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3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个性化治癌重大进展:编辑T细胞首次进行人体临床试验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CRISPR基因工程技术来改变免疫细胞,以便它们能够识别人肿瘤特有的突变蛋白。这些细胞可以安全地在体内存活,以找到并摧毁它们的目标。 这是首次尝试结合癌症研究中的两个热门领域:基因工程技术以创建个性化治疗,以及免疫细胞便更好地靶向肿瘤。该方法在16名实体瘤患者中进行了测试,包括乳房和结肠。 量身定制 01 ...
复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领衔!首次揭示甲状腺髓样癌分子分型及精准治疗策略
甲状腺髓样癌治疗困境 迄今最完善甲状腺髓样癌基因变异图谱 蛋白组三分型助力甲状腺髓样癌精准诊疗新模式 ...
“人造红细胞”首次用于人体试验!或将彻底改变血液疾病患者的治疗
如果试验被证明安全有效,人造血细胞或将彻底改变镰状细胞和稀有血型等血液疾病患者的治疗。对于某些患有这些疾病的人来说,很难找到足够匹配的献血。 全部是“新鲜出炉” 01 研究人员预期,人造红细胞用于输血将产生比输普通血液更好的效果,因为红细胞的生命周期通常在120天左右,普通血液中的红细胞有“新”有“旧”,而人造红细胞全部是“新鲜出炉”。若人造红细...
【柳叶刀子刊】南医大沈洪兵、胡志斌教授团队首次提出mCAs可作为一类新型基因组标志物预测肺癌的发病风险
近日,一项来自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胡志斌教授团队的研究“Associ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osaic chromosomal alterations and polygenic risk score with the risk of lung cancer: an array-based case-control association and ...
再创佳绩!华西医院两项精准医学产业创新成果首次发布
作为川大的一张靓丽名片,华西医院有着雄厚的基础和实力,尤其是在精准医学领域一直是国内的倡导者之一,先后获批了精准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平台,在科研、临床和转化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尤其是在移动智慧就医、远程超声、医用材料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两项创新成果 01 智慧健康管理移动车 ...
【Nature】中科院施一/高福团队首次解析埃博拉病毒聚合酶结构
9月28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施一/高福团队在《Nature》发表论文,首次解析了埃博拉病毒聚合酶的三维结构,揭示其工作的分子机制。同时,这项工作还发现了百年老药—苏拉明(suramin)抑制埃博拉病毒聚合酶活性的机制。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271-2 靶向聚合酶的药物开发...
【Cell Research】浙江大学黄河/王东睿团队首次证明同种异体CD7-CAR-T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有效性
2022年9月23日,浙江大学黄河团队、王东睿团队的研究论文发布于《Cell Research 》,该研究检测了RD13-01的临床前和临床评估结果。RD13-01经过基因修饰以抵抗自相残杀、GvHD 和同种异体排斥,并增强抗肿瘤功能。该研究还首次在患有 r/r CD7+ 恶性肿瘤的患者中进行了使用RD13-01的I期临床试验,证明了RD13-01同种异体CAR-T细胞对CD7+肿瘤表现出可...
【Science】世界首次!上科大刘志杰/华甜团队破解首个苦味受体结构
9月16日,上海科技大学刘志杰和华甜联合研究团队在《Science》期刊发表研究长文“Structural basis for strychnine activation of human bitter taste receptor TAS2R46”,成功破解苦味受体的“神秘面纱”——国际首个苦味受体结构。 https://www.science.org/doi/1...
全国首次!药品挂网最低价数据实现跨省共享
两省药械挂网全国最低价数据共享 01 据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消息,陕西与山东此次跨省药械全国最低挂网价格比对的合作,为全国首次,且是全国最低挂网价发现机制的一次有益尝试。此次跨省合作的顺利推行,得益于国家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的建立。对于陕西、山东此次的合作,一位招采方面专业人士表明:这是是全国信息联动的第一步。此前国家相关部门一直鼓励医药领域信息联动,但是落到省...
【Cell子刊】南京大学毕艳团队首次发现外泌体介导脂肪-大脑间通讯机制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毕艳教授团队和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张辰宇教授、李靓副教授团队合作,在 《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团队首次发现外泌体介导脂肪-大脑间通讯并促进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22)00347-3?...
【Science】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首次揭示人源IgM-B淋巴细胞受体组装的分子机制
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了该研究的相关论文,该论文首次报道了人源IgM同种型B细胞受体(IgM-BCR)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揭示了膜结合的IgM(mIgM)与Igα和Igβ异源二聚体复合物组装的分子机制,从而回答了B细胞受体如何组装这一重要科学问题,同时也为基于B细胞受体的免疫疗法提供了关键的结构基础。 https://www.science.o...
