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2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FDA批准RAM联合紫杉醇用于晚期胃癌
FDA于2014年11月5日批准了ramucirumab联合紫杉醇用于治疗晚期胃癌及胃食管连接部腺癌。 Ramucirumab (Cyramza, Lilly)曾在2014年4月获准用于单药治疗经氟尿嘧啶或含铂化疗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晚期胃癌及胃食管连接部腺癌。 礼来肿瘤产品开发和医学事务部的高级副总裁Richard Gaynor博士对媒体表示;“这次FDA对C...
NATURE:人类首次在实验室生成胃组织体-微型胃
这一壮举,在本周的Nature上做了报道,因为其打开了一扇人类胚胎细胞是如何演变成器官的窗口。科学家们说,这些“胃组织体”也可以用于研究疾病,如癌症,同时还可以进行胃对药物的反应的研究。 “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加利佛尼亚斯坦福大学的干细胞生物学家Calvin Kuo这样说道。“简单概括,这个技术是一个术语培养皿的技术。” 用于生成迷你胃的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在给定的正确环境...
J Gastroenterol:根治幽门螺杆菌可预防胃癌发生
来自日本的科学家早前已经发表研究论文报道称,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平均随访3.4年(最长8.6年),可减少约1/3的消化性溃疡向胃癌发展。 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在消化性溃疡向胃癌发展过程中的预防保护价值,该研究组近期在J Gastroenterol 上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em...
酸菜鱼致胃癌?专家称太绝对 少吃隔夜剩菜
近日,微信圈中一则“酸菜鱼100%致胃癌,因酸菜中含大量亚硝酸盐”的传闻不胫而走,一时间让网友们惊呼国庆黄金周大假的“餐桌上又将少一种美味!”虽然已经有医生出来辟谣,说这是对医生说法的断章取义,但仍然有许多人心生恐惧,以至于在外吃饭也不敢点酸菜鱼。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张智敏说道:“吃酸菜鱼100%会导致胃癌这种说法太绝对了,酸菜中含...
预防胃癌的八大实用措施
胃癌的病因虽还未完全查明,但大量资料表明,与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癌前病变及遗传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下面给大家介绍八种预防措施。 少吃或不吃腌菜 腌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在胃内适宜酸度或细菌的作用下,能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是很强的致癌物质。所以食品要新鲜,提倡冰箱冷藏。 &emsp...
初秋早餐吃什么最养胃
秋季是胃病的多发季节,广义的胃病是指恶心、呕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上腹部疼痛、或伴有呕吐发烧、腹泻等症状。秋天早餐吃什么最养胃? 1、早餐要吃热 吃“热食”才能保护“胃气”。因为早晨的时候,夜间的阴气未除,大地温度尚未回升。体内的肌肉、神经及血管都还呈现收缩的状态,假如这时候你再吃喝冰冷的食物,必定使...
ASCO:复旦专家抗晚期胃癌新药临床研究赢得世界关注
6月3日,世界规模最大、肿瘤领域水平最高的学术盛会第50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芝加哥召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李进教授等领衔的“阿帕替尼治疗胃癌III期临床研究”应邀作口头报告,该研究是今年唯一一篇由中国医师所作的大会口头报告,受到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3000名与会临床医师和研究学者的关注,并从全球5000多篇研...
上海瑞金医院转化医学研究团队: 验血可查出胃癌高危人群
早期诊断胃癌,不做胃镜可能吗?日前,上海瑞金医院院长朱正纲教授领衔的转化医学研究团队发现胃癌诊断新标志物—验血可以用来化验胃癌,若再辅以必要的胃镜检查,将可大幅度提高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 据悉,早期发现胃癌可达到95%以上的治愈率,而晚期胃癌的治愈率还不到10%。邻国日本从1963年起就在所有40岁以上国民中全面实行胃镜普查,使日本早...
华大基因:联合Coimbra基因公司发起胃癌基因组研究计划
2013年9月30日,华大基因和来自葡萄牙的一家新兴生物公司Coimbra基因联合发起了一项胃癌基因组研究计划,以解密胃癌背后的遗传奥秘。该项目的启动经费达90万美元,将成为胃癌领域内首个大规模基因组研究项目。该项目的科研团队包括来自葡萄牙波尔图顶级癌症研究所——IPATIMUP的遗传学家。据了解,IPATIMUP拥有庞大的胃癌追踪记录数据。 ...
