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35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基因检测正式写入“十三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
二、“十三五”发展形势 (二)技术进步不断加快 精准医疗、转化医学为新药开发和疾病诊疗提供了全新方向,基于新靶点、新机制和突破性技术的创新药不断出现,肿瘤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新技术转化步伐加快。医疗器械向智能化、网络化、便携化方向发展,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与医药产品、医疗服务紧密结合,产业升级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三)产业政策更加有利 ...
【重磅】干细胞、免疫细胞治疗正式写入“十三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
11月7日,国家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旨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指导医药工业加快由大到强的转变。 有关干细胞、免疫细胞治疗的内容节选如下: 二、“十三五”发展形势 (二...
13家药商被处罚 84个细节问题暴露
11月7日,国家食药监局在官网“飞行检查”一栏里,挂出了两条“湖南省药监局流通飞检和处理情况”的公告。如下图: CFDA发布飞检通告 食药监总局的飞检通告,总是发布最新的讯息,以其权威性对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每次公布的案例,既能给药企一定的警示,也是指引各地药监部门工作的风向标。 这两个通告中,湖南省药监局公布了对14家药商飞检和处理的情况,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栏,罗列的信息详...
Nature:益生菌分泌的抗菌蛋白有望克服抗生素抗药性
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在患有肠道炎症的小鼠中引入被称为microcin的抗菌蛋白能使炎症的情况减轻。他们的论文在线发表在10月31日的Nature上,研究小组描述了他们在小鼠中对这个蛋白的测试以及microcin与肠道中不同类型细菌的相互作用。 同样是大肠杆菌也分益生菌与病原菌 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大肠杆...
mRNA疫苗:让我们的身体自己“制药”
信使RNA(mRNA)为开发新疗法和疫苗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变革范本。在自然界的生命体中,mRNA负责将遗传密码翻译成具有功能的蛋白,控制着每一个细胞的生命进程。mRNA将遗传信息传递给细胞,因此通过编码mRNA使其携带正确的信息,就可以让细胞产生的我们所需的抗病蛋白或是抗体。 mRNA行业的先驱们已经建成了一个临床和临床前数据库,这表明,基于mRNA的治疗可以填补传统的小分子药物、生物治疗和...
对话诺奖得主罗斯曼:未来我们的身体就是"医药工厂"
因“揭示了细胞运输的精确控制机制”,耶鲁大学细胞生物学系主任、生物医学教授詹姆斯·罗斯曼与兰迪·谢克曼,以及托马斯·聚德霍共同获得了201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0月29日下午,作为出席首届健康江苏全媒体大讲堂的嘉宾,今年66岁的詹姆斯·罗斯曼先生手握咖啡,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在罗斯曼眼里,似乎什么都可以和基因有...
王牌!新基公司免疫学新药收益或将达到60亿美元
第三季度财报刚刚发布,新基医药营收超过预期,除了大家熟知的“重磅药”来那度胺(Revlimid) ,在免疫学及炎症领域的步伐也颇为耀眼,也许新的王牌会诞生在这其中。 新基医药公司,图片来自biospace 一个月前,Sean Williams为Motley Fool撰写文章,分析新基医药公司正积极开拓免疫学和炎症(I&I)方向的新市场,并阐...
精准用药——HLA-DRB1*07:01等位基因是拉帕替尼诱导的肝损伤风险增加的预测因子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HLA-DRB1*07:01等位基因是拉帕替尼诱导的肝损伤风险增加的预测因子 研究目的: 肝损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伤害,造成拉帕替尼(lapatinib)再也无法应用于该病人。本研究意在验证先前相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变体,作为肝损伤的预测因子,即在早期乳腺癌妇女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
与诺奖得主对话:未来我们的身体就是"医药工厂"
因“揭示了细胞运输的精确控制机制”,耶鲁大学细胞生物学系主任、生物医学教授詹姆斯·罗斯曼与兰迪·谢克曼,以及托马斯·聚德霍共同获得了201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0月29日下午,作为出席首届健康江苏全媒体大讲堂的嘉宾,今年66岁的詹姆斯·罗斯曼先生手握咖啡,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在罗斯曼眼里,似乎什么都可以和基因有关联。比如,采访间隙他注意到记者的手机壳图案是仿...
从全球糖尿病药物销售额TOP20透视胰岛素类市场
“198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1.08亿;2014年,病患人数增至4.22亿。35年来糖尿病患者激增3.14亿人,平均每年增长近90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年初发布数据显示。预计在2012年全球将有150万人死于糖尿病,220万人死于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慢性病,发病机制是胰腺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胰腺不能正确使用其分泌的胰岛素。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带来的并发症,可...