北大肿瘤医院柯杨团队:首次揭示“食管癌前病变进展”基因组学早期预警标志物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柯杨教授团队深耕于我国食管癌防治一线,聚焦食管癌病因学及精准防治。2022年5月,柯杨教授团队依托其之前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开展的大规模食管癌人群筛查队列(“ESECC”研究),进行了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首次揭示了同一个体食管癌前阶段基因改变与最终癌变之间关联——发现“NOTCH1基因突变水平降低”与“CDKN2A基因缺失增加”可有效预测病变进展为食管癌的整体风险,为实现“食管癌...
【PNAS】记忆是如何产生和储存的?——首次实现对活体大脑基因表达的实时监测!
明尼苏达大学双子城分校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技术,这种技术首次可视化了活鼠大脑中的mRNA分子。通过这项研究,研究人员提供了记忆是如何在大脑中形成和存储的新见解,并将有望为科学家们提供有关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新信息。 从物理的角度,记忆是如何产生的并且储存在大脑中的始终存在着许多谜团。众所周知,mRNA作为一种参与蛋白质生成的RNA,它产生于记忆形成和储存的过程中,但目前我们在细...
【Nature】惊!首次发现肠道病毒可以通过唾液传播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科学家们发现,一类会导致严重腹泻疾病的肠道病毒可以在小鼠的唾液腺中生长,并通过唾液传播。这项发现表明,这些具有致命风险、每年在全球范围内折磨数十亿人的常见病毒存在一种新的传播途径。 这些肠道病毒能够通过唾液传播表明了,咳嗽、说话、打喷嚏、共用食物和餐具,甚至亲吻都有传播病毒的可能。但这还有待于在人类中得到证实...
全球猴痘确诊病例,首次达到千位数!一波未平一波起:严防猴痘!!
数据会说话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通报数据,猴痘疫情近两月的发展趋势总结如下: 5月24日,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上报了131例猴痘确诊病例和106例疑似病例; 6月8日,29个国家和地区上报了1000多例猴痘确诊病例。 纵观猴痘疫情历史,这还是全球猴痘确诊病例首次达到千位数—...
【Nature子刊】深度视觉蛋白质组学——展示其首次应用于癌细胞的潜力
近期研究“Deep Visual Proteomics defines single-cell identity and heterogeneity”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证明了深度视觉蛋白质组学技术首次应用于癌细胞的潜力。该研究将肿瘤的视觉特征与深度分析技术相结合,以可视化与周围健康细胞相邻的畸变细胞中的蛋白质特征。这将使研究人员对疾病有前所未有的认识,...
【Cell】噬菌体救助肺移植患者!首次成功治疗肺部感染问题!
发表在《Cell》杂志上的一项个案研究“Host and pathogen response to bacteriophage engineered against Mycobacterium abscessus lung infection”报道了噬菌体成功用于治疗一种脓肿分枝杆菌肺部感染。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
【Nature子刊】海洋细菌制造“抗癌分子”,科学家首次了解其谜团!
多年的实验室工作揭示了海洋细菌是如何制造出一种有效的抗癌分子的。 所涉及的海洋细菌,称为Salinispora tropica,制造salinosporamide以避免被其捕食者吃掉。但科学家发现salinosporamide A也能治疗癌症。他们分离出了其他salinosporamide,但salinosporamide A具有其他缺乏的特征——包括使其对癌细胞有害的生物活性。...
【Science】突破!首次实现对每一个细胞进行GPS定位,有望开辟全新治疗途径!
虽然目前的技术能够使科学家在大部分组织中检测表观遗传信息,并且最近的突破进一步扩展到了单个细胞水平,但目前还无法直接获得单细胞分辨率级别的组织信息。这是很大的一个障碍,因为细胞在组织中的组织方式与它们的功能之间有着很强的联系。 近日,一个研究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题为“Spatial-CUT&Tag: Spatially resolved chromati...
【ADV SCI】世界首次——人工脊髓植入物有望使瘫痪者恢复站立和行走!
特拉维夫大学Sagol再生生物技术中心的研究人员首次设计了3D人体脊髓组织,并将其植入长期慢性瘫痪的实验室模型中。结果非常令人鼓舞: 恢复行走能力的成功率约为80%。现在,研究人员正在为研究的下一阶段做准备:在人类患者身上进行临床试验。他们希望在几年内,这种工程组织将被植入瘫痪的人体内,使他们能够再次站立和行走。 这项开创性的研究是由Tal Dvir教授的研究团队领导的,他们来自...