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54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强强联合!南京大学合作中国药科大学共同开发新型细菌系统,高效增强癌症免疫治疗

2023-04-27

2023年4月19日,南京大学华子春及中国药科大学曹志婷共同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题为“A bacteria-based system expressing anti-TNF-α nanobody for enhanced cancer immunotherap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种表达抗肿瘤坏死因子-α纳米抗体的...

【STTT】最新!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团队发现心血管衰老的新型治疗靶点

2023-04-23

2023年4月19日,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题为“The chemokine CCL17 is a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cardiovascular aging”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发现了心血管衰老的新型治疗靶点。 https://www....

点赞!复旦大学蒋晨/孙涛团队开发新型递药系统,可有效助力胰腺癌治疗

2023-04-17

近日,复旦大学蒋晨教授、孙涛副教授团队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ranscytosis Mediated Deep Tumor Penetration for Enhanced Chemotherapy and Immune Activation of Pancreatic Cancer”的论文,该研究针对胰腺导管腺癌的病理特点和...

重磅!中山大学合作夏威夷大学共同开发新型肝细胞癌疫苗,联合治疗可有效抑制肝细胞癌进展

2023-04-17

近日,中山大学刘超联合夏威夷大学陈昕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Combination of AFP vaccine and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slow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 in preclinical models”的文章,该论文...

麻省理工重磅发文!研发新型纳米颗粒首次实现肺mRNA高效递送和基因组编辑

2023-04-01

3月30日,该研究论文“Combinatorial design of nanoparticles for pulmonary mRNA delivery and genome editing”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为设计治疗性纳米颗粒打开大门,可实现肺上皮的高效基因编辑,为先天性肺病的基因治疗提供途径。 https://www.nat...

四川大学罗奎团队:通过破坏肿瘤代谢可塑性治疗结直肠癌,新型纳米药物做到了!

2023-03-28

近日,四川大学罗奎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IF=32.086)上发表文章,开发了一种稳定的金属-酚基聚合物纳米药物,通过破坏肿瘤代谢可塑性,从而抑制结直肠癌。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300548 纳米科学和肿瘤学  01&nbs...

重磅!斯坦福大学开发新型免疫疗法,重编程肿瘤细胞以激活免疫系统对抗癌症

2023-03-06

3月1日,斯坦福大学医学研究人员在Cancer Discovery上发表了题为“Reprogramming Cancer into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s a Novel Immunotherapy”的报告,研究人员试图改变癌细胞,使它们教会身体的免疫系统对抗细胞来源的癌症。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方法可能为治疗癌症开辟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https://doi....

重磅!牛津大学等研究发现新的免疫原性肽,可加速抗肿瘤反应,助力设计新型癌症疫苗

2023-03-04

研究论文“Long non-coding RNA-derived peptides are immunogenic and drive a potent anti-tumour response”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最终结果表明lncRNA基因编码可作为癌症疫苗部署的免疫原性肽。 https://www.nature.com...

Hans Clevers 团队类器官研究再突破!新型人脂肪肝类器官可用于CRISPR筛选新靶点药物

2023-02-28

“organoid(类器官)”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出现;但直到2009年来自荷兰Hubrecht 研究所的Hans Clevers及其团队成功用来自小鼠肠道的成体干细胞培育出首个肠道类器官,才宣告了类器官研究进入了新时代。 2010年,有研究发现小鼠胚胎肾干细胞分离再组合可形成肾类器官;随后,多种脏器类器官被成功构建。2017年,Hans Clevers等...

【Gut】“三管齐下”!铁依赖性细胞死亡或为癌症新型联合疗法的关键

2023-02-20

近些年来,免疫疗法已经成为对抗癌症的一种治疗选择:通过刺激人体自身的防御系统来杀伤癌细胞。一些免疫疗法已成功靶向了免疫体统中被称为“免疫检查点(immune checkpoint)”关键部位——这些关键部位调低了免疫系统的“威力”。 免疫检查点可被看作位于T细胞(一种抗癌免疫细胞)表面的“关闭开关(off switch)”——这些“开关”可以下调T细胞的活性。某...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2023-01-15

自2019年底,转化医学网推出《我的2019》年度思考分享,栏目邀请了行业专家、从业者,聚焦癌症治疗、基因检测、新药研发、精准医学、临床应用等各领域,为大家呈上了2019年度思考盛宴。2020年,《我的2020》年度思考分享适应时代需求,以视频方式全面呈现,传递大咖观点,倾听一线声音。2021年,《我的2021》年度思考分享汇聚众多行业大咖,讲述年度故事,共话疫情下的产业发展...

