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472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建立特定的基因档案 奶昔帮你预测是否会变胖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人喝下一口美味奶昔后大脑的反应能够预测该人是否会变胖。但是前提是这个人必须提前建立特定的基因档案。 该份最新研究发表在3月19日的《神经科学》期刊上,阐明了人类在不饥饿的情况下大脑对于摄入食物的反应如何预测增重,还有,人们增肥的机理,从根本上就是不一样的。 研究资...
Nature Genetics:全基因组测序的诊断价值
根据《Nature Genetics》上发表的一项新成果,全基因组测序有望用于临床上的遗传病诊断。这项研究评估了影响全基因组测序在临床诊断中取得成功的因素。 这个国际研究小组由英国的研究人员领导,对156个病例或家庭开展了临床基因组测序。这些病例有着遗传疾病的特征,但无法通过之前的筛查检测来解释。通过基因组测序,他们诊断出五分之一的病例,...
是否存在持家基因受到质疑
持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s,HK gene):又称管家基因,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是对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如微管蛋白基因、糖酵解酶系基因与核糖体蛋白基因等。 在一项为了更好理解人类持家基因作用的研究中,美国西蒙弗雷泽大学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系的科学家们,搜索了现有的每一个持家基因数据库,...
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和国家医学院(NAM)为人类基因组编辑制定指导准则
5月18日,《自然》(Nature)网站发布了一条爆炸性新闻(breaking news)称,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和国家医学院(NAM)宣布,将推出重大的举措为人类基因组编辑制定指导准则。 此前,在今年的4月来自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利用称作为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系统除去了人类胚胎中的一个突变基因。这项研究工作采用了...
农大与华大基因联手研发“精准食品” 瞄准“治未病”
瞄准“治未病”, 【产业·公司】农大与华大基因联手研发“精准食品” “把基因科学和食品科学相结合,靶向设计食品营养,精准制造个性化食品,让‘治未病’理念实现产业落地,这是人类健康的发展方向,更是食品科学、营养工程的使命。” ——汪建 “与华大基因联合研发‘精准食品’,奠定生命健康的基石,是在新的起点上,有着110年历史、拥有强大...
里程碑:GSK向欧盟申请基因治疗上市
葛兰素史克 (GSK) 成为首家提交基因治疗药物上市申请的制药巨头,该公司向 EMA 提交了一款用于罕见免疫缺陷疾病的治疗药物。这款治疗药物由 GSK 与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其旨在纠正腺苷脱氨酶 (ADA) 缺陷疾病患者的基因缺陷,这种疾病可导致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综合症(SC...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防癌从检测基因开始
作为美国排名第一的癌症医院,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医院每年都要接纳数万名来自全美国,甚至全球各地的癌症患者。医院拥有12000多名雇员,一个世纪以来一直专注于为癌症患者提供治疗。近日,据国内最大的出国看病服务机构盛诺一家翻译报道,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又发表了新的内容。 医生和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基因可能会增加人们患某些类型癌症的风险。...
科学家发现可检测败血症的11个基因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13日说,他们发现了11个败血症基因,可用它们开发一种血液检测方法,提早、准确地检测出败血症。 败血症俗称血中毒,是一种感染性炎症。当人体免疫系统对细菌和病毒感染“反应过度”时,就会导致败血症,其死亡率在20%到40%之间。败血症治疗的一个问题是,医生很难把它与无菌性炎症区分开,医药公司也因此很难进行败血症专治药物的临床试验。 ...
Nature揭示MYC的致癌之谜
根据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的一项最新研究工作,称作为MYC的广泛致癌蛋白部分程度上是通过确保RNA转录物正确拼接,促进了肿瘤细胞的生长。阻断细胞剪接机器组成元件的一些药物,或许可以提供一条的新途径来阻止MYC驱动的癌症增殖。他们的研究结果发布在5月11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研究的领导者、A*STAR分子和细胞生物学...
Nature:基因组与临床数据整合,推动癌症领域精准医疗
10个月前,来自新泽西的一位76岁尿道癌晚期患者的医生们决定为她尝试一种非传统疗法。几周前,他们把这位患者的肿瘤样本发给威尔康奈尔医学院(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精准医疗研究所。基因测序数据显示,她拥有比正常人更多的HER2基因拷贝。 经过多年的手术、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治疗失败后,医生...