胃癌个体化治疗新进展
BRCA1 信号通路(图文无关) 如何为胃癌患者提供个性化化疗方案,选择何种化疗药物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一直是困扰肿瘤科医生的难题。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在胃癌个体化疗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该中心通过基因研究发现,胃癌肿瘤组织中一种特殊指标(学术名称为BRCA1 mRNA)的表达水平,可以预测胃癌患者是否可从含多西紫杉醇的化...
朱正纲:胃癌分子标志物研究获2012年度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
4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朱正纲领衔的课题组以名为《分子标志物在胃癌发病机制及转化医学研究中的应用》项目获得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消息传至瑞金医院普外科,正忙着实验的医生们停下了手头的操作,...
Ann Oncol:HER-2靶向治疗方案对胃癌有效
胃癌是世界上致死率第二高的癌症,并且其治疗管理,特别是对于晚期患者的管理近年来进展甚微。尤其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靶向治疗的用药模型整合入治疗方案备选选项。HER2过表达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频繁发生的分子异常现象,在乳腺癌中受基因扩增的驱动。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HER2过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作用,它还与预后差和浸润性强等特征紧密相关。此外,体外和体内胃...
Lung Cancer:rs2269577加重晚期NSCLC患者铂类药胃肠毒性
X-box结合蛋白1(XBP1)是内质网应激反应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转录因子,也是维持细胞稳态的基本要素。为了调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接受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时,XBP1基因的调控变量rs2269577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来自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彭军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20...
郑国荣教授PLos ONE揭示胃癌新标记物
近日来自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确定了hsa-miR-335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胃癌诊断分子标记物。相关论文“Identification of hsa-miR-335 as a Prognostic Signature in Gastric Cancer.”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郑国荣教授。其长期从事消化专业医疗工作,开...
胃癌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型与其血清水平的关系
近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消化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科、湖北省肿瘤医院肝病科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研究胃癌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和TNF-β252基因型与血清TNF-α、β水平的关系。研究指出,胃癌患者血清TNF-α水平增高与TNF-α308和TNF-β252基因型无显著相关性。TNF- α308G/TNF-β252G和TNF-d308G/TNF- β252A单倍型胃癌患者的血清...
美国科学家发现胃排空率是预防肥胖的关键
研究人员发现消化道内激素怎样减慢胃排空率从而抑制饥饿感和进食。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已经在休斯敦召开的第94届内分泌学年会上发布。 首席研究员Guan Xinfu(公共卫生博士,休斯顿贝勒医学院助理教授)说:“消化道激素,如胰高血糖素样肽2(或叫GLP-2),功能是通过其在大脑中的受体作为神经递质和微调胃排空。” <!--more--> 研究者发现这个活动发生在GLP-2受...
北大肿瘤医院沈琳教授:胃癌个体化药物治疗问题与进展
<a href="http://img.360zhyx.com/uploads/2012/10/331.jpg"><img class="size-full wp-image-4400 aligncenter" title="33" src="http://img.360zhyx.com/uploads/201...
Sci Transl Med:对胃癌进行表观遗传分析发现新的疾病亚型
来自新加坡杜克-国立大学医学研究生院(Duke-NUS Graduate Medical School)的研究人员鉴定出由环境因子触发的胃癌的多种新亚型。相关研究结果于2012年10月17日刊登在<em>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em>期刊上。对胃癌复杂性的深入认识将有助于人们开发出更好的方法来治疗排在肺癌之后的世界上第二个主要癌症杀手...
Obes Rev:果糖和人工甜味剂改变胃肠道菌群
根据一项发表在<em>Obesity Reviews</em>期刊上的研究,高摄入果糖、人工甜味剂和糖醇会影响宿主和胃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可能促进代谢性疾病和肥胖症产生。 来自瑞士苏黎世市食物、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Amanda N. Payne博士和同事们对现有文献进行综合性回顾从而能够研究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如何能够促进代谢性疾病和肥胖症产生。 <...
Am J Gastroenterol:胃肠炎可能诱发乳糜泻
最新研究表明,食源性传染性胃肠炎可能是某些乳糜泻的发病诱因,这可能部分解释了目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发病率升高的现状。 该文发表在5月15日的《美国肠胃病学》杂志上,作者是军队研究人员以及来自梅奥诊所的乳糜泻专家Joseph Murray博士。研究受试者为1999年到2008年美国武装部队的现役人员,随访总数共计1370万人年。乳糜泻的发病率从1999年的1.3/10万到2008年的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