亚洲医药研发领袖峰会四月于沪召开
亚洲医药研发领袖峰会四月于沪召开 亚洲医药研发领袖峰会 2017年4月11-12日|中国·上海 通过多方合作,制定您的研发策略 随着我国对新药研发需求的逐步释放,医药行业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密集出台的政策逐渐改变医药市场格局,新药研发提至战略高地,仿制药创新升级被落到实处,辅助用药纳入严格监管,药品生产工艺自查、飞检...
《转》访胡松年教授:二代测序“实战”——指导高血压个体化用药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精准医疗行业的兴起,个体化用药、生物大数据、基因组学等概念快速形成产业,在不断摸索和积累中成长。 对于“精准医疗”,有人看好,有人唱衰。这条“精准”之路究竟有多难走,如何才能走的长远而坚实,今天我们采访了中科院基因组所研究员胡松年教授,请跟随我们倾听胡教授的观点。 转化医学网:胡教授,您好!您从2000~2001年开始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图”绘制开始,承担...
FDA批准默沙东单抗新药 降低耐药菌复发风险
近日,默沙东接连收获喜讯:它的免疫重磅新药Keytruda获批用于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在膀胱癌的3期临床中表现出色,抵达了主要临床终点。而近日,它的一款新药ZINPLAVA(bezlotoxumab)也获得了FDA的批准,用于降低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的复发风险。 艰难梭菌感染常见于近期使用过某些抗生素或其他药物的住院患者。艰难梭菌...
国家卫计委、食药总局联合公告:首批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名单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 (2016年第12号) 2016年10月31日 发布 按照《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国卫科教发〔2015〕48号)的规定,根据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对申报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进行的材料审核和公示结果,现公布首批通过备案的干细...
活检技术助力药物研发,靶向药或将实现精准开发
和药物研发公司宣布签订一项靶向药研发和商业化协议,届时两家公司将利用公司的适应酶系统开展临床活检诊断实验,预测公司系统响应公司未来的主打药物——的几率。 病人使用进行评估和分类,两家公司将通过合作对肿瘤样本和临床实验数据进行多重诊断实验,样本和数据来源于最近刚完成的以晚期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的期研究。去年年底,宣布,尽管来自日本的例患者在使用之后整体生存率得到了提高,但研究仍然没...
P4 China精准医药研发论坛
P4 China精准医药研发论坛 2016年,精准医疗之风热度不减。不断利好的政策也为医药研发者带来了福音:2016年3月发起了精准医学研究专项课题,目标在2017年至2019年推动一批精准治疗药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精准药学”在实现“精准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现如今肿瘤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药物研发白热化的时代,如何抛开固有药物开发的传统思维?免疫治疗...
P4 China精准医药研发论坛
P4 China精准医药研发论坛 2016年,精准医疗之风热度不减。不断利好的政策也为医药研发者带来了福音:2016年3月发起了精准医学研究专项课题,目标在2017年至2019年推动一批精准治疗药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精准药学”在实现“精准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现如今肿瘤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药物研发白热化的时代,如何抛开固有药物开发的传统思维?免疫治疗...
P4 China精准医药研发论坛
P4 China精准医药研发论坛 2016年,精准医疗之风热度不减。不断利好的政策也为医药研发者带来了福音:2016年3月发起了精准医学研究专项课题,目标在2017年至2019年推动一批精准治疗药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精准药学”在实现“精准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现如今肿瘤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药物研发白热化的时代,如何抛开固有药物开发的传统思维?免疫治疗...
2016精准医学与中医药发展高峰论坛通知
2016精准医学与中医药发展高峰论坛邀请函 尊敬的领导和业界同仁: “基因组学|信息技术+”时代,精准医学已经成为全球顶尖学者关注的热点。我国于2016年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专项。“基因组学|信息技术+”也正在成为我国传统中医药学现代化的基础之一。 如何从促进我国医学科技与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视角理解精准医学和中医药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基于“基因组...
为什么肿瘤耐药性难以解决?因为耐药性的根源不仅限于单个基因!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寻找更多的个体基因来预测对乳腺癌治疗的反应可能不起作用。相反,科学家和临床医生们需要注意基因网络中的异常基因。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们于10月10日在《肿瘤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报道。耶鲁大学研究了200名患有HER2阳性乳腺癌的患者的所有基因(约15%的乳腺癌具有大量HER2基因拷贝)。大约一半的患者对HER2靶向治疗反应良好,但一半对靶向治疗没有反应。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