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47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再突破!田志刚院士团队揭示NK细胞辅助功能的调控机制,协同免疫疗法共抗癌
2月1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田志刚院士、孙昊昱教授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毕嘉成副研究员等人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发表了题为“Checkpoint TIPE2 limits the helper functions of NK cells in supporting antitumor CD8+ T cell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NK细胞辅助CD8+...
颠覆认知!密歇根大学最新研究攻克“不可成药”的抗癌靶标,成功实现体内肿瘤消退
通过利用细胞垃圾处理功能,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可以从细胞培养物和小鼠中消除STAT5,为癌症治疗的潜在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论文“A selective small-molecule STAT5 PROTAC degrader capable of achieving tumor regression in vivo”近日发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 ...
最新抗癌疫苗!西北大学院士团队研发球形核酸疫苗,既可以高效持久抗癌,又可以可提高多种疫苗效力
近日,美国西北大学国际纳米技术研究所 Chad A. Mirkin 院士团队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研究论文“Multi-antigen spherical nucleic acid cancer vaccines”,开发了一种显著提高多种癌症疫苗效力的新方法。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
癌症治疗的根源?加州大学最新研究确定了对抗癌症治疗耐药性的新方法
1月26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琼森综合癌症中心(UCLA Jonsson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发表在《Cancer Discovery》上的一项研究“Blocking Genomic Instability Prevents Acquired Resistance to MAPK Inhibitor Therapy in Melanoma”,确定了靶向癌症...
【STTT】这种抗过敏药有望抗癌!广州医科大学李斌团队发现肝癌新治疗靶点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李斌等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了题为“Blockade of NMT1 enzymatic activity inhibits N-myristoylation of VILIP3 protein and suppresses liver cancer progression”的研究报告。该研究证实了N -肉豆蔻酰转...
濒危“抗癌奇木”的新生,36种抗癌药物之一的它有望人工合成
近日,中国热科院品资所乔飞研究员团队在PNAS发表了题为“Elucidation of the 1-phenethylisoquinoline pathway from an endemic conifer Cephalotaxus hainanen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打通了广谱抗癌药物海南粗榧三尖杉酯类生物碱碳骨架母核生物合成上游通路,解决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苯乙基异喹啉类生物碱...
【Nature子刊】复旦/交大团队系统表征癌症转录组,促进抗癌药物发现!
2022年11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李胜利、Liu Teng团队与复旦大学何祥火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Systematic characterization of cancer transcriptome at transcript resolu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大大扩展了癌症RNA库,并将促进抗癌药物的发现。 https://doi.org...
【BMJ】吃辣椒既能抗癌还能减肥!哈佛联合中科院揭示辣椒不为人知的益处
中国医学科学院,哈佛大学联合牛津大学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表明,食用辛辣食物的频率与消化道癌症的风险呈负相关。每天吃辣的与几乎不吃辣人相比,食管癌、胃癌和肠癌风险下降。 https://academic.oup.com/ije/article/50/1/199/6114704 吃辣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
【Nature】PD-1免疫疗法不仅能抗癌,还能抗衰老!
PD-1抑制剂的作用并不止于癌症治疗。2022年11月2日,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发现衰老细胞异质地表达免疫检查点PD-L1,PD-L1+衰老细胞在体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积累。该研究表明,通过阻断PD-L1-PD-1消除PD-L1+衰老细胞是一种有前景的抗衰老治疗策略。 https://www.nature.com/ar...
【Nature】抗癌黄金时间出炉!日内瓦大学研究发现对抗癌症的更有效的免疫机制
现在,研究小组证明了免疫系统的节律性,特别是其关键的“哨兵”树突状细胞的节律性,对肿瘤的生长以及免疫治疗的有效性有着迄今为止意想不到的影响。该研究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结果表明,仅仅改变治疗的给药时间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其疗效。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605-0#author-informa...
