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胰管腺癌(PDAC)是一种侵袭性且基本上无法治愈的疾病,占所有类型胰腺癌的90%,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基因改变的表征将提高我们对这种疾病的理解和治疗方法。论文作者 Lou博士说:“Poly-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现在是FDA批准的用于携带致病性种系BRCA1 / 2突变的转移性PDAC患者的标准维持治疗选择,只有约10%的PDAC患者具有同源重组(HR)基因的致病性突变。这使得大多数患者错过了这种令人鼓舞的治疗策略。”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用于治疗某些癌症和遗传性疾病。造血干细胞分化成血系,并在受体的一生中自我更新。多能干细胞品系可以解决目前HLA匹配供体的短缺问题,并提供丰富的转基因干细胞来源用于治疗遗传性血液疾病,包括免疫缺陷和代谢紊乱。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微流体培养系统来模仿原始胚胎循环,并解决了循环流动和剪切应力增强胚胎血液发育的假设。胚胎造血来自人多能干细胞,并通过小分子操作TGF-β和WNT信号传导从中胚层诱导。
2022年9月27日和10月19日线上举办,欢迎参加!
溶酶体虽然体积小(仅占细胞体积的1-3%),但却有着强大的功能,在细胞中起着惊人的作用:这些小囊是细胞的回收中心——溶酶体中聚集着各种酶,这些酶将“没有用”的分子分解成小块,这些小碎片又可以组装成新的分子。溶酶体功能障碍可导致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或其他疾病。然而目前,我们还未找到更好的方式来研究溶酶体的内部物质;因此相关疾病的确切分子机制及靶向药物仍是难以捉摸。
近来有研究表明,简单的血液检查可以在病人出现任何明显的症状之前,识别出50多种癌症,并用热情和令人窒息的语言对其进行详尽描述。
卫报(英国有影响力的报纸)显示,加勒里测试可能是癌症筛查的“新时代”。来自纽约的Deb Schrag在宣布探路者研究的结果时说:“这项研究让我们瞥见了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利用血液测试筛查的机会,以检测各种癌症的最早和最及时治疗的阶段。”
慧渡医疗新一代液态活检NGS产品获颁美国 FDA突破性医疗器械
肝脏是机体主要的代谢器官,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突变会改变代谢,以满足不受抑制的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对营养和生长的更高需求。激活的连环蛋白β1不仅触发了肝脏肿瘤的发生,而且还加剧了小鼠模型中Tp53缺失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介导的肝癌发展。通过使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是连环蛋白β1突变细胞系和肝脏中的主要代谢畸变。此外,抑制连环蛋白β1/AKT2刺激的嘧啶合成轴优先抑制连环蛋白β1突变细胞增殖和肿瘤形成。因此,连环蛋白β1活性突变在各种临床前肝癌模型显示出致癌特征。
大量研究表明,脂肪组织的产热效力与机体肥胖及相关代谢综合症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而促进脂肪组织的产热活性将能够有效抑制例如肥胖和糖尿病等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展。内质网 (ER) 应激与肥胖和代谢疾病中的脂肪功能障碍有关。目前,人们尚不清楚脂肪细胞中的 ER 应激信号是否机械地介导产热脂肪的失调。近日,武汉大学刘勇团队在Nature Metabolism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肌醇需求酶1α(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α, IRE1α)是一种关键的ER 压力传感器和信号传感器,IRE1α能通过抑制米色脂肪细胞活性,进而抑制机体的适应性产热,并在营养过剩的条件下促进肥胖及代谢紊乱的发展。
膀胱癌,泛指各种出自膀胱的恶性肿瘤,也就是有异常细胞大量增殖而不受管制。膀胱是贮存尿液的中空器官,外壁主要由肌肉构成,位于下腹部。由于症状不严重,表浅性膀胱癌可能会渐渐往较深的肌肉层侵犯。侵入肌肉层的膀胱癌必须开刀,切除部分或全部的膀胱,乃至膀胱根除术(将膀胱和邻近组织、淋巴腺一并切除)。在美国,膀胱癌的患者数在男性癌症名列前四名,在女性则位居第九。每年有超过 47,000 位男性和 16,000 女性被诊断出膀胱癌。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张宏冰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研究员郑亮团队合作揭示了肿瘤细胞代谢异常的作用和机制,为肝癌的精准治疗带来新希望。
DNA每进行一次复制,DNA链末端就会丢失一小截。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的行政命令,同时,白宫举办“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峰会”,宣布提供20多亿美元的资金,以推进拜登总统的行政命令。受此影响,国内合成生物概念再获市场关注。
IsoPlexis 实验室参观预约活动现已开启,欢迎预约!
2022年9月15日下午,由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和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生物医药讲坛系列2022年培训项目——创新药械法规解析注册策略与风险控制高级研修班”系列课程第一讲以线上直播的形式正式启动
2022年9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药品名单的公告,公告指出根据各方反馈意见,国家医保局按程序对有关药品进行了复核和结果修正,正式公布了《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肿瘤领域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据柳叶刀杂志记载,胰腺癌确诊后的五年生存率约10%,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临床症状隐匿且不典型,是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
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而治愈率很低。该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男性患者远较绝经前的妇女多见,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与男性相仿。胰腺癌诊治困难主要在于其起病隐匿、转移迅速。
如果细胞中的一切进行顺利,遗传信息将必然被正确传递。但不幸的是,由于突变,DNA中的错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陆地植物已发展出一种特殊的校正模式:它们不会直接地修正基因组中的错误,而是在每个单独的转录本(RNA)中精心修正。近日,来自德国波恩大学的研究者将此修正机制从苔藓中移植到人体细胞内。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来自苔藓的矫正器在人体内也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开始工作了。此项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
热门活动
分享至: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刚刚
时间:2025年06月13-15日
地点:上海
-
第四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
刚刚
时间:2025年02月28日-3月1日
地点: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上海浦东东方路969号)
[详情]
-
中国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大咖论坛
刚刚
时间:2025年02月27日
地点: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上海浦东东方路969号)
[详情]
-
最新原创
快捷导航
热门标签
订阅Newsletter
提交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微信号:zhuanhuayixue,转化医学领域核心门户,提供优质原创内容,深度行业分析,最新资讯报道。
转化医学网视频号,更多有趣好玩儿、有观点、长知识的生物医药视频,欢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