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6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美国政府支持放弃新冠疫苗专利保护,或引发制药业争议
当地时间 5 月 5 日美国政府发表了一项声明:美国将支持放弃新冠肺炎疫苗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美国在世贸组织(WTO)暂时取消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专利保护的举动后给予的支持。 声明中称:“这是一场全球性的健康危机,新冠疫情的非常时机要求采取非常措施。美国政府坚决保护知识产权,但为结束疫情,我们支持放弃对新冠疫苗的知识产权保护”。 ...
饮食、脂肪、死亡率:《Science》年度最具争议研究,您还记得吗?
《柳叶刀三连发:用10年,13万人告诉你怎样吃才健康!》这篇文章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在接近年尾的时候,依旧刮起了一阵大风。 这篇文章颠覆了很多人的想象,但是也再一次普及了健康饮食的知识。而在最近,《Science》选出了年度最受欢迎也是最受争议的文章,该篇文章雄踞榜首。 很...
美国加入胚胎编辑“争议漩涡”!优化人类DNA是福是祸?
MIT科技评论最新消息,美国已开展首例转基因人类胚胎的研究,研究地点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据专业人士透露,由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Shoukhrat Mitalipov领导的这项研究,使用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改变大量单细胞胚胎的DNA。 在美国,之前任何与体外受精胚胎编辑培育婴儿有关的研究都将会遭到国会反对,这为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禁止批准拨款该类临床试验...
“诺奖级技术”争议升级:基因编辑公司为CRISPR平反!
日前,两家基因编辑公司正在反击导致该公司股票暴跌的一篇文章,基因编辑公司称该文章的结论充满错误,并表示出版社不应该发表该文章。 在寄给《Nature Methods》的一封信件中,来自Intellia Therapeutics和Editas Medicine公司的科学家批评了该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该文章声称基因编辑工具CRISPR已经在小鼠基因组中引发了意想不到的...
代孕市场备受争议 医生:适度放开应慎之又慎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两天,一则标题为《90后女孩辞职代孕赚20万,供两个妹妹上大学》的新闻报道在网络上引发热议。90后陈女士在一家代孕中介,通过移植胚胎为他人生下一个健康女婴,得到20多万元报酬。这位“代孕”的90后妈妈曾表示:代孕是各取所需,如果将来需要钱,可能还会选择这条路。 关于代孕,我国相关法律明确指出:这项技术只能以医疗为目的,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中实...
2017热词预测之肿瘤基因检测:争议不断,热度不减!
“癌症是最常见的基因疾病,所有癌症的发生,都源自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的异常。”英国剑桥大学桑格研究所掌门人 Michael Stratton 教授指出,尽管不同癌症有不同的诱因和症状,但都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得到解释。不管是美国主导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肿瘤基因组计划(TCGA),还是英国的 10 万人基因组计划,以及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的“Moon Shots”计划...
CAR-T两大争议
2月7日,法国细胞治疗公司Cellectis宣布其通用型CAR-T疗法UCART123获得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这也是首个进入美国临床试验的通用型CAR-T疗法。 另据报道,首个CAR-T疗法有望于2017年获批上市,Kite制药、诺华等都将成为有力的竞争者。 尽管CAR-T疗法的有效性在血液疾病中得到了初步验证,但此前接连发生安全事件,加上长期以来在生产、监...
人类胚胎编辑被认可,是争议的结束还是开始?
2月14日,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工程与医学研究院的一项报告总结声明:科学家应该被允许编辑人类胚胎以预防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或囊胞性纤维化症的毁灭性遗传疾病。Science、Nature、纽约时报等多家杂志及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2015年12月,由美国国家科学院等联合组织的首次人类基因编辑峰会于美国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伦理学家,法律专家和患者团体参加了...
顶尖学术期刊的同行评审存在问题?一篇《自然》论文引发争议
同行评议是主流国际学术期刊决定一篇文章是否录用的重要制度,除了期刊编辑外,同一领域的匿名评审人对来稿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正是这项制度的存在,才保证了期刊论文的质量,然而,这项制度也并不是完美无缺。 最近,《自然》(Nature)杂志发表的一篇关于人类寿命极限的论文迅速吸引到媒体和学界的关注,BBC和《纽约时报》均对该论文做了报道。论文的研究方法也随之遭到多方质...
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争议事件
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得了多项突破。前几日,Nature和Science网站相继评出了2016年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事件,其中包括CRISPR人体临床试验、孔纳米测序、寨卡病毒、三亲婴儿、杀死老细胞永葆青春、计算机设计人工蛋白以及实验室制造小鼠卵子。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也发生了一些受到争议的事件。近日,TheScientist网站对这些事件进行了汇总。这些争议事件涉及了技术专利、论文造...
争议中的荷尔蒙:乳腺癌的救星?
