊】协和医院杜斌团队:深入解析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将BPRI预测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率的能力与广泛使用的临床评分进行比较,包括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和急性生理学评分 (APS,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 (APACHE II的一个组成部分)。本研究的次要目的,是量化脓毒症早期(脓毒症诊断后7天内)的BPRI与院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Cell】新突破!北京大学张泽民院士团队完成
在本研究中,团队通过整合来自19种主要癌症类型的649名患者的B细胞单细胞RNA测序数据,建立了人类B细胞的图谱。
【Lancet子刊】北京大学宋毅团队:构建中国
本研究旨在:1.评估和比较MASLD的现有预测因子;2.为儿童制定实用的筛查策略,并根据当地的肥胖患病率进行调整。
【Nature子刊】北京医院张瑞团队:首次揭示
作为Quartet项目的一部分,团队在45个实验室中进行了一项RNA-seq基准研究,系统地评估了真实世界的RNA-seq性能,并研究了26个实验过程和140个生物信息学管道中涉及的影响因素。
【JECCR】苏州大学沈明敬团队:发现肺癌免疫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死亡率高。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PD-1)及其配体(PD-L1)的上调可能是逃避免疫监视的关键机制。因此,针对PD-1或PD-L1的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抗体被广泛用于治疗肺癌患者。然而,肺癌和微环境中的中性粒细胞维持PD-L1表达并对CD8+ T细胞功能产生更强抑制的机制尚不清楚。
【BMC Medicine】协和医院李秀玉团队
团队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数据,估计了1990-2019年,55岁以上个体中ASCVD的患病率、死亡率和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s),包括缺血性心脏病(IHD)、缺血性中风(IS)和外周动脉疾病(PAD)。
【Nature子刊】新突破!中山医院舒先红团队
受吸入药物高心脏递送效率的启发,团队提出了一种可吸入心脏靶向肽(CTP)修饰的磷酸钙(CaP)纳米颗粒,用于递送PDE10A的选择性抑制剂TP-10。
【CTM】湖南大学张英杰团队:揭示结肠癌治疗新
N-甲基腺苷(m6A)是肠癌中常见的RNA修饰。尽管其含量丰富,但m6A甲基化对肠癌中lncRNA CARMN的生物学意义仍不明确,尤其是对于突变型p53的获得性功能增强。
可抑制肿瘤生长并提高生存期!苏州大学赵军团队:
BUB1有丝分裂检查点丝氨酸/苏氨酸激酶B (BUB1b)已被明确确定为多种癌症的癌基因。然而,BUB1b调控肺腺癌(LUAD)进展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
“乔布斯病”神解药!复旦大学吉顺荣团队:发现胰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从鸟嘌呤O6位置(O6- mg)去除烷基加合物并修复DNA损伤。高MGMT表达导致替莫唑胺(TMZ)治疗反应差。然而,MGMT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NETs)中的生物学重要性及其高表达的机制仍不清楚。
【Nature子刊】广州医科大学合作发文:抑制
侵袭和迁移是癌症的关键标志,侵袭性生长是导致胶质母细胞瘤治疗失败和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6 (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6, PRMT6)作为一种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在前期研究中已被证实可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恶性增殖。然而,PRMT6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
【Nature子刊】北京大学何爱彬团队创新单细
在本研究中,团队介绍了用于小分子和多模态表观基因组图谱的原位单细胞关节图谱的EpiChem,揭示了异质性CRC类器官内染色质状态背景下的不同药物相互作用。
【JAMA子刊】华中科技大学程斌团队开发多模态
在本研究中,团队开发了一个多模态AI模型(联合AI模型),并对前瞻性数据集,进行了交叉试验,以评估该模型协助内窥镜医师诊断胰腺病变的能力,以及未来临床应用的优势和潜在路径。
“靶向乳腺癌”新思路!东北师范大学宋振波团队:
研究证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和癌症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 CSC)样特性有利于癌症转移。近年来,睾丸特异性蛋白酶50 (TSP50)已被确定为预后因素,并参与肿瘤发生调节。然而,TSP50在EMT和CSC样性质维持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强效抑肿瘤!华中科技大学章小平团队:发现肾癌新
乙醛脱氢酶超家族(Aldehyde dehydrogenases superfamily, ALDHs)以不同的亚细胞定位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在调节恶性肿瘤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它们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关系尚未阐明。
【Nature子刊】中山大学肖海鹏团队新发现:
在本研究中,团队比较了MTC和甲状腺状癌(PTC)的单细胞景观,发现MTC中CGRP的表达与树突状细胞(DC)异常发育有关,其特征是cAMP相关通路的激活和高水平的克虏伯样因子2(KLF2),与肿瘤浸润T细胞的活性受损相关。
栏目推荐
【Nature子刊 |
【Science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