【Adv. Sci】山东大学初波等团队合作发现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新型抗铁死亡途径

2023-01-15

近日,山东大学初波、东南大学/南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柴人杰及深圳湾实验室尹成骞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题为“Tryptophan Metabolism Acts as a New Anti-Ferroptotic Pathway to Mediate Tumor Growth”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色氨酸代谢物血清素(5-HT)和3-羟基邻氨基苯甲酸(3-HA)明显帮助肿瘤...

【Immunity】联合抗PD-L1的新型药物组合!研究发现这种组合可以攻克癌症免疫疗法耐药性

2023-01-12

1月10日,发表在《Immunity》上的由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实验癌症研究所的Douglas Hanahan小组领导的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分解神经内分泌胰腺癌小鼠抵抗力的方法。这种癌症对一种叫做检查点阻断的免疫疗法非常有抵抗力,在这种疗法中,患者接受一种药物(检查点抑制剂),这种药物可以阻断通常使免疫反应过于强烈的蛋白质,也可以阻止免疫细胞(T细胞)杀死癌细胞。 ...

重磅!南开大学刘定斌/许晨发现可作为结直肠癌非侵入性诊断和预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2023-01-10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结直肠癌患者粪便中的细胞外囊泡 (EVs) 可以作为结直肠癌的非侵入性诊断和预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这一发现是基于两个跨膜蛋白CD 147和A33对粪便衍生的EVs(fEVs)的识别,这两种跨膜蛋白与CRC存在内在关联。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上。 https://onlinelib...

【ADV SCI】南京大学等合作开发新型纳米平台,实现恶性肿瘤低氧微环境光动力/化疗协同治疗

2022-12-28

近日,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郑州大学的研究者设计了一种新型多功能蛋白质杂交纳米平台(ODP-TH),在肿瘤缺氧区域实现了氧转运和蛋白质同源性识别,实现了对乳腺癌、胶质瘤等多种肿瘤的有效治疗。 其研究成果于12月21日发表于 Advanced Science 期刊。 https://onlinelibrary.wi...

液体活检再进一步!新型AI血液检测肝癌病例数量增加一倍

2022-12-27

人工智能鉴定血液中微生物群  01  2020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显示:通过训练人工智能鉴定血液中微生物群的特征,不仅可以识别出癌症,甚至还能对癌症做出不同类型的区分。这项基于微生物群的肿瘤学诊断工具,有望改变人们筛查和诊断癌症的方式。 研究人员通过简单的抽血或微生物DNA检测,判断是否患癌以及分辨...

【J HEPATOL】非酒精性脂肪肝危害大脑健康,新型治疗靶点被发现

2022-12-27

在一项研究NAFLD与脑功能障碍之间联系的研究中,来自罗杰威廉姆斯肝病研究所(隶属于伦敦国王学院和洛桑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肝脏中脂肪的积累将会导致大脑中氧气含量减少,并引发脑组织炎症——两者均已被证明会导致严重脑部疾病的发作。 https://www.journal-of-hepatology.eu/article/S0168-8278(22)03008-2/f...

STTT | 上科大钟桂生团队与合作者开发新型AAV载体靶向耳聋基因治疗

2022-12-26

听力丧失是最常见的感官障碍之一,影响着很多人。根据世卫组织公布的《世界听力报告》,现有超15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到2050年,患听力损失的人数将近25亿。据统计,大约50%的先天性听力损失与遗传因素有关,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案主要为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但此类方法没有从根本上治愈听力损伤。因此,治疗听力损失需要更好的替代疗法。随着基因治疗的蓬勃发展,基于病毒载体的基因疗法成为治疗遗...

Element持续推动行业创新,推出基于新型亲和力测序Cloudbreak™技术的2x300试剂盒

2022-12-08

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2022年12月7日)—— 元素生物科学有限公司(Element)作为创新DNA测序平台的开发者,其平台正在颠覆基因组学行业,今天宣布推出亲和力Cloudbreak技术:这项技术提升了当前Element AVITI™化学试剂盒的性能,进一步节省运行时间,并将开启更多应用可能。 亲和力Cloudbreak试剂将于2023年初推出,它包含以下创新特点:...

新型基因筛选方法,应对抗生素相关肠道疾病

2022-11-10

艰难梭菌感染 (CDI) 是抗生素相关肠道疾病的主要原因,可导致严重腹泻和致命的伪膜性结肠炎。TcdB是这种细菌分泌的基本毒力因子之一,通过一种知之甚少的机制诱导宿主细胞凋亡。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近的统计数据,艰难梭菌在2017年造成了约230,000例病例,其中12,800例死亡,导致约1亿美元的治疗费用。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医疗保健问题,迫切需要了解感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