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2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揭秘进展性胃癌的决定性分子!

2018-01-08

一项近期发表的名为“Genomic and Epigenomic Profiling of High-Risk Intestinal Metaplasia Reveals Molecular Determinants of Progression to Gastric Cancer.”的研究招募了148名无癌症患者,在为期10年的前瞻性研究中,对这其中的138名IMs(epi)基因组进行了分...

专访GCPM主编陈凛:胃癌治疗未来突破或在中国

2017-09-21

编者按:2017年9月22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共同承办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第22届中日消化外科学术会议、第十届全军胃肠外科学术大会、第二届消化道肿瘤3D腹腔镜大师讲坛”将于郑州召开。会议当天还将举行 Gastric Cancer Precision M...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对胃癌辅助诊断和预后的意义

2017-07-05

乐飚1, 宋毅1,饶创宙2,钱海龙3,沈挺1,张晓晶1 1:宁波美晶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2:宁波市第二医院放化疗科 3:宁波市李惠利东部医院胃肠外科 摘要:胃癌是中国继肺癌和肝癌之后的第三大常见肿瘤,年新确诊患者数量达30余万,约占全球患者总量的1/3,死亡率接近25/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3%。胃癌至今难以治愈,肿瘤的复发、转移是其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由于胃癌的...

CGOG2017:一场胃肠肿瘤精准医疗的学术盛宴

2017-06-19

癌症治疗一直是全球性的事件。随着在该领域的不断探索,科学家已经在癌症治疗中取得诸多重大突破:2011年至2016年期间,全球一共有68款抗癌新药上市,涵盖22种适应症;靶向疗法在管线占到的比例高达90%;处于中后期研发阶段的独特新药分子共有631款。这些成绩为人类,尤其是肿瘤患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福音。 六月的北京,初夏已至。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也开始躁动不安。...

消化内科医生:摆脱胃癌“发现即晚期”的魔咒

2017-06-09

近年,胃癌发病呈以下特点。一是年轻化趋势日益显著。近5年,19岁~35岁青年人的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除遗传因素,饮食不规律、睡眠严重不足、工作压力大,都是造成年轻人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二是男性患病比率高于女性,大约是2:1。三是早期诊断率低,我国早期胃癌发现率不足10%,远低于日本的70%和韩国的55%。四是生存率低,据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的报告表明,我国胃癌5年生存...

胃癌全新靶点MG7在2017年AACR首度报导引起广泛关注

2017-04-06

2017年AACR(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年会于4月1日至5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AACR成立于1907年,是世界上创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专注于癌症研究的科学组织。AACR的任务是通过研究、教育、交流、协作来预防和治疗癌症。 当地时间4月4日上海吉凯基因的研发总监袁纪军博士在AACR年会现场为参会者介绍了关于胃癌治疗的最新科研成果:MG7-CAR, ...

中国迫切需要实施胃癌精准医疗

2017-01-20

据估计,2015年中国有超过50万人死于胃癌。我们迫切需要及早诊断,准确分类,寻找新的治疗靶点,个性化疗法以及胃癌的有效控制策略。随着美国提出精确医学倡议和癌症登月计划,率先开始了对于新型癌症治疗方法的探索,中国在这一方面也逐渐重视起来。 尽管过去几十年中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下降,胃癌仍然是全世界第五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和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仅2012年就有约100万新病例和723,00...

【Nature综述】人群筛选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拒绝”胃癌传染

2017-01-06

幽门螺旋杆菌对人类来说是一种万分重要的病原体,与多种人类慢性或恶性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在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疾病中,尤其以人类世界的第三大癌症杀手--胃癌出众,而由于共餐等因素,幽门螺旋杆菌在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人群中存在着极高的携带比率,使中国人群面临着相比更高的胃癌风险。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消化道溃疡可以对胃癌等一些列消化道癌症起到预防作用,这篇最新上线的Nature综述便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述...

胃癌的初期症状:如果打嗝停不住,那就有必要紧张喽!

2016-12-09

美・日在全球中享有先进的早期胃癌发现技术和手术能力。同时,近年来随着有效抗癌药的不断开发,胃癌的治愈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哪怕是在扩散的胃癌也有治愈的可能性。 【诺尔曼精准医疗】提醒您:饮食均衡可以有效地预防胃癌,因此维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最要。 1,胃癌是什么 胃癌是发生在胃的恶性肿瘤,被称为继肺癌之后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男女患者比例为2比1,...

