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2024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中医药多组学前沿技术应用高峰论坛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自闭症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的一种,为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社交、行为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超过1000万名自闭症患者(约每68名孩子中就有1名自闭症患者)。近年来,随着对自闭症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自闭症是一种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受一定遗传因素和多种环境因子影响。尽管已有诸多研究从分子遗传、神经免疫、功能影像、神经化学和神经解剖等不同角度对自闭症病因展开研究,但依然没有任何一种假说能从根本上解释自闭症的病因。
近年来,单细胞测序(scRNA-seq)和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彻底变革了人们理解复杂组织的方式,不断推动生命健康研究进入单细胞和空间组学时代。然而,目前的单细胞测序及空间转录组技术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成本极为昂贵,严重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与此同时,传统混样测序(Bulk RNA-seq)一直是生物医药研究的主流工具。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原有数据资源以解释细胞多样性和空间表达模式是系统生物学研究的重大技术挑战。
2022年11月3日,清华大学林欣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regulates RIPK1 activity to limit cell death and inflamm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非受体酪氨酸激酶Janus激酶1(JAK1)和SRC能够在Y384(小鼠RIPK1中的Y383)磷酸化R...
2022年10月26日下午CACLP博览会.中科纳泰产品发布会
外周血中高水平的 ERBB2(以前称为 HER2)特异性 1 型 T 细胞与曲妥珠单抗治疗后的良好临床结果相关;然而,只有少数患者在治疗后会产生可测量的 ERBB2 免疫。旨在增加 ERBB2 特异性 T 辅助细胞的疫苗可以在大多数患者中诱导 ERBB2 免疫。
过去二十年来,以PROTAC为代表的基于蛋白酶体研发的降解技术飞速发展,但仍存在重大局限。近3年来,基于自噬-溶酶体和内体-溶酶体靶向降解领域取得了多项进展,建立了独立于PROTAC与蛋白酶体的降解技术新领域。
2022年10月28日,中山大学彭丽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Upregulation of Superenhancer-Driven LncRNA FASRL by USF1 Promotes De Novo Fatty Acid Biosynthesis to Exacerbat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促癌l...
对于患者体内微环境,众多疾病最精尖的前沿治疗手段急需一个优于传统免疫组化(IHC)的免疫检测技术。艾克发生物致力于的多色免疫荧光(mIF/mIHC)此时临危受命,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主流的微环境观测评估手段。
PD-1主要在激活的T细胞和B细胞中表达,功能是抑制细胞的激活,这是免疫系统的一种正常的自稳机制,因为过度的T/B细胞激活会引起自身免疫病,但是,肿瘤微环境会诱导浸润的T细胞高表达PD-1分子,肿瘤细胞会高表达PD-1的配体PD-L1和PD-L2,导致肿瘤微环境中PD-1通路持续激活,T细胞功能被抑制,无法杀伤肿瘤细胞。PD-1的抗体可以阻断这一通路,部分恢复T细胞的功能,使这些细胞能够继续杀伤肿瘤细胞。
手术切除是大多数实体瘤的主要治疗选择,但手术切除后肿瘤复发仍然是癌症治疗的一大挑战。最近,华东师范大学医学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叶海峰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设计了细胞大小“无人工厂”,能够生产出免疫调控细胞因子,指挥机体清除残存癌细胞。
10月26日,英国伦敦肿瘤研究院、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巴兹癌症研究所Trevor A. Graham团队和意大利人类技术中心Andrea Sottoriva团队在《自然》(Nature)杂志联合发表了两篇背靠背研究论文。研究揭示了癌症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如何同时进化并塑造肿瘤内遗传和表观遗传异质性;表明了表观遗传的变异及转录可塑性对大肠癌肿瘤异质性的重大影响,为理解结直肠癌的遗传控制和克隆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11月10日(星期四)13:30-17:00,我们相聚云端。
进一步揭示了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的细胞动力学及其调节因子。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是指胰腺细胞发生癌变而产生的肿瘤,这些肿瘤细胞具有侵犯其他组织的能力。因其早期通常没有症状,且这些症状通常不具特异性,所以发现胰腺癌时常常已经进展到癌症晚期,癌细胞已经远端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胰腺腺癌的预后通常很差,一年存活率和五年存活率分别仅有25%和5%;早期诊断的五年存活率则提高到约20%。
免疫疗法存“难题”
01
手术是恶性实体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尽管手术技术不断进步,但难以完全切除残余零星癌细胞,这些残余癌细胞会不断潜逃诱发新癌变。此外,手术导致的伤口愈合过程和围术期创伤相关炎症也可促进肿瘤复发。因此,迫切需要寻求预防术后癌症复发的新策略。
现如今,各种药物和基于细胞的技术可用于增强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以对抗癌症并产生肿瘤特异性记忆T细胞,...
随着COVID-19大流行进入第三年,多种疫苗及药物已经获批。然而,由于SARS-CoV-2的快速突变,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尚未完全得到控制,因此,寻找更多潜在药物靶点和新药迫在眉睫。作为SARS-CoV-2的重要结构蛋白之一,N蛋白在病毒的许多生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它与病毒RNA结合形成RNP复合物时。
专家助阵,欢迎大家预约报名,11月3号下午13:30,我们云端共聚。
10月31日,2022达摩院青橙奖名单公布;女青年科学家、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白蕊女士成为本届青橙奖15位获奖者之一。白蕊为西湖大学施一公剪接体研究团队核心成员之一,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剪接体和RNA剪接的分子机理。她参与并主导了全球唯一覆盖完整RNA循环的剪接体系列成果,为相关遗传病和癌症机理研究带来了新思路。
“等待和观察(W&W)”的方法已被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预后判断,成为了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替代方案。目前,在判断哪些病人适合使用W&W方法时,主要的判断标准为临床缓完全解(cCR),而非病理完全缓解(pCR)。对于某些患者而言,基于cCR的W&W方式将可能导致比标准根治性手术更差的长期预后。近日,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者突破了这一难题。
热门活动
分享至:
-
第三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暨空间组学前沿论坛
2024-01-30
时间:2024年3月1-2日
地点: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上海浦东东方路969号)
[详情]
-
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2022-11-24
-
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及产业化沙龙
2022-11-18
-
首届西南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
2022-11-18
-
最新原创
快捷导航
热门标签
订阅Newsletter
提交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微信号:zhuanhuayixue,转化医学领域核心门户,提供优质原创内容,深度行业分析,最新资讯报道。
转化医学网视频号,更多有趣好玩儿、有观点、长知识的生物医药视频,欢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