目前的争议集中在妇女自然存在的性类固醇激素孕酮与人工合成的孕酮的作用不同。一些孕激素的使用与绝经激素治疗时增加的乳腺癌风险相关联,这导致科学界对使用这些药物的担忧。 但是,在最近在线发表在《Nature Reviews Cancer》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一个包括阿德莱德大学罗马米切尔癌症研究实验室(DRMCRL)和英国癌症研究所(CRUK)剑桥学院的国际团队强调:当用于...
争议PD-1/L1:研发过剩还是大有可为
有业内专家曾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描绘国内外企业的风格:如果某个地方开了一家加油站生意兴隆,国外企业的想法是在这家加油站的周围开超市、饭店各种周边配套设施,而国内企业的想法是在这家加油站的附近再开一个加油站。 这个比喻用来形容国内新药研发的现状似乎也并不违和,即使有“干扰素井喷”“替尼爆炸”的前车之鉴,眼下的生物类似药、创新药扎堆研发依旧如火如荼。 以最炙手可热...
不顾伦理争议,首个合法“三亲”宝宝有望在英国诞生
最新消息,英国将有望在一年之内成为全球首个明确许可三亲婴儿出生的国家。具备线粒体疾病遗传风险的婴儿将获得线粒体捐献者所提供的健康线粒体,通过胚胎改造来拥有三个人的DNA。 经过长达两年的相关研究和论证,一批科学家建议英国人类受精与胚胎管理局(UK Human Fertilisation and Embryology Authority ,HFEA)通过这类疗法的保守临床测试。通过将亲生母...
终结母乳喂养争议:用人体细菌制作配方奶粉
实际上人们一直都在争论,到底是母乳好还是配方奶好,到底哪一样才能给宝宝们提供需要的营养元素。 母乳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提高婴儿的免疫系统,同时预防肥胖、湿疹和胃病。 但新的研究表明,母乳中能够让宝宝肠道中产生有益菌的天然糖类也能够添加到配方奶粉中。 在科学家们的实践中,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同母乳喂养的宝宝一样,患湿疹的概率都降低了,所以说瓶装牛奶也...
更多“三父母”婴儿将出现?相关技术用于治疗不孕不育引争议
继9月28日《新科学家》杂志网站独家报道世界首例“三父母”婴儿5个月前出生后,10月11日该网站再次刊发独家报道称,乌克兰两位母亲分别通过另一种“三父母”技术怀胎超过20多周。与已经出生的首例“三父母”婴儿预防罕见遗传疾病不同,这两位即将在2017年年初出生的“三父母”婴儿,他(她)们的母亲并没有身患遗传疾病,只是借助这种新技术成功攻克了她们难以治愈的不孕不育问题,体验为人父母...
诺贝尔奖背后的争议、诽谤和科学
最新获奖预测说明了百年来选择获奖者有多棘手。如果预测可信,那么这将是一个喧嚣的诺贝尔季节。 每年,诺贝尔奖预言者都会在10月初结果正式揭晓前对谁会获奖做出预言。今年的预言逐渐演变成了争议性的问题。一些人认为,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潜在获奖赢家,该技术提供了相对便捷的基因编辑方法。在物理学领域,相关预测纷纷聚焦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
国产靶向阿帕替尼引争议,胃癌大牛高端论辩涨姿势
2014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阿帕替尼上市,适用于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且患者接受阿帕替尼治疗时一般状况良好。 阿帕替尼是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韩春雨惹争议别谈阴谋:质疑正是科研的一部分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震惊全球学术界的新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正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从5月2日他的论文发布在《自然-生物技术》网络 版之后,到现在为止,全球仍没有一家实验室对外宣布,能够完全成功重复韩春雨的实验。现在已有多国科学家要求《自然-生物技术》介入调查,并公开韩春雨实 验中的所有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 一项新技术诞生,同行对其可行性进行重复实验,并根据实验效果对技术进...
中国基因编辑研究且快且急 专家建议尽快完善相关法律规避伦理风险和社会争议
从修改植物基因,到改变蝴蝶翅膀的图案,再到修改人类细胞……以CRISPR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风靡生命科学领域。 日前,在香山科学会议第564次学术讨论会上,专家指出,我国基因编辑研究工作正在向源头创新转移,现阶段应大力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并及时制定严格有效的监管措施和伦理规范,保证基因编辑下游应用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向源头创新转移 今年5月,河北科技大学生...
世界首例抗衰老基因治疗引争议
去年,西雅图生物技术公司——BioViva的首席执行官Elizabeth Parrish搭乘飞机奔赴哥伦比亚,在那里她通过多次注射,接受了她公司开发的两种实验性基因疗法。一种疗法旨在延长染色体的末端(称为端粒),而另一种疗法则旨在增加肌肉质量。Parrish告诉The Scientist杂志,他们的想法是,这些疗法将“压缩死亡率”,通过避免衰老相关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