“神药”抗癌功能新发现!二甲双胍能够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 ,联合免疫疗法开辟新治疗方向
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类药物,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和多囊卵巢疾病,最近,二甲双胍也在癌症临床试验中得到了测试。在先前的临床前研究中,二甲双胍已被证明对实体肿瘤具有抗癌作用:主要通过刺激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以及随后抑制雷帕霉素的机制靶点(mTOR)。此外,鼻咽癌的小鼠模型已证明它可以防止口腔肿瘤的发展和进展。 最近的证据表明,二甲双胍还可能通过在维持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多功...
进博现场丨领星生物获罗氏中国加速器授牌,加速推进抗癌新药与新治疗方式的开发!
11月6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罗氏中国加速器举行了“聚力合作 加速创新——罗氏中国加速器成员企业集体亮相及授牌仪式”。活动上,加速器成员企业首次以集体阵容对外亮相,分享现阶段合作成果,共同探讨中国本土医疗创新生态建设。来自合作伙伴上海张江集团、加速器成员企业、罗氏中国的高层代表出席了活动,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 罗氏中国加速器成员企业集体亮相...
同日两篇Cell!研究发现靶向肿瘤内真菌是潜在抗癌疗法?
近日,杜克大学联合康奈尔大学Weill Cornell医学院以及Ravid Straussma博士课题组联合加州大学同日在Cell上发表了两篇独立的研究论文。这两篇独立的研究在人体肿瘤中都鉴定出了真菌的基因踪迹,并且真菌有望作为预测肿瘤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DOI: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2.09.005 ...
“水果大荟集”,一览各式水果的神奇抗癌治病功能
葡萄 葡萄,著名水果,可生食或制葡萄干,并酿酒,酿酒后的酒脚可提酒石酸,根和藤药用能止呕、安胎。 2022年7月5日,由来自西新英格兰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在《Food》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与高脂肪饮食共同给药时,食用葡萄具有调节肝脏基因表达、预防氧化损伤、诱导脂肪酸代谢、改善 NAFLD 和延长寿命的潜力。 https://w...
【Nature】最新研究:由重编程酵母酿造的抗癌药物 ——长春花碱
由DTU研究人员领导的跨学科国际科学家团队对酵母进行了基因工程改造,以产生长春藤碱和凯瑟琳嘌呤。他们还设法纯化并结合两种前体以形成长春花碱。因此,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种新的合成方法来制造这些药物,研究结果于8月31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杂志《Nature》上。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157-3 ...
【PNAS】重磅!实验室分子展现惊人抗癌特性
这项发表于《PNAS》的研究指出了使用EdU作为癌症治疗基础的可能性,因为它的毒性和对快速分裂细胞的选择性。 https://www.pnas.org/doi/full/10.1073/pnas.2210176119#sec-2 EdU 01 UNC医学院的科学家惊讶地发现,一种称为EdU的分子,通常用于实验标记DNA,实际上...
【Nature】棕色脂肪细胞还能抗癌!激活它能夺取癌细胞能量
代谢改变是癌症的标志之一,大多数癌症通常共享的代谢改变的一个显着特征是葡萄糖的高摄取,通过发酵代谢产生乳酸盐。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则是利用这一途径来产生ATP形式的能量,以进行无限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7月27日Nature杂志发表了一项名为“Brown-fat-mediated tumour suppression by cold-altered global metabolism”...
【MOL BIOL EVOL】从大象身上学习抗癌——基因组守护者p53“握手互动”的新发现
佩托悖论 每当细胞分裂一次,DNA就有可能发生突变,这些突变可能引发癌症。如果所有细胞发生突变的概率大体一致,那么在那些体型庞大、相对长寿的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次数更多,突变及引发癌症的几率也越高——而那些体型较小、寿命较短的动物,细胞分裂次数、患癌几率则应该相对较低。 然而,1977年,理查德·佩托爵士(Sir Richard ...
【Cell子刊】抗癌T细胞会“累趴”——基因编辑找出元凶!
当连续数月面对强大的敌人时,免疫系统的T细胞会变得疲劳。无论是对抗癌症还是慢性感染的T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效果会越来越差,这种现象被科学家称为“T细胞衰竭”。现在,格莱斯顿研究所(Gladstone Institutes)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耗竭的T细胞中翻转的基因开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如何防止这种免疫衰竭,这是向着改进癌症免疫治疗迈出的重要一步。该论文发表在《Ca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