将影响人类发展的10大科技因素(生物技术排首位,修改人类胚胎基因榜上有名)
科技在近10年来发展十分迅猛,并且仍旧以惊人的速度进步着。美林(Merrill Lynch)备受尊敬的投资研究团队的首席投资策略师哈内特(Michael Harnett)及其团队在一项新研究中指出,全世界,尤其是美国,已经进入了被他们称为“加速创新”的阶段。该团队列举了当下超级创新“hyper innovation”的三个巨大的驱动力:物联网、共享经济以及线上服务。下面列出了为什么世上万物都即...
苹果抢滩登陆基因检测产业 万亿蓝海渐行渐近
有海外媒体日前报道称,苹果正在与美国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开发应用,收集并整理用户的基因数据。这些应用将向一些iPhone用户提供机会,帮助他们进行基因检测。其中,许多人将是首次进行基因检测。这些新应用将基于苹果的ResearchKit。这一数据整合平台可以收集来自用户设备的信息,将信息进行打包用于医学研究。医院和其他研究人员可以连接至ResearchKit平台,从而迅速获得大量...
Nature子刊:基因组编辑终结贫血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改变红细胞中DNA的单个碱基,可提高它们生产携氧血红蛋白的能力。这项成果于5月1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有望带来镰状细胞贫血及其他血液疾病的治疗。 研究人员利用TALENs基因组编辑技术,将一个有益的、天然存在的遗传突变引入细胞中,从而打开了一个睡眠基因。对于大...
国务院取消第三类技术准入审批,细胞治疗、基因诊断或将迎来利好
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再取消49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审批类别。取消的审批项目包括原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芯片诊断等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的药品行政保护证书核发。 2009年,原卫生部制定印发《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对医疗技术进行分级...
华大基因宏基因组研究获颠覆性发现
婴儿的微生物组需要在成长过程中慢慢成熟。科学家们对98名一岁以内的瑞典婴儿进行了肠道菌群分析。他们发现,即使引入了固体食物,非母乳婴儿的微生物组仍旧比母乳婴儿更接近成人。这项研究发表在五月十三日的Cell Host & Microbe杂志上。 “我们一直以为引入固体食物是改变婴儿肠道菌群的关键因素,但这项研究表明推动...
Cell:遗传性疾病的惊人发现
最近的研究表明,我们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基因组被划分为大的功能单位,称为拓扑相关结构域(TAD)。TAD是非常长的DNA片段,包含一个或多个基因及其调控元件。TAD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形成基因调控的独立区域,同时,将它们与邻近区域隔离开来。最近,根据三种人类罕见疾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遗传学研究所和柏林夏洛蒂医科大学的科学家已经证明,TAD边界的变化,可...
曹务春、贺福初、高福Nature携手发表基因组研究重大成果
由来自中国的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对2014年秋天在塞拉利昂收集的一些埃博拉病毒分离株进行了基因组序列分析,追踪了埃博拉疫情后期阶段这一病毒的多样性和进化。埃博拉的疫情是在去年的春天首次发现在西非国家几内亚多地集中爆发,后逐渐蔓延到邻国。 在5月13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研究人员报告称对去年秋天在塞拉利昂5个地区收集的...
母系基因研究揭示自闭症风险新线索
近日,一项研究对2377名自闭症儿童及其父母和未患病的兄弟姐妹进行了遗传分析,为自闭症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这项研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genetics。 过去几年里,科学家们在发现自闭症风险基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发现了一些新出现的基因突变,对于自闭症发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这些新突变只在患病儿童中出现,而不存在于其父母身上,...
《转》访国妇婴院长黄荷凤:专注生殖医学,播撒爱的希望
【导读】 “一个健康宝宝的降生,会给家庭带来无限的欢乐和希望。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播种这样的欢乐和希望。” 身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黄荷凤,在妇产科、生殖医学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深耕30余年,正带领她的团队创造着一个个医学奇迹,积极推动生殖医学的快速发展。 PGD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PGD ,即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是...
1000个作者的论文长啥样?
现在很多研究领域的科学论文在作者名单上都出现冗长的现象,但当一篇超过1000名作者的有关果蝇的基因组学论文发表后,关于作者含义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在《Genes Genomes Genetics》杂志(G3)所发表的这篇论文:写了1014名作者,其中有900多名本科生。来自爱丁堡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无脊椎动物神经学家Zen Faulkes在他的博客中提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