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681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分子诊断:精准医疗的“重要推手”
拿一个棉签,在口腔内壁上刮一刮,再将棉签放入检测试剂中,置入卡尤迪9月2日在京首发的全球首创无需核酸提取专利技术的Mini8 Plus检测平台上,仅需一个小时左右,受检者就可以通过基因检测获知自己的酒精代谢能力。 而这,仅仅是分子诊断技术在精准医学的众多应用之一。 其实,早在2011年,美国国家研...
精准聚焦 答你所想—乳腺癌精准医疗倡导者江泽飞教授专访
导读:8月26日,由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联合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共同举办的“第33期 E-TOWN BIO 产业创新与发展论坛暨第一届肿瘤精准医疗论坛”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以肿瘤精准医疗及病患获益为主线,在论坛开始之前,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江泽飞教授在安诺优达接受了媒体专访。江教授作为肿瘤领域学术领导者,一直致力于推动乳腺癌患者“精准指导,全程管理”理念的发展。采访中江教授对肿瘤精准医...
【深度思索】精准医学,到底往哪儿瞄准?
精准医学的第一个推动者,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企业家,而是政治家 – 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同学!所以多少感觉它不够“精准”还带着一点政治味道。所谓精准医学大概指的是精准诊断、精准药物、以及精准治疗方案,其实质跟“个性化医学”的概念应该是大同小异。今天的医生看病就是一面看病人,一面看实验室检测的结果,然后开始拍板或者拍脑门决定下一步怎么做;而未来呢,医生针对疾病要提出更多的问...
【诺奖峰会】国际精准医疗高峰论坛:精准医学的核心在于疾病的诊断和预防
精准医学,更精准的教法应该叫做精准诊断,其中一项重要的分支是研究基因的变化可导致疾病的产生,但其实精准医疗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基因测序。我们说到精准医疗的时候,总希望带来快速的诊断和治疗,其实我们没有办法在疾病诊断过渡到治疗方面一蹴而就。 另一方面,自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实现以来,相当于逆转了过去在生物医学方面的流程,之前从实验室到临床,...
赫玛团队:精准医疗为白血病病人带来生的希望
我国有500万以上的白血病病人,发病率位居35岁以下人群恶性肿瘤的首位,5年28%的存活率,让无数家庭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8月1日,在第四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赛中,为白血病病人提供精准个性化治疗和检测的赫玛团队杀出重围,晋级团队组决赛。 精准治疗,是近两年医学界的热门关键词。其基本原理是用基因测序,找到癌症患者基因突变的靶...
约印医疗基金创始人郑玉芬:中国发展精准医疗,需要向美国人学习的三点
基因编辑 来到美国后,郑玉芬先后考察了生物制药、基因编辑、免疫细胞治疗和医疗大数据的企业。 她认为,美国的精准医疗发展方向非常明确,靶向治疗、个体化治疗领域等都是发展的核心技术。而资金方面,从郑玉芬在波士顿了解到的情况看,目前美国风险投资、包括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都在集中力量,大量把资金投向做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的这些领域的公司。 &...
吴家睿:精确医学面面观(一),“精准医学”或“精确医学”?
导读:作为个人公众号的开篇文章,笔者把刚被《医学与哲学》杂志接受的长篇论文“精确医学的主要特征”修改为便于手机阅读的“精确医学面面观”,并将文章中分析精确医学四种特征的文字拆为4个“碎片”,冠以标题“‘精准医学’或‘精确医学’?”、“基因组测序是精确医学的核心吗?”、“个体化医学研究新模式”、“从关注疾病到关注健康”,分期连载。 “Precision Medicine”是...
安诺优达专家论坛带您畅游非小细胞肺癌精准医疗
2016年9月1日-3日,由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共同承办的“第六届中美国际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论坛”(以下称中美肺癌论坛)在京盛大召开。中美肺癌论坛是由王洁教授、陈克能教授及朱广迎教授于2005年主持召开,每两年举办一次,迄今已经历十余载,该论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肺癌领域知名专家以及以安诺优达为代表的肿瘤精准医学优秀企业共同参与。 ...
陈润生院士:中国精准医疗的现实与未来
自2015年奥巴马首次在国情咨文里提出“精准医学”概念以来,精准医疗建设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世界蔓延开来,各国纷纷开始追逐相关概念和产业。 中国也不列外。在2016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介绍,目前我国精准医学重大专项已经立项,并已通过两次评审,落实到60多个项目。 &ems...
【快讯】贝瑞和康借壳天兴仪表,将成为精准医疗首家上市公司
贝瑞和康是中国高通量基因测序领域的领军者之一。公司以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为核心,针对遗传疾病和肿瘤疾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研发了系列解决方案,为中国临床机构与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机构提供创新的临床产品、研究工具和科研服务。贝瑞和康拥有illumina自主测序仪,在基因测序领域仅次于华大基因。日前,贝瑞和康借壳天兴仪表准备在深圳上市。 日前,在精准医疗处于领先地位的贝瑞和康准备...