《转》访北大肿瘤医院吕有勇教授:早期诊断是防治胃癌的关键

2016-11-30

胃癌是我国高发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和治疗也一直是临床上待攻克的难题。近日,百迈客第三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学术峰在京举行,转化医学网作为协办媒体参加了本次会议,在会议期间转化医学网有幸采访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肿分子肿瘤学实验室主任吕有勇教授,请他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来谈谈胃癌的诊治。 转化医学网:吕教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

胃癌肿瘤免疫治疗新突破!百时美Opdivo治疗晚期胃癌III期临床获得成功

2016-11-14

肿瘤免疫治疗巨头百时美施贵宝(BMS)近日宣布PD-1免疫疗法Opdivo(nivolumab)治疗晚期胃癌的一项III期临床研究ONO-4538-12达到了主要终点。 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研究,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开展,旨在评估Opdivo在不可切除性晚期或复发性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中开展,包括对标准疗...

全外显子测序发现胃腺癌腹膜转移的驱动基因

2016-11-03

研究背景 胃癌是全世界发病率第五、肿瘤死亡率高居第三的常见恶性肿瘤。其中,大约有40%胃癌发生于中国,多数人被诊断为胃癌时已是进展期,更容易转移或者复发。无论是早期胃癌还是晚期胃癌,腹膜转移都是最常见的转移或者复发方式。由于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胃癌一旦发生腹膜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不足6个月,因此,阐明胃癌腹膜转移的分子机制改善其预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代测...

阿帕替尼:在胃癌和其他癌种上获得更好应用

2016-10-12

今年8月,在《Translational Cancer Research》(TCR)杂志上发表了由Giandomenico Roviello,Giulia Borsella,和Daniele Generali撰写的一篇关于阿帕替尼的社论:《转移性胃癌治疗方案的更多选择》,该社论探讨了阿帕替尼用于二线化疗后进展或复发的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一项III期研究。社论发表后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该项研...

青年胃癌患者30年翻一番 济南各肿瘤医院一床难求

2016-09-12

   “90后”女演员徐婷因淋巴癌医治无效离世的消息让人唏嘘,她生前感慨“别以为年轻就消耗自己的生命”。据统计,在我国每分钟有八人新发癌症,其中五人因癌去世,肿瘤的发病年龄正在逐渐提前。以胃癌为例,近五年来19岁至35岁青年人的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专家表示,癌症患者趋于年轻,与社会压力增大和环境恶化不无关系。 六人间加到九张床 走廊里都住满病人   9月11日1...

国产靶向阿帕替尼引争议,胃癌大牛高端论辩涨姿势

2016-08-26

            2014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阿帕替尼上市,适用于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且患者接受阿帕替尼治疗时一般状况良好。   阿帕替尼是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中国科学家首次将胃细胞转变成肝和胰腺细胞

2016-07-23

从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王韫芳研究员、裴雪涛研究员带领团队取得了一项革命性研究成果——他们利用小分子化合物技术,成功将人体胃上皮细胞转变成多种潜能的内胚层祖细胞,后者可以被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肝细胞、胰腺细胞和肠道上皮细胞等,为将来利用干细胞技术治疗终末期肝病、糖尿病等带来新的希望。7月21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这一重要成果,覃金华、王...

胃癌患者宜做基因检测 或有特效药可用

2016-06-17

  胃癌患者从今起应检测HER2   先播报一条消息:2016年5月13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每一例病理确诊胃癌的患者均需接受HER2检测,并指出必要时需重复活检。   并写入了治疗指南:第二版《HER2阳性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要点和《NCCN消化系统肿瘤临床实践指南...

Ann Oncol:胃癌的分子分型进展

2016-02-17

  胃癌是全球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在2013年导致841,000例患者死亡。作为一种异质性疾病,不同国家的胃癌流行病学和组织病理学存在差异。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显示,亚洲和西方国家的胃癌发病率和总生存率有显著差异。与中欧和西欧相比,东欧地区年龄校正的胃癌发病率更高。这些地理上的差异可能是由人群特异性基因风险因素和感染原导致的,如幽门螺杆菌(该病菌是胃癌的致病因素)。 &em...

最想知道:哪些胃病会癌变

2015-12-30

  导语:胃看似强大,什么都能消化掉,但是,胃也是比较脆弱的一个器官,酸甜苦辣都到胃里,胃很容易“受伤”。几乎所有的胃病,特别是胃溃疡和胃癌,都和大家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本期我最想知道,由四川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庞明辉老师来谈胃癌相关问题。   新浪健康:胃癌在我国发病率?   庞明辉:胃癌在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的发病率远高于欧美,尤其比美国高得多。其发病...

突破:上海交大新发现7项胃癌血清标志物

2015-12-08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刘炳亚课题组与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陶生策课题组进行合作,利用蛋白质芯片平台,筛选出7个新的胃癌血清标志物。相比于传统的标志物及其联合,新发现的胃癌血清标志物无论是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对于胃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这一研究成果于近日在蛋白质组学专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