NEJM:来自精准医学时代的不确定性
精准医学现广泛推广并应用指导临床,然而,其仍存在不少不确定性,哈佛大学的David J. Hunter教授就这一问题做了一评论发表在最新一期新英格兰杂志上。 精准医学在国家研究委员会的定义为“个体化的靶向治疗”;而在该文中,作者将会着重于“精准一词,同时精准又意味着疗效的确定性”,那么在当前诊断及预后确定性的时代里,精准医学疗效是否真的如此确定?事实上...
Nature:迈向精准医疗的挑战
斯坦福大学的Euan A. Ashley近日在《Nature Reviews Genetics》发表了一篇综述,探讨了基因组测序的临床应用。这篇文章覆盖了多个话题,从人类参考基因组的种族背景到精准医疗的公众兴趣。他也从技术角度讨论了复杂区域的变异检出。 Ashley认为,基因组学中许多现有的标准,从测序仪到分析工具...
2016精准医学:从基因检测技术应用到个体化用药指导(10月10日,上海)
近年来,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从 4P 医学,即预测、预防、参与以及个体化医疗,发展到第五 P:精准(precision)医疗。伴随着精准医疗的提出,针对肿瘤、遗传病、传染性疾病等的基因检测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并关注。自2003年第一个人类基因被测序后,由于技术的更新,费用的降低,和基因相关的检测技术及服务开始大量涌现,多组学技术蓬勃发展,一系列的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
《转》访为朔创始人郝占平:知识库是精准医学到临床的关键一步
实现精准医学已经成为政府、临床、科研、企业的共识,但目前精准医学还停留在概念层面,精准医学该如何落地。今天转化医学网访谈了一家不做基因检测,而以知识仓库建设为使命的企业。且听为朔创始人郝占平总如何阐述精准医学的落地。 转化医学网:郝总您好!在精准医疗大数据领域,为朔率先先提出了精准医疗知识库的概念,而目前一些测序企业也在构建自己的数据库,请您分析一下两者...
“生物银行”旨在推进中医药精准医学创新科技基础平台
近日,全国首家“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样本库分中心”在广东中医院揭牌,这是该院携手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旨在共同推进中医药精准医学创新科技基础平台。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郜恒骏教授说,生物样本库其实就是生物银行,它的储存品是各种组织、血液、细胞、体液、器官、DNA、RNA、蛋白等生物样本,以及与这些生物样本相关的各种临床资料与随访等信息数据,是按严格的技术...
精准医学科研项目逐步落地 推动仪器设备国产化
随着我国精准医学科研项目的逐步落地,现代医学正在向精准医学方向阔步前行。有关部委、企业和院所已在基因测序仪、质谱仪、分子影像等精准医学核心设备上做出部署、展开攻关,加强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以期填补核心设备国产化的空白,掌握上游自主权。 精准医学是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患者生活环境和临床数据,实现精准的...
精准医疗医学研究的矛盾,不精确性已对医疗构成威胁
2015年1月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实施“精准医疗计划”(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 PMI)。PMI致力让所有人获得个性化医疗服务,即“在正确的时间,给正确的人以正确的治疗”,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将精确医疗定义如下:“建立在了解个体基因、环境及生活方式基础上的新型疾病治疗和预防方法。”2016年,美国FDA投资2.15亿美元并招募1...
2016全球精准医疗(中国)峰会
中国精准医疗计划已列入国家“十三五”科技发展重大专项,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已突破600亿美元,2015-2020年期间增速可达15%,是医药行业整体增速的3至4倍。新一代基因测序、基因芯片、IVD体外诊断、液体活检、靶点单抗药物、细胞免疫治疗、大数据等技术日新月异。政策环境的利好、资本市场的青睐、医疗科技的创新为精准医疗产业的发展带来新契机。 在此背景下,...
精准医学政策的“铿锵进行时”
伴随对基因测序、精准医学认识的不断加深,从“十三五”规划纲要到有关部门政策部署,近年来,我国加快了促进精准医学发展的步伐,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盘点。 2014年3月,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发布通知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试点,明确试点的项目包括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遗传病诊断、肿瘤诊断与治疗、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等。 2014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经审查,批准了BGISEQ-1000基因...
怎样来算“精准医学”这笔账
“无创产前检测现在的市场价格一般在2000多元,有的地方已经降到1000多元,但即使价格在3000元左右,从总体上算经济账,都值!要知道,用卫生经济学方法计算,一个‘唐娃娃’的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达上百万元之巨!” 国家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建议尽快在全国广泛开展假阳性率低、漏检可能性极小的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通量测序无创产前检测,替代目前全国常规开展的假阳性率和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